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2020“科幻春晚”科幻小说评论

小说 蝌蚪五线谱

2020“科幻春晚”亮点在于科技与人类温情的融合,作品主题涵盖太空探索、时间穿越、多元宇宙。

2020“科幻春晚”科幻小说评论

评《回家》

这篇小说很有意思,捕捉了一个很常见的意象,过年回家进行创作。

提起过年回家,一般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甜蜜的。能让你想起年三十炉子里噼里啪啦的柴火和窗外不时升起的烟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中,就像游荡的小船重新停回了港口。父母温暖的笑容,丰盛的年夜饭,这一切无不让人心神荡漾。

但这篇小说却反其道而行之,抓住了一个父子矛盾,将整篇小说延伸了开来。父权与子权的冲突是小说常见的题材,无论是弑父的俄狄浦斯还是巴金小说中背叛家庭的年轻人,都是广泛的存在的。但这篇小说的优点是,将游子对父亲的矛盾心理,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出来。那是一种表面上虽然是冲突的,但实际上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关系。因为儿子毕竟脱胎于父亲,和父亲是有相似性的,这种相似则是一种羁绊,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共争又共生的状态。用科学我们难以理解这种关系,但文学的优势,则在于擅长去表现这些微妙而细腻的关系。

除了这个之外,小说的其他部分就乏善可陈了。无论是车子内外时间流速的不同,升起的地层,作者均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它们更像是某种意象,是为了升华故事主题而存在的。由于意象是无源之水,嫁接在它上面的主题也索然无味,除了让人感到尴尬之外,也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感觉了。

评《全家福》

这篇小说的结构让人想起莫泊桑的《项链》,讨论的也是相似的主题,家庭之中的欺骗。

这篇小说的优点在于结构很巧妙,利用一个机器人的bug,在文章的开头,就给读者留下了伏笔。但是很遗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篇小说存在着浓浓的赶工痕迹,很多细节雕琢的不是很完美,大量的无所谓的行为和对话充斥着整篇小说,埋下的伏笔也隐藏在这些多余的信息之中,因为小说不够简洁,到了揭露答案的时候,并没有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除此之外,看得出来作者极力想把故事挖掘一些深度,比如说机器人儿子和父亲在阳台对话那一段,看得出来是想讨论未来的仿真机器人在亲情中的替代作用。但这段情节,作者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讨论不痛不痒如同隔靴搔痒,反而使这一段成了冗余的闲笔,除了拖慢故事节奏之外,并没有什么用。

另外,这篇小说的人物的行动逻辑也不够让人信服,如果一对中年夫妇新丧了儿子,他们真的会闹剧似的订购一个机器人来取悦长辈吗?难道就不能谎称儿子去旅游或者去国外读书了吗?作者在行文后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直在描写女主人的悲伤试图补救,但坦白来讲,这除了使人物形象更加苍白之外并没有起到什么太大作用。

评《新春节考》

这篇小说是一篇解构式小说,通过对历史进行解构来完成故事。整篇小说文字华丽,屈原、张衡、民族神话,与宇宙、程序、飞船结合。在作者笔下,被演绎出了全新的神采。

这篇小说乍看是很惊艳的,无论是程序出错的屈原,还是想要窥破天机的张衡,亦或是在宇宙之中不断分裂融合的桃花源,都充满了新意。而且在其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借鉴了不少经典科幻小说,比如桃花源那篇就容易让人想起《三体3》中的子宇宙,烟花那篇则让人想起刘啸的一些小说。

但这篇小说问题在于太过粗犷,作者只是用宏大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故事的骨架,然后弃之不顾,又匆匆忙着去搭建另一个故事的骨架。于是整篇小说看下来,就像是经过了一片废墟,那些庞大的历史残骸被淹没在风沙之中,你站在地上看过去,茫茫一片什么都没有。

这不能算是一篇小说,充其量只是一些点子的集合。在写作者的队伍中,从来不缺少妙笔生花,能够写出一些闪闪发光点子的作者。但想要把点子变成小说,需要有血有肉的人物,充盈合理的情节,这条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是需要下一番笨功夫和苦功夫的。

评《变兽妄想及外二则》

在过年回家这个大的主线框架之下,作者实际上是往里面塞了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有两篇都是很有趣的讽刺小说,剩下的最后一篇,则充满了古怪精灵的幻想。看得出来,当年写《大角快跑》的潘海天,虽然现在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成了一只社畜,但是在行文上面,还是保持着早年的一些风格。

两篇讽刺小说,都是对社会热门议题的再创作,无论是996福报,还是程序员单身狗,都被作者用狼人的妄想和没有心跳两个噱头包装了起来,独居匠心。这两个故事成熟圆滑,表现了潘海天作为一个成熟写作者的状态,但其缺点则在于故事仅止步于对于社会议题的再现,没有去更进一步挖掘出更深的内涵出来。对社会流行议题的深入思考,这本应该是作为写作者的责任。

最后一个故事,作者回归到了主线,用一个古怪精灵的故事结束了这篇小说,整个故事的创意颇似他早年的小说——《饿塔》。这篇小说总的来说,科幻的味道不是很浓,但其优点在于,用幻想小说去讽刺现实。这种对现实的关切,在现在科幻小说的创作中,是比较珍贵,也是比较缺少的。

评《我在太空捡卫星,结果捡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函》

这篇小说的背景是很宏大的,太空城,卫星回收,机器人与太空人。但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之下,作者却讲了一个很小的故事,围绕着一封请柬的候选人之争。

在这个故事之中,讨论的是太空对人的改造,以及人类来到太空之后,对自己的故乡以及原来的种族的认知,春晚在这里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存在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遗憾的是,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处理得并不是很好。

对鲁小班这个角色的处理相对是比较完整的。但是刘京海和七木这两个角色,就处理得有些欠妥。七木作为一个在太空中出生,从来没去过地球的人,他对地球的看法,对人类这个种族的看法,对自我的认知,本来值得挖掘的地方是很多的,但是关于七木讨论,却被作者一句“确实不是大事,所以,我不去。”而草草结束。对于刘京海这个角色的处理,则更让人觉得奇怪,无论是对他少年时期的回忆,悲惨身世的回忆,都构不成他不参加春晚的动机。这让人物行动逻辑显得奇怪,并且有强行煽情之嫌。

另外在开头作者用大量的笔触描写了三人的太空生活,接收星际快递的无聊桥段,却在结尾遭遇危机,鲁小班的英勇表现,这些故事的高潮部分,三言两语草草带过,这让整个故事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评《辞新迎旧》

这篇小说的优点在于寥寥数笔,就构造了一个苦闷、无趣的赛博朋克世界,格局宏大。而且一些角色也有一些经典科幻作品的影子,比如追杀仿生人的风衣男让人想起《银翼杀手》,消除记忆的西装男则让人想起《黑衣人》。另外,这篇小说的气氛也营造得非常好,那种苦闷,每个人都挣扎在轮回之中的感觉扑面而来,当然一部分原因是这篇小说写得实在是很无趣,读着让人脑袋发闷。

小说基本定调是一种悲观的宿命论,宿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被卷入其中的仿生人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悲剧的命运。唯一有意义的东西是记忆,但记忆只能带来痛苦。这个构思是很好的,但这篇小说的缺陷在于人物塑造失败,小说塑造了一些人物,但看完之后,很难让人留下印象,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说话,喋喋不休,但这些对话对塑造他们的形象毫无帮助,这些对话都是出自作者之口。每个人都是工具人,作者透过这些工具人用那种混合日本轻小说的腔调喋喋不休地谈论他对记忆的看法,谈论他对未来世界的看法,就像大学课堂上拿着PPT念的教授,实在是让人生厌。

评《相见欢》

这篇小说前半部分是很好的,在相见欢这个主题之下,通过一次会面,以轻灵又诗意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原教旨主义者,R,让他用原始的方式开飞船,原始的方式画画,原始的方式吃饭,然后又作为对比,着重描写了一些被人类科学家训练的外星球土著海鼠,通过这种对比,包含着对人类肆意干预自然的批判。

但是故事到了“我发现R是由幽灵身假扮着的”就开始有点不对劲了,这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但这个转折有点为了转折而转折的感觉,仅仅靠一句话就能识别出来他是幽灵身假扮的?前面也没有什么铺垫,说实话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到了文章最后,描写主人公被寄生,融入到外星高级智慧,发现宇宙真相那段。这段洋洋洒洒,,看起来浪漫又宏大,但其实什么也没有说,感觉是作者把故事圆不下去了,硬掰出来的一段。就像是吕克贝松拍的那部《超体》结尾一样,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评《对位欢》

这个故事的设定很多,群主世界里绵延数千年的大宋帝国,芯片世界里的仿生人,对位,连接,一系列设定纷至沓来,给人一种目眩神迷的感觉。整篇小说的完成度很高,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主线清晰流畅。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讲了一个关于孤独与交流的故事,这个宇宙之中,不管人生活于世界,还是人类文明生存于宇宙,时时刻刻都是孤独的,正是因为孤独,所以才需要交流,而春节就是一个大家团聚在一起,交流的节日。

这篇小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细节的缺乏,作者费尽心机,设定了很多东西,但是都没有呈现出足够的细节,甚至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也是三言两语,匆匆带过。缺乏细节的故事是没有质感的,没有质感的故事,就像是育碧的开放世界公式游戏一样无聊。

另一个问题是小说在表现各个世界联系的时候,是通过类似于现实生活中微信群聊天一样的文本来完成的。弗洛文奇在写《深渊中的火》的时候也用过这种表现手法,但说实话,这种表现手法实在是不高明,给人一种往天上扔一个啤酒瓶上去,就能砸下一个卫星的滑稽之感。

评《春季星空》

这是一个完成度非常高的故事,传统的异星探险故事,处处伏笔,甚至连飞船的名字都暗含玄机。站在异星生物的角度叙述故事也能让人想起王晋康的《水星播种》和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里那些奇幻的、关于外星种族的描写。

故事的主题是回家,北上广深的游子们每年过年都会回家。拥挤火车里的泡面味道,售票窗口前长长的队伍,这就是人们对于回家的全部印象。但在这个故事中,回家这个主题演变成了暴风雪中颤颤巍巍的祭司,古老神秘的祭礼,眉头紧锁的宇航员和沉睡在湖中的飞船残骸。作者通过他的文字,让人感受到了科幻文学的广度与弹性。

这个故事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一切都过于水到渠成了,包括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形象,没有给读者留丝毫的遐想空间。不过这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还是看故事的体裁和作者的能力而定,如果玩得不好,反而画蛇添足,得不偿失。

评《日久见人心》

这篇小说的细节很棒,科幻小说是很讲究科学细节的,但是很多作者创作的时候,科学细节就扯扯量子,相对论之类的胡乱带过,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个段子: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但这篇小说完全不一样,无论是关于致幻药的描写、时空旅行的描写、跳跃者在太空中的轨迹,还是他们的工作内容,都很扎实细致,足见作者的功底。

另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感情处理得很细腻,主角与母亲跨越千年的羁绊,被作者用虚拟现实、回忆等种种形式表现了出来,有了这层层的铺垫,当到了最后一幕,主角再次遇见他的母亲的时候,就非常的真挚动人。

这篇小说的问题在于关于古蜀国的情节的缺失,这是这篇文章的噱头,但是读完之后,你发现把古蜀国换成任意一个古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都没什么问题。跳跃者回去之后,与当时的时代是完全没有互动的,而我们看时空旅行小说,很大一部分就是奔着那些生活在过去的人与事去的。而在这篇小说中,跳跃者回到过去之后,大部分情节是围绕着当地一个工作人员展开的。古蜀国的风情与人物,则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这些情节的缺失,让这篇小说失色不少。

评《时光的祝福》

这篇小说的技法很高明。无论是对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还是模仿鲁迅的腔调写故事,还是以小见大,围绕着祥林嫂去搭建故事,无不展现出作者随心所欲裁剪故事的能力。整篇小说的主题带着一种浓浓的宿命论,以一种群众史观的角度去看待中国多灾多难的近代史。通过祥林嫂这个人物,作者表明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观点,如果不改变基本的制度,仅仅是依靠两个英雄人物,是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的。

文章的最后,作者寄希望于未来,给读者以微茫的希望。但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未来真的会变好吗?特别通过是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不由得让人感觉,社会还是鲁迅笔下的那个社会。鲁迅时代的人寄希望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实现大同社会的梦想,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也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人能够实现大同社会,但不知道,真正的大同社会会在哪一天到来。

这篇小说的问题在于关于祥林嫂的人生轨迹的改变,是通过林甫转述得来的,这对于读者来说,代入感是不够强的,如果能够让主角亲自参与并见证祥林嫂人生轨迹的话,那是会大大增加小说的感染力的。

评《新年礼物》

从结构上来说,这个故事是很精巧的,一环套一环,每个人收到礼物,每个人又是别人的礼物。惊悚恐怖,带着些许辛辣的讽刺。从内容上说,似乎是某种关于现实的隐喻,又似乎只是单纯的文字游戏。

从五四以来,中国的文学一直有现实主义的传统,新文学从诞生以来,就包含着宣传与启蒙人民的使命。充满隐喻与象征的文学在中国是不受欢迎的,1922年美国诗人艾略特写出了伟大的长诗《荒原》。但是这首诗在当时忙着引进各种外来思想的中国竟然没有产生一点影响。在国内,仅仅也是在新月社的几个诗人笔下激起一点水花之后就消弭于历史的长河中了。

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多种可能性,不断带给我们惊喜的东西,韩松及其小说的存在,无疑是在向我们不断地印证这一点。

评《无人接听》

我记得有一种文体,叫做对话体,在00后中特别火,指的是在写作上没有情节、全靠对话的小说,这种小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气泡小说。但是现在,这种小说已经完全没什么消息了,证明一篇小说全靠对话、没有情节是完全撑不起来的。这篇小说看似全是对话,但作者是耍了一个小聪明,全篇只有一个人在说话,它其实更类似于以前的那种日记体小说。

这篇小说的故事不复杂,一个人工智能训练师竭尽全力去推销一种外星球移民的养老方式。它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在于,从未来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一代人。一代人往往都有一些相似的共性,比如美国的婴儿潮一代,成长于宽松的环境中,社会稳定,充满机会。他们年轻的时候叛逆、反越战、倡导女权,现在他们则成为了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保守而相信普世价值观。我们这一代人年纪大了会怎么样?多房而中二,向往远方?毫无疑问,作者的描述是过于乐观了,但是文中提供这个视角还是很有趣的。

小说的框架还是传统的大公司阴谋论。但是很少见的,这是一篇以老人与养老为题材的故事。虽然科幻文坛中也有标题是《垂暮之战》这样的作品,但约翰斯卡尔齐那部小说中充满了对年轻和健康近乎赤裸的崇拜,显然和老人是没多大关系的。

评《仿佛候鸟》

这篇小说体现了日本作者敏感的、从现实素材中抽取故事的能力。故事不复杂,描述的是一个关于春节回家的故事。为了完成这个故事,作者在小说中搭建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其中关于人类进入宇宙之中,为了适应各个星球环境,对身体进行基因改造,产生生殖隔离,也就是人类种族分化的设定,非常的惊艳。

这篇小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日本作者从外部提供了一个观察我们的视角。就拿过年回家这件事来说,对我们来说,是很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之一。但是到了日本作者的笔下,它就变成了一件很令人惊讶的事情。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是这篇小说的看点之一。

这篇小说的缺点在于收尾的时候略微显得有些匆忙,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作者简介

小英,科幻作者,科评人,注重科幻作品的读者体验,秉持“文无第一”的观念,写走心的科评。

2020“科幻春晚”科幻小说评论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2020“科幻春晚”科幻小说评论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