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乏知名的女作家,但是别具一格倾倒世界的毕竟还是在少数,而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地位的女作者,不得不提到一位优雅大方的人,她就是严歌苓,美籍华裔作家,一个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作家。
高晓松曾经在他的节目《晓松奇谈》中两次提到一个女作家的作品,他说:“过去无论是灰姑娘、茶花女,或者杜十娘,几乎所有的女性形象,最后都需要爱情来救赎,需要一个男性的世界来救赎。”而现在,“她的作品颠覆了千百年来的套路,女性终于站出来说,谢谢各位,我不需要你来救赎我。”
活在纸上的故事
严歌苓的小说非常的有意思,当你读完她一本小说时,作为读者来说是很有代入感的,再翻开纸张开始阅读第一个字起,脑海中已经开启了这本书的所有画面,可能你看不清主人公的脸,但是那种人物独有的神韵、性格、复杂的情感是绝对可以一一感知的。
她的作品商业价值同样是非常的高,毫不夸张地说,若是翻拍她的作品,基本上可以不需要大改,整体的故事性画面感已经非常足了,作品的代入感会很强,就像是她经历无数个人生,然后对其一生的总结一般,血肉丰盈的人物吸引人心,严歌苓真的超会讲故事。
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 。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
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直接和间接的经历与经验都成为了她的创作“矿藏”,甚至她和劳伦斯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搅局”的爱情故事也写成了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张艾嘉执导影片《少女小渔》原作者,张艺谋新执导影片《金陵十三钗》原作者,《天浴》、《梅兰芳》 原作者及编剧,《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改编为热播电视剧。曾获华裔美国图书馆协会“小说金奖”、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
她笔下的故事很多都反映了时代的矛盾点,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以女性的视角大胆的创作。与张小娴、亦舒等不一样的是,严歌苓的书中几乎没有心灵鸡汤,也没有狗血的男女爱情。
她笔下的人物渺小又真实,虽然是弱势的女性但是依然无比的耀眼,在大时代的环境下,没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严歌苓带领着读者进入的是真实悲凉的不同人生,去体验小人物的情怀,站在她们的位置上去体会这人生的百态。
《第九个寡妇》
严歌苓的转型之作——《第九个寡妇》人们曾这样评价:
这一部小说,品相令我刮目相看也!——中国影视编剧、作家梁晓声这部小说既有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又有人们所熟悉的红色记忆,为文学提供了一种后革命叙事的可能性。——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贺绍俊
这本书讲述的是,在解放后期地主孙怀清被错判成为了坏地主,被执行了枪决,但是儿媳妇王葡萄去到现场发现自己的公公并没有死,于是她将公公藏到红薯地窖中,这一藏就是20多年。
由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剧照
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孙怀清从暗无天日的地窖中出来已经是年老体弱了。这一事件是小说的主要线索,在这条线上,不拘于传统礼教的的王葡萄虽然是一个寡妇,但是却也同时与不同的男人偷情。
不过其实这本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虽然人物上有所出入,但是在故事上是大同小异的,当初为了刻画好王葡萄这个角色,严歌苓还特地去体验了一段农村的生活。在那个复杂的年代,主人公作为一个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为了救人甘愿冒险,而寡妇的身份以及她周旋于不同的人之间又使得人们对于人性中多了思考。
单从真实事件改编来说就让人们对于这个故事多了许多的反思。这部转型之作完全是作者本身对于近中国那半个世纪农村社会现状千万面中的一个缩影。看过这本书的人会很直观的发现,严歌苓真的很擅长剖析人性人心,她将一个人阴暗与纯善的两面表现的酣畅淋漓。
婚姻也成就了她
20几岁就已经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的严歌苓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是一时佳话的李克威,但是只持续了短短3年多,情感受伤加上别的原因严歌苓选择离开中国去国外读书。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外交官丈夫美国人劳伦斯,这位勇敢的男人在当时的政治下选择放弃事业选择了严歌苓。
后来因为政府有所放松,所以严歌苓与官复原职的丈夫一起去了非洲,长期的旅居游历给了她更多的创作源泉,她的作品始终处于喷井式爆发状态,每一部都仿佛有一股来自深处的神奇魔力,牢牢地抓住读者的心。
可以说,第二段婚姻既成就了她也治愈了她。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严歌苓的家庭并不算是很幸福,父母离异,父亲很快再娶,一种中国式常见的背叛让她对此是有芥蒂的,直到多年以后与第二任丈夫的结合才让她理解了父亲,同时接纳了被父亲深爱的继母。
冯小刚的《芳华》很多人定是印象深刻,这也是严歌苓对于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映射。13岁就从军的她,在成都文工团任舞蹈演员,在此期间经历过非常多的特殊变革时期,而她曾经也说过她爱舞蹈,而舞蹈不爱她这句话。
这段真实的人生经历不管是对冯小刚还是严歌苓来说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将自己写出来,一个将自己拍出来,于是二人成就了经典。这部影片无论是从配色、光线、人物等来说都能将人们一把带到那个年代。
奖项只是锦上添花
严歌苓得到过许多人的肯定,也收获了一大批的粉丝,但是却没有像莫言一样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很多作家来说,这个奖项就像是一座丰碑,很多人目光所至,也目光炯炯。但是对于严歌苓来说,写作一定要得诺奖?这其实让人觉得很可笑。
就像是“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一样,一个奖项并不能代表着一个人全部的成就,不能代表着他走到的高度。永远按照他人期待活着的人早晚也会沦为别人观念的傀儡。
在严歌苓的笔下,不同身份经历的女性总是被她刻画的非常的丰满,人物的细碎情感与现实接轨,有一种民族特性,又能够在每一段历史中找到无数的影子,不矫揉造作,不给人美好的泡沫梦。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写作一定要得诺奖?经历无数个人生,超会讲故事的她,觉得很可笑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