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浅谈篮球领域里的几个认知偏见

体育 篮球伊甸园

不可否认,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或多或少对某件事物的认识是存在偏见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永远不可能完美、准确;另一方我们人类自己有习惯的思考方式、看待事物的固有方式。

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当我们看到残疾人或者刚开始接触他们的时候,我们在潜意识里总会认为他们的智力、智商是不健全的(或者低于正常水平)。而大概率上,很多人只是部分残疾(比如行动不便、视力、听力等方面)。他们残疾的部位与智力很可能一丁点关系都没有。而我们通常会不假思索的误会了他们。

再比如我们看到很漂亮、很乖巧的女生时,会不自觉得认为这位女孩其他方面也非常好(比如品德、学习、诚实、善良等)。当我们谈到自己年纪大了的时候,我们会把年老与疾病缠身、生活无法自理等划等号。而事实是很多人年龄很大了,但身体依然很健康,生活依然可以自理。

总而言之,我们的思维定式与对某一事物的认知偏见,会让我们屏蔽掉其他的可能性。当数学老师告诉了我们某一道题的确定性解法时,我们基本上放弃了寻找其他解题思路的可能性。确定性的答案给了我们一种虚假的安全感。然而在篮球领域,同样存在很多认知偏见。

浅谈篮球领域里的几个认知偏见

认知偏见一:只有高个子适合打篮球

通常人们在说这句话或这么想的时候,实际上否定了两种事实:1.矮个子更不适合打篮球;2.所有高个子都适合打篮球。而真相是什么呢?从我执教的经历看,如果从20个矮个子(1.7-1.8米)与20个高个子(1.9米以上)球员中进行选拔,永远是20个矮个子里面的球员进入校队的更多。

原因也很简单啊,在20个高个子那一组里,他们更有可能是移动缓慢、反应迟钝、动作僵硬的球员,所以我根本没法用啊。个子高的球员更容易让别人察觉到他们的优势(其实不一定是优势)。而个子矮的球员,往往速度更快、更灵活,但是这就需要到了赛场上来观察才行。

很多家长根本没看过自己孩子在场上什么样,只知道自己孩子的个头有多矮。所以就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定式而得出一个不太客观的结论:儿子,你身高不够,还是放弃打篮球,好好学习吧。不要觉得好笑,就连很多职业级别的教练员也是这种思想。如果艾弗森、小托马斯等球员出生在中国,他们能打上CBA吗?

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按照关教练的逻辑,为什么NBA、CBA球员的平均身高都在2米左右,远远高于普通人呢?其实答案非常简单。这些能进入NBA、CBA等职业联赛的球员,他们不是因为个子高,而是因为他们在球技、球商、体能、战术素养等个个方面都比我们普通人高出一大截的基础上,再加上个子高。

举个例子,如果你和詹姆斯在各个方面的水平都一样,但你比詹姆斯还高10厘米,你说教练会选谁,当然是选你啊!但反过来,你比詹姆斯高10厘米,但其他方面都比詹姆斯差一截,那教练还会选你吗?所以,关键不在于身高啊(专业上叫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权重比例)。

浅谈篮球领域里的几个认知偏见

认知偏见二:运球至上

在我看来,运球相较于投篮、传球、防守技术等是最不重要的一项技术了(这里是对于正式5V5比赛而言)。其实运球可以分为两种:有效运球与无效运球。而我们很多球员的很多运球,往往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过多的运球满足了自己的私欲,而忽略了处于空位机会的队友。这种例子随处可见。

如果你想去更高的平台打球,又或者经历过比自己水平高的球员交过手,你会发现:在更高的篮球竞技比赛里,你丝毫没有运球的机会,你会发现传球、无球跑位是多么重要。你随便运了两下,教练会把你骂得稀里哗啦。

有太多的球员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了运球上。我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来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大部分篮球培训机构都在花大把的时间教运球?因为在短时间内,孩子学习运球技术的效果会比较明显,那么在一旁的家长会觉得花的钱值了。

而一个学员要想真正掌传球技术,他首先得学会放下自私的心(光这一点就很难了);其次,他还得学会什么时候该传球(即好的助攻),队友是否善于无球跑位啊,我与队友是否有默契的配合啊;最后,他要掌握各种传球技术。你看,传球技术多难学啊,所以,干脆放弃算了。

浅谈篮球领域里的几个认知偏见

认知偏见三:打篮球靠的是手

打篮球的确靠手没有错,但这只是我们作为认识篮球运动的初级表现。在通往更高水平的道路上,我们会逐渐发现双脚的重要性。一场40分钟的比赛,我们用手来控球、投篮、传球的时间比例极低,大约在2分钟。其余时间我们手里没有球,但双脚却在不停的移动。

更何况,运球、投篮等技术,其脚步的重要性、腿部力量的效率等,都直接决定了你的过人是否有效,你的投篮是否连贯、顺畅。很多朋友练习运球都忘记了把脚步加进去。而国外训练师则先讲脚步,再讲运球。

在防守端更是如此,很多人喜欢在防守时下手打球、掏球(成功率有多少呢)。这是致命的错误习惯。因为你会因此早早五犯离场。手永远是辅助的防守“工具”。通过快速灵敏的脚步移动,利用下肢、躯干力量抵住对抗,再配合手的干扰。会让我们很好的占据“三点一线”的位置。总之,我们应该像足球运动员一样重视双脚的重要性。

浅谈篮球领域里的几个认知偏见

最后,请大家明白一点:所有的理论都是不断更新、进步的。希望大家能够辩证的思考我所说的理论与认知,也欢迎大家理性与我讨论,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某些方面是错的、较低层次的,那这个讨论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希望我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浅谈篮球领域里的几个认知偏见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