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2月18日电
在史无前例地夺得队史第13个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后,天津渤海银行女排仅仅休息了几天,便开始了新的封闭训练,向新的冠军发起冲击。
刻苦训练、争取冠军,是这支“王者之师”每个赛季坚定不变的追求,更承载着“排球之城”天津的无限期许和热爱。
“对于我们来说,拿了第二名,就是失败。”“金牌教头”王宝泉带队20年来兢兢业业又战战兢兢,只有他最清楚,荣誉和金牌的背后,有多少超负荷的训练,有多少超乎寻常的压力。
“13冠王”的秘籍
寒冬,天津复康路的天津女排“大本营”,姑娘们挥汗如雨。站在场边的王宝泉神色威严,指挥若定。
虽然刚刚成就了“13冠王”,但他对队员在联赛中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希望利用这段时间的训练改善一传和防守。“联赛中我们的一传并不稳定,防守也不如从前。”
2020年2月18日,天津队主教练王宝泉在比赛前和球员热身。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永不满足的王宝泉在每个赛季结束,都会覆盘比赛,找问题、补短板、再提高。他希望自己的球队无懈可击。
况且2021年陕西全运会近在眼前。“全运会我们的首要目标肯定是小组出线,然后在决赛阶段争取好成绩。”王宝泉说,全运会四年一届,每支队伍都很重视,江苏、山东、辽宁、上海等队伍的实力都很强,竞争会非常激烈。
“但是,我们的目标不会变,会排除一切困难,把比赛打好。”他说。
天津女排成年队在连续夺得三届全运会冠军后,2017年的天津全运会却没能在家门口卫冕。夺回这枚丢失的冠军奖牌,是天津女排今年的最大目标。
不断给自己定目标,让天津女排在获得一个又一个冠军后依然保持着对胜利的渴望。
“日复一日地训练确实很辛苦,也很枯燥,但只要我们确定了目标,就会有动力和压力,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去训练。”王宝泉说,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拿完冠军就成了过去,走下领奖台一切都归零,接下来还有新的比赛去厮杀、去争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量训练、细致备战,是夺冠的前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宝泉都被称为“魔鬼教练”,他对管理和训练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和严酷——一个球防守不到位就加练数个;一场比赛打不好就取消整个假期;小伤小病不能耽误训练;不少队员被他训哭。
天津队主教练王宝泉(右上)在比赛间隙向球员布置战术。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训练的效果会直接体现在比赛中。”王宝泉说,打比赛就跟打仗一样,没有同情和眼泪;平时练得苦、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少失败。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近乎残酷的训练,磨炼队员的意志品质。“顽强的作风不是口头上说,而是平常积累而成的,更是‘逼’出来的。”在王宝泉看来,人的潜力很大,惰性也很大,竞技体育追求的是超负荷的极限,需要外在的压力。
如今,天津女排已成为中国排坛“打不死的小强”,没有球队愿意与其纠缠到第五局。领先的球队也不要高兴太早,天津女排总能让你领教什么叫“无逆转,不天津”。与中国女排精神一脉相承的天津女排精神——“锐意进取、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争创第一”,被天津各行各业广泛学习。
王宝泉的训练方法也别出心裁——提升网的高度,锻炼进攻和拦网队员的弹跳高度;用男队员打模拟比赛,增强实战性的同时,让队员适应对手的高度和力度;玩类似于足球的“遛猴”游戏,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提升队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材施教,针对队员的短板技术专人专练……
如履薄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003年天津女排首夺全国联赛冠军,开启属于自己的“霸权时代”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向“非赢不可”“拿第二就是失败”的轨道,其间的煎熬和压力,非常人能想象和承受。
如今回首这10多个联赛冠军,每一个都很珍贵、来之不易,但王宝泉最为珍视、记忆最深的是第一个。
2003年1月25日,当时的“大黑马”天津女排过五关斩六将与夺冠热门八一队会师决赛。比赛跌宕起伏,前四局战成2:2,决胜局天津女排以3:8落后,非常被动,但姑娘们并没有放弃,一分一分苦追,硬是将15分制的决胜局打到了23分,最终天津女排先后挽救8个赛点,以25:23获胜。
这场让天津球迷津津乐道、长久回味的胜利,也是王宝泉担任天津女排主教练后迎来的最幸福时刻:“第一次率队夺冠,确实很特别。队员们把我高高抛起的那一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此后,王宝泉和天津女排不断延续高光时刻。到2005年,天津女排已经取得联赛三连冠,这年的全运会,似乎没有理由不拿冠。
天津队教练王宝泉(左)在比赛中观战。新华社记者秦朗摄
为此,他带队在蓟州基地进行“魔鬼训练”。“训练非常刻苦,我对队员的要求真的是苛刻、严厉,很多队员受不了。跟队员的关系也到了比较僵的程度。”王宝泉说,若是最终没拿到金牌,可能师徒矛盾会进一步恶化。
最终天津女排如愿以偿。拿到冠军的一刹那,“铁帅”泪流满面。
执教天津女排20余年,王宝泉都是这么战战兢兢过来的。有了第一个冠军,大家就希望有第二个;习惯了胜利,输球就不被接受;就算拿了第二名,也意味着失败。
重压之下,王宝泉有时也觉得很累,感到烦躁,也会发牢骚、训队员。“有一段时间,我可能真的有些抑郁症。这种压力是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的,我能坚持下来相当不容易。”王宝泉说。
天津女排队员身体条件不突出,王宝泉就在“细”上做文章,制定了“快速多变、依靠整体”的战术打法,将小球、串联、防守、一传等技术发挥到极致。如今队员身体条件大为改善,有了李盈莹、王媛媛等1米90以上的“大个子”,他并没有一味高举高打,依然强调要走“全面+快速多变”这条路。
天津女排主教练王宝泉(右一)带领球员训练。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王宝泉是技战术大师,更是“拼命三郎”,甚至不顾生死。2001年,由于压力大、过于疲累,王宝泉被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不及时治疗可能有生命危险。当时正值全运会期间,天津女排面临困境,再输一场就无缘晋级。病房里的王宝泉坐不住了,非要前往赛场。医生强烈反对出院,但他立下一纸“生死状”,表示自己身体如若出现危险,一概与医生无关。
带着行李、抱病从医院来到赛场的王宝泉坐在场边指挥,让天津女排姑娘备受鼓舞,拿下了那场苦战。“哪怕我到场不说什么,对队员都是一个激励。”王宝泉说,对于运动员、教练员来说,伤病是家常便饭;但在伤病、困难面前,教练要以身作则,迎难而上,否则整个队伍就会作风散漫,毫无战斗力。
仍有遗憾
王宝泉一手培植了天津女排这支“冠军之师”,为球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他也曾三次离开天津女排的教练宝座。
“这三次都是因为我自己的原因,主动辞职。”王宝泉说,第一次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刚刚退役不久就走上教练岗位,不知道怎么带队,因此执教1年多就去国外学习,回国后在天津女排、国家队历练。在羽翼丰满、学有所成的40岁那年,他正式接手天津女排。
天津队教练王宝泉(左三)在比赛间隙给球员布置战术。新华社记者秦朗摄
2010年,在带领天津女排七夺联赛冠军后,王宝泉再一次离开,众望所归地入主中国女排。但仅仅半年,由于身体不好,加上带队成绩不理想,他选择了辞职。
这次短暂的国家队之旅可能是王宝泉辉煌执教生涯中最为遗憾的事。“没有在国家队取得好成绩,确实遗憾,但是不后悔。”王宝泉说,人就是要敢于尝试,在俱乐部取得再大成就、拿了再多冠军,如果没有当过国家队教练,会有遗憾。“去过了,知道怎么回事了,就不后悔。”
2012年王宝泉重掌天津女排帅印时,女排联赛进入群英争霸时代,恒大、浙江、八一、江苏等队伍强势崛起,王宝泉带领天津女排会战群英,在2013年、2016年两夺冠军。2017年全运会后他再次离开。
然而每每在球队最困难、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挺身而出。2019年底在浙江绍兴举行的女排世俱杯,拥有朱婷、李盈莹、姚迪、王媛媛、袁心玥等国手的天津女排原本被球迷寄予厚望,最终却只赢了一场比赛,排在最后一名。
更重要的是,队员失去了信心,情绪跌入谷底,“冠军之师”罕见地被打沉了。而联赛的硬仗在即,天津女排急需“精神领袖”。
“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接手。”王宝泉说,每次接手都无异于“上刀山下火海”,因为人们不会考虑天津女排是什么状态,都希望拿冠军。“但既然球队需要我,信任我,我就顾不上个人得失。只要对天津女排有利,哪怕自己压力再大、再受委屈,这都是一种责任。”
(王宝泉接受新华体育专访)
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如今的王宝泉年届花甲,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前。他也在考虑退休的事。“早晚都会有这一天。我身体确实不行,心脏也不好,吃了十多年的药;而且,我60岁了,会越来越经受不住压力。”
当然,王宝泉并不会彻底离开。干了一辈子排球事业,这份情感难以割舍。“球队早晚要培养年轻教练。我不会离开天津,如果球队需要我,我可以做顾问或总教练,协助年轻教练,继续为天津女排做贡献。”
出品人:许基仁、王明浩
制片人:周杰、刘元旭
监制:吴俊宽、卢羽晨、邵香云
统筹:张泽伟
记者:邵香云、张泽伟、许健、邓浩然
剪辑:许健
摄像:邓浩然、郝杰
中文编辑:张悦姗
新媒体编辑:赵建通、周欣
签发:梁金雄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约大牌|冠军的心,勇敢而执着——专访“金牌教练”王宝泉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