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冰丝带”运行团队:从磨合到融合,“桥”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义

体育 北京日报客户端

“冰丝带”运行团队:从磨合到融合,“桥”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义

明亮的国家速滑馆比赛大厅

进国家速滑馆,阳光透过曲面玻璃幕墙洒在光滑细腻的天蓝色墙面上,为场馆平添几分靓丽。场地内,环形设计的屋面灯光宛如灿烂星河,映照在1.2万平方米平整光滑的地面上,整个场馆看起来更为开阔,焕然一新的视觉让正在实地演练的场馆运行团队竞赛主任王北星感叹道,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场馆。

距离去年11月随场馆运行团队进驻,已经快两个月时间,谈及工作感受,王北星说,没到国家速滑馆前,我认为运行团队进驻场馆的工作方式不会有太好效果,而如今感觉恰恰相反。现在团队正为迎接将于4月举办的测试活动做准备。

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要有凝聚力、向心力。王北星介绍说,场馆团队进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联系、熟悉彼此。“之前同事间用文字信息交流居多,很多人彼此不熟悉甚至不认识。进驻场馆后,‘冰丝带’场馆团队组织团建活动,彼此通过交流沟通,相互了解,逐渐形成团队凝聚力。”她说,“比如,我们的竞赛团队由6人组成,除了我还有5名工作人员,包括两位大学体育教师,他们也是速度滑冰项目的国际滑联级和国际级的裁判长,还有一位长期从事培训的人员,英语沟通能力强,可以满足对外交流工作需求,另外两位则是来自高校的赛时实习生。通过日积月累的工作,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化学’反应。”

“冰丝带”运行团队:从磨合到融合,“桥”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义

场馆运行竞赛团队

说起竞赛团队,顾名思义,是负责比赛组织相关工作。昨天上午,回到办公室,王北星在电脑上点开了一封来自国际滑联的邮件,其中详细介绍了不久前结束的速度滑冰欧锦赛的赛事组织运行情况。她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滑联会将在近期已举办的赛事运行情况,发给将要举办比赛的组委会竞赛团队,供后者参考。“一直以来,我们与国际滑联保持密切沟通。在我看来,赛事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最大的区别是在规模方面。几天前,针对在荷兰举办速度滑冰欧锦赛,国际滑联已经把比赛组织运行情况,包括运动员区、采访区设定等内容以视频、图片方式发到我们手中,这样既方便我们了解他们如何办赛,也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王北星说,“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比赛组织模式肯定要做出调整,现在我们也更多地把精力放在探索新的办赛模式上,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竞赛组织工作。等到国家速滑馆举办赛事后,我们也会积极向国际滑联反馈,我也期待着能向他们分享中国经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

“桥”是王北星对自己部门的一个形象定义。她说,各种工作都离不开沟通。“对内我们负责对接沟通所有部门以及相关业务领域,对赛事提出需求,协同做好赛事服务,对外负责与国际滑联保持沟通,确保赛事各项准备信息同步性。”她举例子说,以交通业务领域为例,我们按照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办赛要求,要先与交通部门进行沟通,将制定好的方案提交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审核,得到反馈意见后,我们再把意见提供给指定部门,基本上是这样的程序。“此时,我们的作用就像一座桥,一侧连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一侧连接场馆运行团队各业务领域。不只如此,所有围绕比赛的服务工作,都需要通过这种不断沟通对接协调方式,最后让目标实现。”

从刚进入速滑馆,每天在挖掘机和电钻的轰鸣声中工作,到现在看到场馆完工并在进行首次制冰工作,王北星说:“在感受这座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场馆从图纸变成现实的同时,也在深深体会着运行团队从磨合向融合状态的转变。”

她打比方说:“以前团队各部门间工作基本是按照自己计划和方案进行,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现在进入场馆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此前桌面推演过程中无法预料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状态,大家工作要落实在同一座场馆,服务同一个目标群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现在我们遇到困难,直接找相关业务领域,共同到场馆进行实地演练,及时进行沟通调整,最终的目的是让大家的目标都实现,让计划顺利实施。”王北星说。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吴东 实习记者 卓然 本报记者 饶强摄

流程编辑:郭丹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冰丝带”运行团队:从磨合到融合,“桥”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义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