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中。
日前,太极拳申遗成功的消息令人欣喜,在武术圈内,这一新闻也让大家颇感振奋。
能够在历经多年的努力之后申遗成功,意味着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对于其自身的推广也大有裨益。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中国武术九段、武坛名宿王培锟就表示,“(太极申遗成功)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也能看到积极影响,其健身功能可能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不过在继续推广太极拳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规避一些误区——多年前王培锟就曾提出,需要谨防把太极拳混同为太极操或者太极舞,“既然是武术,就要按照武术的本质,必须要有攻防含义,必须内外兼修、神形兼备。”
在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10000名太极拳爱好者集体习练太极拳。
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
此番太极拳申遗成功,背后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是巨大的。从2008年首次开始准备申报材料,到2020年12月最终尘埃落定,整整12年的时间,凝结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而这一消息,对于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工作又是一针强心剂。
此前,原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申遗不是终点,申遗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认同、热爱太极拳和传播太极拳,让太极拳为更多人的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服务。”
中国武术九段、武坛名宿王培锟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就像有人所说,(太极拳)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是为世界创造的财富。(太极申遗成功)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也能看到积极影响,其健身功能可能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太极拳已经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参与太极拳运动的人口超过亿人。如今在申遗成功之后,太极拳的推广也将迎来一波新的助推。
外国人也热衷练习太极拳。
别让“假大师”等乱象抹黑形象
太极拳的申遗成功让无数国人振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近几年间,当社会上出现关于太极拳等武术的讨论时,出现的却往往是一些争议话题——比如借武术的名头私下约架,“假大师”招摇撞骗等行为。
而武术若想要健康发展,无疑需要规避和消灭这些乱象。
在王培锟看来,这些乱象出现,两种群体是“罪魁祸首”:一是那些自吹过头的所谓武术“大师”,二就是那些借着武术热度私下约架炒作的群体。
“那些人约架为什么都找练套路的呢?为什么不去找同样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形式的散打选手呢?因为他不敢去找,也不会去找。”
王培锟说,以实战为主的散打和以演练为主的套路本就是两个体系,但后者并不会因为实战性不如前者就价值降低。
“我们国家在武术套路方面发展得非常完善,从民众到运动员都有一整套的体系,类似的套路形式在世界上其它国家几乎没有,或者有也没有这么系统。很多人没有看到套路运动所处的地位,这也是武术的一个特色。”
“套路是一种意识,把攻防技术的意识通过运动形式记录下来,而且确实也是很好的锻炼身体、增强意志、培养素质的手段。”
太极拳不能混同成太极操
好在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也多次发文,严令禁止私下约架、自封“掌门人”、“大师”等武术界乱象,这正是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所需要的。
“可能树欲静而风不止,总归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事情,但是各个省市的管理人员都比较重视,很多乱象也都制止了。”在王培锟看来,想要杜绝此类乱象,在官方机构的规范管理之外,也需要武术界普及科学的认识,才能规避普通人的误解。
比如,把套路运动等同于实战能力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不同的形式,要求不一样,锻炼的也不一样,自己有自己的路子。”
此前,有一些电视节目就组织过不同武术“门派”之间的对抗,但实际的比赛效果和人们想象和宣传中的套路招式相去甚远,“类似的提法可以实验,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效果一般。”
与此同时,关于武术运动的本质定义,他也认为需要更科学的推广,“无论是走竞技路线,还是健身养生,既然是武术,就要按照武术的本质,必须要有攻防含义,必须内外兼修、神形兼备。”
多年前在一档讲座节目中,王培锟就曾指出,“(一些练习者)多停留在对组成的动作手舞足蹈,虽然学的练的是太极拳套路,但与太极拳的演练程式相去甚远。大多演练的动作还停留在操或者舞的形式,因此有人戏称为做太极操,跳太极舞。”
“(还有的演练)十分流行追求演出效果,演练时过多着重音乐着装和队形变化,过多改编太极拳套路,甚至编入许多舞蹈、戏曲、体操动作,追求舞台戏剧化的效果。”
“这种追求娱乐的本意本无可非议,但将面目皆非的套子贴上太极拳运动的标签,是对太极拳运动方向的偏离,是与传统武术文化所背离的。”
民间推广,基层教练员很重要
想要真正练好太极拳,打出武术的风采并不容易,事实上,王培锟对于初学者的演练不到位也并不抱着批评的态度,“一开始练习会走样很正常,也没有什么,练习者总归是从不会到会的。”
想要让更多人知道正确的太极拳内容,正确地学习太极拳这个项目,需要的是水平过硬的基层教练和指导员,而这一方面,恰恰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
“如果这也自称太极拳,那也自称太极拳,那就是瞎练,(类似‘假大师’这样的)乱象官方部门会制止,但是现在练习太极拳的人多了,监管起来也很不容易。”
从近年的观察来看,王培锟认为当下上海的教练员整体水平就是在往上走的,“经过反复的培训,对武术认识的深入,比以前好很多了,很多人练得不错。这几年我看了很多比赛,教练员在教学上有很大的进步,学习的人也有很大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在推广过程中,培养水平过关的基层教练员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抓手,“要提高大家的认识,认识问题解决了,教的人就知道怎么教,练的人就知道怎么练,而不是去练操练舞。主要的群体做对了,下面的群体就会慢慢走上来。”
此前,原温县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温县正在建设太极拳的专业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太极拳教练和传播人才。
“太极拳传播范围越广,对老师的要求越高,而且太极拳传播也要靠语言沟通,仅仅通过架势,有时领会不到其中奥妙。”
只有进行类似这样注重基础的建设,太极拳的未来发展才能走得稳定。申遗成功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而将来,太极拳必然还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专访|太极拳申遗成功,专家:健身功能将引起全世界重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