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陪宝宝读童书”。
最近,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这位网友和自己的爱人都是非常善良的人,尤其是自己的爱人,每次邻里邻居有事情得到的时候,他都会去帮忙,并且和朋友吃饭的时候也是忙前忙后,帮着端茶送水,总是把喝的烂醉的朋友送回家。但是,爱人却在家里和在外边是完全不同的两副面孔。
爱人在家里的时候经常是对自己冷眼相待,根本不会嘘寒问暖。这还不是最让人生气的。最让人生气的是有的时候爱人会使唤自己,让自己切水果,做饭。这还不够,还嫌弃自己笨手笨脚,一点都不麻利。
本来想着是为了孩子好好和爱人生活,但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根本没有办法忍受下去了。然后,两个人就离婚了。其实两人婚姻关系中,除了这点,一切都正常,有性也有爱,可最终还是离了,不禁让人叹息。
其实,在爱情中,遇到问题是非常正常的时候,但是遇到问题不解决,失望攒够了,也就是需要离开的时候。一个有教养的人,根本不是朝着窝里横,而是对待亲人比对待外人更加温暖。
夫妻二人想要和平相处,想要把日子过得非常温馨,自然是不能太任性的,也不是把坏脾气都留给身边的人的。教会孩子收敛,其实也是教会孩子获得幸福的一种方式。
这也告诉我们,懂收敛是孩子需要学会的基本素养,否则以后孩子结了婚,不仅伤害自己,对爱人也是一种伤害。
01 懂收敛的孩子会有哪些优势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锋芒毕露,其实这个词在某些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好的形容词。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更多的是教会每个人谦虚和谦逊。谦虚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可能爸爸妈妈会说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是告诉孩子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毕竟我们身处在自己的国家,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不一样。所以,千万不能崇洋媚外,而忽视了我们特有的培养孩子的品质的土壤。
一方面,懂得收敛的孩子更加容易进步。因为我们都知道,骄傲的孩子是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或者水平非常高了,没有必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但是,收敛的孩子却往往是谦虚的,知道如何取长补短,从他人的身上学习到优秀的品质。所以,可以发现,收敛不仅仅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和修养。
另一方面面,懂得收敛的孩子能受到大家的欢迎。收敛不仅仅是品质,还是一种交往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发现,懂得收敛的孩子更加能够容易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认同。
收敛,也意味着情绪的控制,过分张扬的孩子,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是比较差的,而收敛的孩子更加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通过和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自然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得到大家的欢迎。
02 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学会收敛
所以,我们发现,收敛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动词,收敛的孩子他们的品质和社会交往等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内敛的气质,这种素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由巨大的塑造作用的。那么,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又应该怎样告诉孩子学会收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懂得发脾气对别人的伤害
第一,就是告诉孩子发脾气对别人的伤害。因为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换位思考,觉得自己发完脾气之后自己的心情就得到了一些缓解,然后却忽视了这种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所以,我们作为爸爸妈妈,就应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告诉孩子发脾气对他人的伤害非常大,其实就是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的最好的办法。如果有恰当的时机,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体会一下“被发脾气”的时候自己的心理体验。这样,孩子才可以更加感同身受。总之,明白发脾气对别人不友好,会给别人造成伤害,是教会孩子收敛的第一步。
(2)学会把事情讲清楚,而不是一味发脾气
生活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两个人相处,不可能总是“相敬如宾”的。所以,我们第二步就是告诉孩子如何处理问题,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让孩子把事情说清楚。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第一步就是先要倾听,不带偏见的倾听别人,最好不要打断他人的表达。第二步,就是和他人沟通自己的想法,注意要心平气和。最后,双方互相说出对彼此不认可的地方,然后交换意见。
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和他人很好地沟通的效果。告诉孩子这种办法,也可以让孩子更容易表达自己。通过合理的方式沟通,就可以避免孩子一味的避免发脾气了。
(3)当孩子收敛地处理好事情时,父母一定要及时肯定孩子
最后,我们要注意的就是给孩子一些强化。所谓强化,就是一种增加行为概率的方式。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减少发脾气的次数,正确的处理分歧,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及时的肯定孩子。这种肯定,就是一种强化物。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肯定不一定仅仅是口头的表扬,而是可以把多种方式相互结合。例如给孩子喜欢的东西,奖励孩子出游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办法。另外,也要和孩子说清楚为什么要奖励和肯定孩子,让孩子对收敛的处理事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未来也就会增加这种行为的概率了。
相信爸爸妈妈都已经知道了如何引导孩子收敛的解决问题了。其实,人与人相遇,矛盾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处理矛盾的方式和方法。那么, 大家对于这件事情还有什么好的观点和看法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一起讨论!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有性,有爱,最后也离了”,明白原因后,不少人都能理解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