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的教育学家孟禄提出了在儿童教育上影响深远的心理起源论,在该理论中,表明教育的起源在于孩子从小对大人行为的模仿。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出生后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重要的不仅是在这里家长教给孩子什么,家长彼此之间的关系、性格,乃至于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发育带来深刻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从出生开始,将持续到孩子成年以后,甚至比孩子之后长年在学校所受的教育都更来的重要。
家长们都知道“上行下效”的道理,在孩子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不少人认为孩子刚出生,还只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啥也不懂,没有自己的记忆能力,甚至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这一阶段父母的行为能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其实,孩子一出生后就不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便这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完全形成,但已经能很好地辨别外界的声音、颜色、光感等信息,父母吵架时的怒吼,孩子突然受强光的照射以及鲜艳的颜色能够快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些都是外界环境影响孩子的具体体现。
今天文章的主题主要就是父母是如何通过行为影响孩子的,父母身上的哪些坏习惯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家长常吵架,孩子脾气大
夫妻之间相处久了,刚开始还能彼此容忍双方的缺点,可时间一长难免有所抱怨,再加上生活中各种柴米油盐的琐事,有言是“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可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影响可没那么容易消除。
父母是家里的顶梁柱,两个顶梁柱之间彼此经常闹矛盾,甚至爆发肢体上的冲突,看在孩子眼里,将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脾气暴躁,也因为父母关系失和而产生种种消极情绪。
没有担当的家长是孩子的坏榜样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形,爸爸忙着赚钱养家,一天天早出晚归的,孩子总是见不到爸爸的面,可爸爸一有时间却只顾着给自己找乐子,忙着犒劳自己却疏忽了自己对孩子的责任。
教育不是一方的事,母亲再好,再精明能干,也无法填补孩子成长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家长的坏习惯会让孩子耳濡目染
工作中为了应酬需要,家长们多少都要有点酒量,可不少家长却由于自身自制力不够而酗酒过度,不仅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也容易让孩子看到自己醉酒失态的样子。
孩子小的时候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在他们心中往往把家长的形象神化,喜欢学习、模仿家长的举动,因此家长的坏习惯也很容易传染给孩子。
家长是在孩子人生初始陪伴孩子最久,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一个好榜样,而不是相互推脱责任,让孩子在家长情绪的失调中长大。
看了以上文章,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欢迎留言分享!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家长的行为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国外的教育学家这样说……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