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子女的教育,父母相信会从很多方面去进行思考。除了子女在校园当中的表现,还有很多孩子在校园之外所体现出的一些行为,都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
对于一个女性而言,从其外在的生活品质就可以看出其子女的水平,反过来也是一样。假如其子女很尊重母亲,那么就证明其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比较到位的。
母子关系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
在儿童心理学家看来,个体在幼年时期会形成一定的依恋模式,这种依赖会与照顾他的人之间形成比较紧密的联系。
俗话说得好,母子同心,尤其是在中国传统观念看来,孩子的生日就相当于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母亲这一形象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然,作为孩子的最亲近的、最初的榜样,母亲的言行也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标榜作用。
母亲的性格以及言行都会对个体之后的成长产生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作为一个孩子而言,总有长大的一天,当他们离开父母,自己一个人面对社会、成立家庭时,就会以自己各自的性格来生活。
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其所将要面对的人生的“第一课”往往就是大学等等高等教育。此时,人们将会面对一个名为“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的问题,就是在说离开家庭以及熟悉的人所会产生的那种恐慌情绪。
这种反应会根据不同的个体性格产生不同的表现,有的人会哭,有的人则不会表达出来。
那么假如在母子相处的过程当中,母亲能够给子女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让子女处于一个比较安心的状态,那么这种焦虑情绪便会好转很多。同时也能够在全新的人生当中取得更好的开始。
很多孩子都会在这种情况刚刚产生的时候出现一些十分激烈的反应。但是在有一些家庭当中,会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对于孩子会十分的溺爱,将自己能够提供的所有条件都提供给孩子。
这样会使得子女自主生活能力比较差,一旦离开了父母,便会陷入一种迷茫之中,甚至无法自己生活。
这种类型完全不同于前一种情况,孩子是反抗型的依赖父母。父母的远离对于他们而言几乎是致命性的打击。
由于他们经常会被父母宠爱,很多问题都不用亲自去解决,所以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抗压能力都是比较不足的,往往面对问题就会哭,会陷入无助。
当然还有一种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由祖辈带大,与父母关系不是特别的亲密,所以当他们与父母分别,往往也不会产生什么特别大的情绪。
所以他们一方面面对生活当中长时间母爱的缺失,但是另一方面会在这种成长过程当中会渐渐地变得独立自主,能够独自面对很多问题。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只需要观察孩子与父母分离时的反应,就大概能够得知其两辈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子女对母亲态度体现母亲的地位
子女在成年之前往往是比较稚嫩、不成熟的,在处理很多事情时会仿照自己父母的解决方式来做。
假如一个家庭当中父母之间关系亲密、相敬如宾,那么子女经常看到的情况就是两人之间和和美美,在他内心当中就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夫妻之间本该如此。
但是在某些家庭当中,会存在父亲过于强势、母亲地位较低或者是母亲比较强势、父亲比较惧内的情况,孩子相应的也会形成这种看法,从而在自己建立家庭之后,也会“有样学样”,变得比较强势或者是弱势。
这就是简单行为对于子女产生的影响,别小看这种影响。
在那些母亲地位较高、父亲相对比较沉默的家庭当中,母亲的地位会是十分高的,甚至会有一种“权威”的感觉。
所以这种家庭当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这种“权威”存在而表现得比较收敛守序,在接人待物时同样也会比较守序,获得比较好的人缘。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Alexia E. Metz (2018).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oys in the environment on toddlers’ play.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0, 78–87.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心理学:如何判断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看看它的孩子就知道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