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性格养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三岁定八十”这句俗语其实有着一定道理,只要在孩子的这个成长时期,家长做好教育工作,可以为孩子今后的性格、能力、品行等打下成长基础。
生活中,受到“三岁定八十”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内心会比较恐慌,所以从小就开始抓孩子的教育。教育固然没错,但是在孩子三岁之前,这三个方面的“特意”教育却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过分要求孩子干净
3岁之前,孩子需要得到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育,比如爬、行走、翻滚、手部的抓握等,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弄脏身体、衣服等情况。
不论孩子多大,家长一定会要求孩子干干净净。这应该是家长们的“通病”。比如在孩子的精细运动发展时期,有些孩子自己吃饭,会弄的饭到处都是。
很多家长会看不过去,不是亲子动手喂孩子,就是跟孩子说,他把桌子衣服弄脏了。或者孩子跟别的小朋友玩,家长一定会叮嘱孩子不要把衣服弄脏,衣服弄脏之后,又会批评孩子。
家长的这种对“干净”的要求和行为,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一个“自己要干净”的种子。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不敢“随心所欲”,怕把自己弄脏从而束手束脚,因此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感官发育。
为了避免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家长做好的处理方式是及时给孩子清洗弄脏的衣服、身体、做好玩具等的消毒工作即可,尽量不要给孩子强调“干净”。
催促孩子要快
有些性格比较急躁的父母,看到孩子慢吞吞的时候,会呵斥批评他们要快一点。比如孩子吃饭细嚼慢咽,父母会要求孩子吃快一点;孩子走路慢,父母要求孩子走快一点。
有些家长以为从小要求孩子做事快,今后他们做事才会干脆利落、不会拖拖拉拉,效率才会高。
但是先不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最终能不能达到父母期望的这种教育结果,单就一味催促孩子快,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和成长。
比如孩子吃饭慢,消化才能好,让孩子吃饭要快,可能会导致消化不好;要求走路慢的孩子走路快,可能会因走不稳而摔倒。
另一方面,父母催促孩子快,会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可能会因快导致做事不够仔细、出错多的情况发生。
物极必反,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最好是根据孩子的成长轨迹“顺其自然”,而不是拖着孩子向前跑。
提前立规矩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生活中会因这种“玩”,引发做错事、衣服弄脏、弄坏东西等后果。
很多家长是不喜欢这种后果的,所以会特别不喜欢孩子的这种“调皮捣蛋”的玩,因此就会早早的给他们立规矩。
虽然说这种立规矩的做法会把孩子的行为控制在规则范围之内,但是相反也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和自由意志。
久而久之,孩子很大程度上会不敢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这对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给孩子立好规矩,家长不妨参考如下五点:
简化规矩:规矩最好简单化
相较于一系列复杂的规矩,简化的3-5条的规矩,简洁明了,孩子不仅记得住、记得牢,并且也更愿意去遵守。
注意措辞:给孩子制定规矩,父母要注重“教孩子要去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孩子做什么”
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喜欢别人用“否定式的答案”去回应自己,前者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后者带有命令式的方式可能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比如孩子到别人家里,老是喜欢动别人的东西,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隐私”,而不是“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
让孩子有参与感:父母给孩子立规矩,不代表这是单方面对孩子的命令行为
作为执行规矩的对象,孩子应当有参与规矩制定的权利,只有孩子参与制定规则,他们才会更加积极的心甘情愿去遵守规则。
注重规则的实行
给孩子立规矩之后,他们必然会出现“打破规则”的行为,并且他们很喜欢钻空子、在规则的边缘试探家长的严厉程度。
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家长首先需要接受这个自然的过程,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让孩子明白,这些已经制定的规则并不是闹着玩的。
经常回顾规则:经常回顾规则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的遵守规则
比如去别人的家里做客,家长可以提前问一下已经制定的相关的规则,孩子回答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遵守规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孩子以“忘掉规则”故意“钻空子”的行为。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三岁定八十”,这些事别在宝宝3岁前做,家长定规矩前看这个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