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去当孩子的眼睛,带他去看见道路;但不能做他的腿,有些路必须自己走。
——娇娇妈
自从《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开播以来,宁静就因自己的霸气语录频频上热搜。
她太敢说了!
“你要我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十几年白干了?”
“我录完就不会再看节目了,我不知道后期会怎么剪,但我玩儿得起。”
“我觉得我就是一线,一直都是。”
看到宁静在舞台上又酷又飒,接受采访时气场全开的言论,
大家可能想不到,宁静其实已经是个24岁男孩的母亲了。
而比起她在节目上说的话,她的育儿观才是真正的霸气!
只要给孩子守好这三点,长大后,想没出息都难。
有规矩的孩子
在一次节目中,当聊到怎么教育儿子的话题时,宁静就说自己对孩子在“规矩”上的要求特别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
仪态要好,站有站相:“站着不许动,不许眨眼睛,不许换腿,脖子不能歪。”
说话要有分寸:“长辈在场,不可以随便顶嘴 ”。
她坦言:“因为自己特别怕小孩没有规矩,就在家教上面对小孩非常严格。”
咋一看会觉得平常,细品其中暗藏父母的“高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孩子是幼苗,除了阳光雨露,还需要有人修理枝桠才能长成参天树。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
“孩子在六岁之前是父母给他们立规矩的黄金时间,如果这个时间再晚一点,孩子有可能就管不住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规矩”,是家长应该重视在意的事情。
近日爆红的万茜从小家教就非常严格。
父亲给她制定了许多规矩:
“吃饭一定要在桌上,不能吧唧嘴。”
“晚上9点之后不能出去玩了。”
“想出去玩必须把作业全做完。”
“在墙上乱画,还会挨打。”
甚至,在万茜读书时期,父亲怕娱乐圈太复杂,还给他立了一万条家规。
一开始万茜也曾非常排斥父亲的做法,长大以后,有了一定阅历之后,她才慢慢理解了父亲。
尤其当她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后,她深知,父亲做对了。
父亲立的“规矩”,后来都成了她的“自律”。
教育专家认为,规矩最终是为了加强孩子的家庭价值观,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
遵守规矩,也是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的最好方式。
规矩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有规矩,孩子的心中才会有目标,孩子的行为才会有约束。
不被过分压抑“玩的欲望”的孩子
在《影视风云》节目上,主持人问宁静,你觉得自己是慈母?还是严母呢?
宁静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历,称:也曾经因为太过于严格,而刻意打压过孩子“玩”的欲望。
宁静曾经不允许孩子在客厅玩耍,甚至连孩子的玩具都不可以摆在客厅。
但是这种“严格” 导致的后果就是:
儿子竟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都不敢在妈妈面前玩得太开心。
宁静才恍然发觉,孩子太压抑了。
爱玩本来就是小孩子的天性。
意识到这点的宁静不再限制儿子,让他在自由的玩耍。
这让我想到俞敏洪老师曾分享的一个教育实验。
德国战败之后,经济教育都十分落后,有关孩子应该如何教育的问题也分成了两个流派。
一派人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从3岁开始之后学语言、学数学、学各种各样的学科。
而另一派人认为孩子小时候被允许玩耍,去做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事情。
于是这两派人分别用50个幼儿园从3岁开始进行实验。
当孩子6岁上小学之后,前两年级,被允许玩的孩子和一直学习的孩子距离都相差甚远。
当孩子们到三年级之后,差距明显缩小;四年级的时候,差距已经持平。
而到了五年级之后,那帮被允许“玩”的孩子水平就反超了一直学的孩子。
等到高中之后,被允许“玩”孩子的两方面明显突出。
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灵活性明显比那帮学的孩子要强,身心更健康。
相反的,那帮从小被逼着一直学习的孩子长大后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北大教授郑也夫曾说过:
“我小时候是一个极端贪玩儿的人,虽然那时候空间比现在要大很多很多,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受压抑,我觉得日后有出息的人其实小时候都是比较贪玩儿的。”
爱玩是孩子的一种本能表现。
家长不要再限制爱玩的孩子,更不要打压孩子爱玩的天性。
“失败”过的孩子
对于是否应该让孩子接受“失败”和挫折,宁静的“火坑言论”真的是十分通透。
宁静认为,如果她看到一些不是很合适的事情,会对孩子做出一些有技术的提醒,旁敲侧击地去告诉孩子。
但是她不会去直接制止,
因为如果她制止了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或者孩子非要去尝试的事情。
就相当于这有个“火坑”,我不让他跳,但是孩子非要跳。
如果他以后长大了,到三四十岁之后,因为你当初不让他跳这个“火坑”,他会一直责怪你,甚至和你反目。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只要不触犯法律做出格的事情,没有对安全造成威胁 ,那么家长就让孩子“跌跌撞撞”地去长大吧。
有句话说的好: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无法替孩子过一生。
再万能的父母,也不能保护孩子一生周全。
挫折也是孩子生活中要必须历练的一道坎,谁也代替不了、阻止不了。
那么,当孩子真的遭遇失败的时候,如何让他坦然面对呢?
这一点,陈坤就做得非常好。
陈坤的儿子有次打球得了MVP,回家之后非常高兴。
陈坤当时就问儿子,如果你下次得不得了怎么办呢?
儿子很自信的说,我都会得到的。
这时候的孩子并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
果不其然,过两天再打球,儿子没有得到MVP,回家之后就哭了。
陈坤在一旁哭笑不得,没有责怪孩子,反而引导他:
“一个男生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好胜心,另一个厉害的是什么呢?
就是当你失败的时候,面对失败时候那个坦然的心。”
体悟到这一点的儿子,这才从失败中走出来。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经发布过一组数据: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很多家长都会不解,为什么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那么差?一点挫折就要死要活的。
那是因为家长们不知道,在孩子小时候进行“失败教育”有多么重要。
美国著名教育大师保罗·斯托茨曾提出:
孩子轻生的元凶是抗压力差,缺乏失败教育。
家长要教给孩子的也不能只是成功,让孩子坦然学会面对失败,远远比让孩子成功更重要!
孩子要明白,一时能赢的未必是赢家。只有输得起放得下,他的未来才会赢得更长远。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宋庆龄曾说,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接地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需要张弛有度,有理有据。
所以,宁静这三点育儿态度,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回味下:
既要给孩子“规矩教育”,培养他的教养;
也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过分限制孩子“玩”的欲望;
更要给孩子适度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闯荡社会。
我一直觉得:
父母可以去当孩子的眼睛,带他去看见道路;但不能做他的腿,有些路必须自己走。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赛道,愿每个孩子都能跑赢自己!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宁静霸气育儿观曝光:这三个道理,父母一定要知道!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