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如华生所说:"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则人格改变的程度也越高了"。
要想成为一个好人,我们首先要拥有辨识好人的能力,而后方才能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肆意彰显自己的善良。
而那些骨子里"善"的人并不难发现,他们往往有四个"老实"的特征,或许这些特征让他们看起来懦弱,可我们却能透过表象看到好人内心磅礴的力量。
一,老实承担社会责任
即便在"扶老人"成为一种潜在危险的时候,依旧会有那么一些人,冒着被讹诈的风险释放自己的善意。在所谓的"智者"眼中,这群人无疑是愚蠢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去想着明哲保身规避风险。
可正是因为有这群人的存在,我们才能在心梗倒地等状况中得救。他们在救人之前并不是不清楚可能面对的困局,可在那一刻他们愿意承担自己行为的代价。
骨子里"善"的人无法容忍自己对别人的困难视而不见,他们自觉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成为社会中一座座灯塔。他们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物质或者精神上的报酬,而是为了对得起心中的那份责任。
可随着网络通讯的发达,一些阴暗面逐渐被放到大家面前,以偏概全成为一种常识,而"各人自扫门前雪"更是成为一条畸形的人生准则。
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清晰辨认出哪些人才是骨子里"善"的好人。即便社会冷漠人情似冰雪,这些人依旧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胸膛中的热情去温暖这个社会。
二:老实信守承诺
如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每一个骨子里"善"的人,都会信守自己的承诺,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失信成为负疚的来源。
信守承诺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需要极其伟大的奉献精神和思想准备。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能说自己这一生都没有打破承诺。
一味遵守承诺不知觉间也成为"老实人"的标签,同时在不少的"智者"口中,这种老实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陋习。
可信守承诺终究不是陋习,我们不能因为不守承诺的人越来越多,便去将信守承诺视为一种错误,即便污浊的人越来越多,清白的人依旧是这个社会的支柱。
而那些骨子里"善"的人,并不会因为别人的冷嘲热讽放弃自己的坚持,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对的,怎样做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
三:老实的不搬弄是非
私下里和朋友调侃上司的丑闻,和其他的伙伴吐槽同事的不堪成为众多社畜的解压方式,可也有那么一些人,即便周围的人都在搬弄是非,却还是不去多嘴。在事情真相公布之前,他们不会将自己的偏见强加在舆论中。
这些骨子里"善"的人,其实从心底就不舍得搬弄别人是非,因为他们觉得这对于别人的一种伤害。
他们有着近乎偏执的"老实",被欺负排挤也只和对方当面提出,我们很难在私下里看到他们会去搬弄是非来满足自己受到的挫折,这一点看似寻常确实很难做到的一点,你能说你没有在私下里依照捕风捉影的消息议论过别人的私生活吗?
不搬弄是非的"善"人更是生活的智者,他们除了不忍心自己的言语伤害别人之外,还知道自己的抱怨其实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人往往能够在平庸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四:老实为他人着想
曾经的美国商业巨头洛克菲勒之所以能在商业竞争中顺风顺水,便是因为他能换位思考,准确点出竞争对手需要的是什么,进而用自己的方式满足对手让自己在竞争中获胜。
那些骨子里"善"的人更擅长这种事情,他们拥有超乎寻常人的共情能力,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往往会设身处地去想别人的感受,因此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个"老实人"被大家交口称赞,即便不能理解,我们这些"聪明人"依旧愿意给出赞许的评价。
换位思考并不难,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意这样去做,因为我们觉得一旦自己换位思考,可能就要牺牲自己的资源。而那些骨子里"善"的人,并不会去考虑自己的得失,他们更愿意看到大家一起过得更好,即便自己的生活会差一些。
卷尾赠言
综合来说,骨子里"善"的人往往会在生活的某些瞬间展现出以上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同样符合"老实"的定义。
在老实人不再吃香的世道中,依旧会有这样一群人秉承心中的善念,他们从骨子里散发出的善意,正是耍小聪明的人底气所在,同样是这个社会的根基所在。
我们应当去亲近这些人,让自己在这样的善良氛围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或许善良会被抨击成"愚昧",我们依旧相信唯有善良才是人生的答案。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骨子里“善”的人,往往有以下四个“老实”特征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