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晚潮|亲爱的外婆

心灵鸡汤 钱江晚报

□许晏溶

想了很久,要写一写外婆。也斟酌了很久,要用怎样的题目。反复思量,不如返璞归真,就用这个最平实的题吧——外婆不也正是这么个平实的人吗?

童年记忆里,外婆是很重要的人。

小时候住在海盐的沈荡镇上,母亲是老师,要上班去照顾“别人的孩子”,她的孩子只得由自己的妈来顾了。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一大清早,外婆就需要从乡下出发,走到我们家,从母亲手中接过我,目送她上班,然后开始照顾我,忙碌一天。

当时我还很小,4岁不到,大多数时候都是外婆在屋里忙前忙后,而我是她身后那条仿佛永远也甩不掉的小尾巴。残留在脑海中的印象还有,夏天的午后,外婆总会为我泡蜂蜜水。她会先拿一个干净的白瓷碗,调好温水,然后舀出一勺蜂蜜,轻轻搅拌,直到均匀,便唤我来喝。

优雅又温柔的动作让我至今难忘。

再后来我离开了沈荡,平日里和外婆的接触就以我们回乡下看她为主。到了寒暑假,我可以去外婆家住一阵子,那算得上是童年里极快乐的时光了。只是到了外婆家,就得跟上她的作息。

晚潮|亲爱的外婆

外婆家干净的院子。

记得有一个寒假的清晨,外婆很早就让我起床了。吃过热腾腾的生滚粥和白煮蛋,她便一手牵着裹成粽子一般的我,一手挎着一篮子菜苗和工具下地了。天还未全亮,温度也低,大片的田野上方浮动着乳白色的薄雾,地面上结了厚厚的霜,用海盐土话讲是“匝白匝白”的。

外婆一心往前走,我则东看西看什么都新鲜,回头望,田埂上是整整齐齐的两串脚印。

到了我们的田,外婆先拿出一个“T”字形工具,在地上打了个洞,接着拿出一棵油菜苗,轻轻放入洞中,最后用脚踩实这个洞。示范过后,外婆给我分配了种苗的任务,她自己负责打洞。简单教学之后,我们即刻开始种油菜。外婆毕竟是成年人,又是“熟练工”,很快就与我拉开距离,走到了前头。

乡野的清晨极安静,间或有两声鸡鸣狗吠,仿佛天地间只有我和外婆。我心里害怕又着急,使劲把油菜苗摁进泥土里、踩两脚,奋力追赶外婆的脚步。殊不知,我这样毛手毛脚,摁断了好些苗苗的根,油菜活不了了。

发现这事后,我心疼苗,又觉得委屈:好好的寒假,不光睡不成懒觉,还要这么早就出来干活。终于,我忍不住地在田埂上哭起来。外婆见状,赶忙来安慰我:“算了算了,没事没事,改天再弄点苗种吧。不哭了不哭了,咱们回家!”那次之后,她再没有带着我干过农活。

暑假里到外婆家,是轻松又愉快的体验。小一些的时候,我和外婆睡一起,她总会让我睡靠墙那一边,生怕我半夜掉下床。她入睡往往比我快,于是我便在电扇的哗哗声和她略粗重的呼吸声中慢慢进入梦乡。

有时半夜醒来,会发现外婆睡得很惊醒,醒来了就给我拉拉被角或者就只是细细地看看我。后来大一些了,暑假乡下小住,通常是和姐姐们一起打地铺。水泥地面用湿布抹一抹,铺上凉席,就是那时候最凉快的睡法了。尽管已经大了点儿,外婆终归还是不放心我们几个,睡前会来和我们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还要好生关照“电扇定好时”“肚子和膝盖一定要盖牢啊”等等。有时在半夜和我们还未醒来的清晨,也还会轻手轻脚地来看看,把我们蹬掉的毯子被子盖好。

那会儿乡下有时是会停电的,这样我们就会搬个椅子去阳台上吹野风。也不是次次都有风,这里外婆就拿着蒲扇给我们扇。要是瞌睡虫大举进攻,在椅子上睡着也是常事,可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一定是在床上的——不消说,准是外婆或舅妈的功劳。

外婆这代人生在贫苦的年代,所以习惯于充分利用所有的物料。西瓜皮、老菜叶,我们总习惯直接扔,而她总要抛给鸡鸭们;刷饭锅和洗碗后的水也不能直接倒掉,过滤后留下的渣滓是要撒池塘喂鱼和野龙虾的;剩下一点点的粥汤、菜卤、虾壳、骨头,则属于猫和狗……除了正餐之外,还添了这么多的零嘴,有时候母鸡们甚至因为过于肥胖而不下蛋了。家里的小动物们也因此都爱黏着她,她往晒谷场上一走,小猫跟着,鸡鸭跟着,栓在大门口的狗也“呜呜”叫,那阵仗,颇有巾帼将领的风范。

晚潮|亲爱的外婆

外婆家门口有一个池塘,里面生活着鱼虾。

对植物,外婆也是精心侍弄。同期种下的苗总有些长得不健壮的,风里吹来的种子发了芽总会有些细弱,但外婆绝不会淘汰它们,而是愈发认真地浇水施肥。她总能让每一颗种子、每一株苗都好好长大。

我们总觉得外婆这样精耕细作、事无巨细效率不高且过于操劳,常劝她粗放些,但她从不听。后来我想想,这应该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一辈子的人最纯朴的价值观了——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好好珍惜,好好对待。

小时候的我总像外婆身后的尾巴,在她身后黏着。后来啊,我大了,她老了。

我大了,学业、工作……各种各样的事拽着我,把我拽得离外婆越来越远。

她老了,她老成了我们的小尾巴,总是期待着我们能去看看她;总是百般节省,还喟叹让我们为她花钱太多。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的船将再摇不到她的桥。可我多希望这一天慢些,再慢些来。

不写了,要落泪了。我亲爱的外婆,一定要长命百岁啊!

作者简介:许晏溶,读更多书,识更多人,去更多地方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晚潮|亲爱的外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