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看清一个人,从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心灵鸡汤 白衣墨客

孔子曾说:"观其言而察其行。"也就是说了解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去看他做了什么。但在现在这个时代,想要看清一个人往往只需要通过观察他的朋友圈便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朋友圈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生活的投影,透过一个人的朋友圈我们可以了解他身边有怎样的人,往往一个人周围的朋友都有较为类似的表现,这也是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看清一个人,从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1、 朋友圈反应一个人生活的真实状态

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知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虽然是一个入赘齐国的赘婿,但凭借自己的才能却得到齐宣王的重用。

在淳于髡的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成就便是凭口舌之力说服赵王援兵救齐。而这样一个能力卓绝的人,他的朋友圈反应了为何他可以这么优秀。

在齐宣王广招天下贤士时,淳于髡一口气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位贤人,尽管当时淳于髡在朝堂颇有能耐,并在治理朝政中体现非凡的政治智慧,可齐宣王并不相信淳于髡真的有这么多的人才资源。

面对齐宣王的质疑,淳于髡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回应,事实上淳于髡的朋友圈里,尽是贤人志士。

在齐国从政的这些年间,淳于髡制定了属于齐国的礼仪,倘若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淳于髡断然不能够取得如此成就。

淳于髡更表示自己可以举荐更多的贤人,这也从侧面说明他的朋友圈内都是如他一样德行的人物,再结合淳于髡本人的才能,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是他朋友圈的缩影,同样我们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便能看清一个人。

看清一个人,从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如此,你若是难以认清对方是怎样的人,不妨去看看对方的朋友圈都有怎样的人,对方朋友圈中的人往往便是他真实的模样。

在日常交往中,一个人兴许会因为各种束缚而伪装自己的本性,可在朋友面前,他并不会去遮掩,而若是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之间也难称之为朋友。

就拿淳于髡来说,他在入赘齐国之前结交的朋友鲜少,却也都是名人志士,等到了齐国大展宏图之时,身边方才吸引来志同道合制备,因此我们即便暂时孤独也不要降低自己的价值去换取朋友,那是得不偿失的亏本事。

看清一个人,从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2、 人以群分的深层逻辑

人以群分是一个表象,而这个道理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一个人会不断去更新自己的朋友圈。

有一次酒后和同事聊天,问为何他的的动态里几乎都是现在的同事,鲜少有以前的朋友。

他是这样回复我的:人总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朋友圈的,小学时候一批朋友,中学时候一批朋友,大学和工作时候又各自有一批朋友,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现和曾经的朋友差距越来越大,自然也就少了联系。

对此我深表赞同,因为每个人几乎都是这样,包括我也不例外。我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结识不同的朋友,但那并不能保证大家分别数年后依旧会是朋友,兴许还有对彼此的真心,可要说是朋友便有些牵强,顶多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因此探究一个人的朋友圈不仅能够看清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同样探究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的朋友圈,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人生变化。

看清一个人,从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朋友圈之所以会是一个"圈",便是因为我们在某个时间段画地为牢,将自己的亲密关系限定在这个范围中,我们只要在这个朋友圈内,便注定会共享这个圈子的特征。

因此也会有长者告诉我们道理,说想要提升自己,首先要让自己融入一个更高的圈子,即便你暂时没有融入圈子的实力,但当你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你自然也会变得优秀。

事实上交朋友是一个互相挑选的过程,一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现在的状况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朋友,而那些已经和他不对胃口的人,早就被他移出朋友圈。

因此不是"人以群分"这个道理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人,而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

综合来说,很多时候看清一个人往往只需要看他的朋友圈便足够,这也是较为隐晦的了解一个人的方式。

而对于我们来说,若是想要提升自己或者在别人眼中留下一个好印象,就先从自己的朋友圈开始改变,让自己始终被一群积极、健康、上进的人包绕,如此我们方才有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看清一个人,从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