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历史 今西安

文 | 斯马林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6月3日清晨,大唐国都长安太极宫正门承天门(遗址位于今莲湖公园内)响起“晓鼓”之声,“六街鼓”也随即响彻整个长安城,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唐太极宫承天门复原图

晓鼓声中,长安靖安坊(位于今小寨十字一带)的东坊门缓缓打开,一位骑着马的长者,身后带着一群随从,穿过大门一路向北,朝着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大朝正宫大明宫走去。

谁也不知道,这一派看似安宁祥和的氛围中,却孕育着一场腥风血雨。

大队人马还没走出多远,侍卫提着的灯笼突然被暗器射灭,走在队伍最前的导骑刚刚大喊一声“有刺客”!便中箭倒地。跟着骑马长者的肩膀也中了一箭,随后队伍一阵骚乱。街边的树丛中瞬间冲出十几名刺客,这群人显然训练有素,有备而来。随从们猝不及防,未及抵抗就被一阵杀散。

其中一名刺客飞步直取骑马的长者,长者不顾肩部受伤,强忍剧痛想要策马逃走。却被刺客赶上,用铁棍击伤了左腿,无法行动。刺客紧拽他的马缰,朝着东南方向一路跑出十几步,在熹微的晨光下“验明正身”,确认了这就是自己要找的目标后,一剑砍下他的脑袋,扬长而去。

很快,爆炸性新闻传遍全城:现任大唐帝国宰相武元衡于早朝途中遭遇不明身份刺客的暴恐袭击,不幸身亡。

消息传来,震惊朝野,坐在大明宫延英殿宝座上的时任唐朝最高统治者——唐宪宗李纯悲愤交集,竟然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放声痛哭。

01

这起骇人听闻的直指当朝高级官员的谋杀案,其背景非常复杂,与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的问题密不可分。

唐朝此时开国已经近两百年,在经历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极盛时期后,唐玄宗李隆基执政后期就渐渐开始走下坡路。由于早期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多次对外用兵、开疆拓土,连续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周边地区。因此在极大程度上扩张了唐朝疆域的同时,也带来了边境地区难于控制和管理的问题。唐玄宗开元年间,创立了“节度使”的制度,在边疆设立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负责管理。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唐玄宗李隆基

当时的节度使品级不算高,但权力很大。除了辖区内的军政大权外,他们往往还兼领按察使、安抚使、度支使等一系列职务,财政、户口、土地、人事等权限几乎一把抓,原本作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都反而还要受其节制。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并且逐渐做大,不再把皇帝放在眼里,成为一个极大的隐患。最后终于在天宝十四载(公元755),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了“安史之乱”。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安史之乱期间的藩镇割据形势

唐朝花了近8年时间,经历三任皇帝,才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唐朝也因此元气大伤,由盛转衰。最主要的一个遗留问题是: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又在中原各地新设立了许多藩镇,战后也没有撤除。到了唐德宗李适在位期间,又接连发生了幽州节度使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藩镇突然叛乱的事件。唐朝一时之间应接不暇,焦头烂额。

唐宪宗李纯就是在这样一个藩镇割据、山头林立的背景下登台的。

02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任皇帝。跟祖父唐德宗、父亲唐顺宗统治时期对藩镇韬光养晦几近到了忍气吞声的地步不同,继位时28岁的唐宪宗年轻有为,雄心勃勃,他“读列圣实录,见贞观、开元故事,竦慕不能释卷”,将“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作为自己执政的楷模和信条,任用大批能臣,与他们商讨中兴唐室的大业。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一条,就是以法度制裁藩镇,恢复皇室的威严。而武元衡就是宪宗在位时期重点提拔的名臣之一。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唐宪宗像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人。出身名门,父亲是殿中侍御史武就;祖父是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武平一;曾祖父武载德曾为湖州刺史,是女皇武则天的堂兄弟。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武元衡画像

武元衡才华横溢,年少成名。建中四年(公元784)参加科举考试,列进士榜首,此后历任华原县令、监察御史、比部员外郎、尚书右司郎中、御史中丞、户部侍郎、门下侍郎、剑南节度使等一系列要职。唐德宗在位时就极为赏识他,称赞“元衡真宰相器也”!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正月,唐德宗驾崩。即位的唐顺宗重用的王伾、王叔文等人与武元衡不对付,因此当年三月,他被罢为右庶子。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唐顺宗像

唐顺宗曾位居太子之位长达25年之久,好不容易“熬”死了唐德宗,自己却突然中风,半身不遂,草草当了半年多一点的皇帝就因病重不能理政而传位给长子李纯,并在又当了几个月太上皇之后去世,其人生之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简直堪称唐朝最倒霉的皇帝。

唐宪宗上台后,对武元衡非常欣赏,很快拜为御史中丞,不久又提拔为宰相。

当时除武元衡外,另一位宰相李吉甫也主张对藩镇用兵。但李吉甫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十月去世,之后,唐宪宗把讨伐藩镇的主要任务都交到了武元衡的手上。期间,唐宪宗将自己的直属部队“神策军”大幅扩编至十五万人。矛头直指史思明残部据守已达40年之久的范阳、魏博、成德这“河北三镇”,以及长期威胁江南道漕运枢纽的淮西、淄青两镇。

唐宪宗是个有野心的人,唐朝第一帝是唐太宗,后来的唐玄宗虽然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巅峰,却又亲手把唐朝推进了低谷,以致毁誉参半。而唐宪宗的目标就是彻底铲除困扰唐朝多年的“藩镇”这个毒瘤,如果真的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那么他就可以憧憬“超玄赶太”,成为“唐朝第二人”了。

只是理想虽然丰满,但骨感的却是京师连续发生的袭击大臣的恐怖现实。

03

元和九年(公元814)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封锁了消息,随即以吴少阳的名义上书,称自己年老体弱,请求批准由吴元济接任淮西节度使一职。朝廷没有同意,吴元济于是便纵兵叛乱,大肆焚掠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叶县(今河南省叶县)、鲁山(今河南省鲁山县)、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等多地。

唐宪宗抓住了吴元济“年位俱卑”,手下很多老资格的将领不服从他的指挥,集团内部不稳的弱点,于元和十年正月十七日宣布向淮西开战。忠武节度使李光颜一马当先,杀敌数千。吴元济求救于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和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这两人跟吴元济原本是一丘之貉,于是便以各种方式阻挠朝廷讨伐淮西。其中王承宗还让其在京城的下属尹少卿去贿赂武元衡,但被武元衡严辞拒绝,直接轰出相府。

就在前线局势一片大好之时,武元衡在大后方的长安城被暗杀身亡。与武元衡同时遭到刺杀的还有当时的另一个主战派大臣、御史中丞、刑部侍郎裴度,被连砍三刀,身受重伤。多亏随行的侍从王义拼死保护,加之裴度头上戴了很厚的毡帽,因此砍中头部的一刀没有致命,侥幸逃过一劫。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裴度画像

噩耗接连传来,唐宪宗震惊的同时,下令搜捕凶手,却是毫无头绪。而刺客在行凶后,气焰反而更加猖獗,甚至给金吾、府、县等缉捕部门到处贴纸条,狂言“毋急捕我,我先杀汝”!

在当时,长安作为京城,对管制刀具是有非常严格的管控和限制的。从唐德宗执政期间,就不允许普通人携带凶器进入长安城。并且唐朝有十分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净街鼓”一响,各坊门全部都要关闭,所有居民都得老老实实各回各家。大晚上敢在街上晃荡的,一旦被巡逻的“金吾街使”抓到,进去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很明显,派人刺杀武元衡、裴度的人,后台绝对不一般。

重压之下,官吏慑于如此的恐怖气氛,不敢继续追查。唐宪宗也一度对前途感到悲观,甚至对是否继续对藩镇采取强硬手段产生了动摇。

这时,兵部侍郎许孟容挺身而出,痛陈:“自古未有国相横尸路隅,而盗不获,此为朝廷辱。”当时还躺在病床上休养的裴度也向唐宪宗进言:“淮西腹心,不可不除”。唐宪宗最终下定决心:“能得贼者,赏钱千万,授五品官。与贼谋及舍贼能自言者,亦赏。有不如诏,族之。”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许孟容

随后,长安封城,全城展开大搜捕。最终,神策将军王士则和王士平告发,说行刺者是张晏等人,现藏匿在成德军驻京办(进奏院)内。随后张晏等人立即被捉拿归案,经京兆尹裴武和御史陈中师审讯后,他们对刺杀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出自节度使王承宗的指使。而导火索十分明显,正是吴元济起兵谋反,武元衡受命领军讨伐,引起了王承宗和李师道等人的恐惧,于是索性先下手为强。

元和十年6月28日,张晏及其同伙共19人在长安被处斩。唐宪宗也更加坚定了对藩镇继续动武的决心。

04

大难不死的裴度成为了淮西的终结者。元和十二年(公元817),裴度主动请战,声称“不破藩贼,誓不生还”。唐宪宗拜裴度为宰相,裴度亲赴淮西指挥,大将李愬、李光颜兵分南北两路,分头出击。十月,李愬率领九千精兵雪夜奇袭蔡州(今河南省新蔡县),攻破淮西,生擒吴元济,押赴长安斩首。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李愬

淮西平定,极大地振奋了唐军的士气,也震慑了叛乱的其他藩镇。元和十三年(公元818),成德军王承宗主动向唐皇室投降,献地谢罪;次年,李愬又讨伐淄青李师道,后者为下属斩杀,叛乱平息。

至此,已经脱离朝廷控制半个多世纪的淮西终于回归了中央政府之手。各地割据的藩镇也纷纷站队到朝廷一边,相继表示“誓死效忠”。唐宪宗诏令以行军司马身份亲身参与平定淮西一战的大文学家韩愈撰写了《平淮西碑》,刻石立于蔡州,纪念这次辉煌的军事胜利。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韩愈《平淮西碑》

就这样,以武力镇压藩镇的既定目标大体达成。藩镇的暂时归附,给安史之乱后风雨飘摇的大唐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帮助唐朝又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统治。唐宪宗也基本达成了他的愿望,虽然没能超越唐玄宗,但称其为继太宗、玄宗之后的大唐第三帝,当之无愧。

然而好景不长,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只有43岁的唐宪宗突然去世。死因众说纷纭,有说他死于突发疾病;有说他被宦官谋害;有说他妄想长生不老,服食含有重金属的“金丹”导致中毒……但无论如何,“第三天子”死了,接班人唐穆宗李恒又是一个业务水准末流、酒宴游乐一流的昏君。此后不过三年,藩镇再次叛乱,天下又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从此之后,唐宪宗在位时点燃的一点希望之火再次被熄灭,并且再也没有亮起来过。直到天祐四年(公元907),唐朝被藩镇所灭。

后世的人们给唐宪宗在位期间这一缕转瞬即逝的希望之光起了个名字:元和中兴。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一千二百年前的那场谋杀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