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在评价隋炀帝杨广时,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这与后世史学家对于杨广的评价大多一致,言语之间透露出他就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可事实真就如此吗?我们知道,封建时代的中国,有修史的习惯,从《史记》之后,基本都是断代史,由新建立的王朝去修编前朝的历史。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旧王朝大多是被新王朝消灭的,统治者对于前朝的末代皇帝自然是不会说什么好话,所以有人认为,隋炀帝是在史书中被唐朝史官给故意抹黑了。隋炀帝杨广,出生于公元569年,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史书记载他昏庸无道,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其实,杨广是一个励精图治,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他一直以秦皇汉武自比,希望自己能够达到他们的成就,可现实往往是那么的残酷,他修大运河,通南北交通;迁都洛阳,巩固统治;依照古式改度量衡;征伐吐谷浑;三征高句丽。
这些做法都是学习的历史上那些十分有作为的皇帝。可惜的是,杨广施政过快,脱离了隋朝的现实情况。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杨广想用10年的之间完成别人50年的功业,失败是必然的!那么,唐代那些史官,对于杨广的这些做法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我们仅以大运河为例子,史书记载,杨广修建大运河不过是为了满足个人去江南赏花的愿望,徵调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至民不聊生。的确,修建大运河确实累死了不少人,很难想象在那个科技水平如此低下的时代,他们是如何完成这般壮举的。
史官无法否定杨广修建大运河的现实,只能够从他修建此河的出发点来作文章,因此当人们一谈到大运河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他“弊在当代,利在千秋”,而是隋炀帝的残暴和昏庸。作为一名有着雄伟志向的皇帝,杨广修建大运河当然不会是所谓“赏花”这么简单,他是有着极为深刻的政治目的的。
不少专家表示,你把大运河的路线连起来,就明白了。首先就是沟通南北交通,经济决定政治,中国古代虽然是“重农抑商”,但商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年乱世,好不容易迎来了大一统的时代,商业有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国家自然而言的会出台一些措施以促进商业沟通;其次,南北朝时期南方士族的实力十分强大,修建运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防止发生叛乱。最后,就是为了征伐高句丽,高句丽就是杨广心中的一个心结。
他做梦都想着将其灭亡,毕竟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皇帝,没有哪一个不是战功赫赫的,至于大运河,就能够为后方物资和人员的输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可惜的是,杨广只是沉浸在自己“千古一帝”的美梦之中,他不知道,公元614年,当隋朝三征高句丽均失败后,国力也就随之耗光了。618年,隋朝灭亡,杨广在死后,连一像样的棺材都没有,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杨广为何要修大运河,只是为了享受吗?专家:把路线连起来,你就明白了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