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妻四妾”是每个男人对古代生活的至高向往,甚至于很多人的梦想就是穿越回古代,享受妻妾成群的感觉。但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古代人口稀少,社会资源缺乏。我们普通人即使穿越过去,也成为不了贵族,有的人连养家糊口都难,更别提坐拥三妻四妾了,能娶到一个老婆就算是不错了。
真正的“三妻四妾”都是贵族门阀嫡系才能拥有的待遇,但是这只是待遇,可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奢靡生活。至于原因嘛,当然和“三妻四妾”的组成有关。
“三妻四妾”主要是两种身份的组成,表面看相差不大,实际上差距犹如深壑。
三妻
三妻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嫡妻、偏妻和下妻;二是指一发妻两平妻。
第一种的三妻说法主要是在明朝之前的中古时期。那时候的古人对于宗族极为重视,所以为了保证大宗和小宗的法统地位,贵族男人们会对配偶进行地位划分。
一般而言,男子第一位配偶多数都是嫡妻,嫡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之为嫡长子,嫡妻生的其他儿子为嫡子。在古代,嫡长子是最具有继承权的人,在社会和家庭地位上几乎等同于父亲。若嫡长子不幸夭折,那么嫡子当中现存最年长的人自动补替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换言之就是嫡妻所生的儿子都有资格继承家产,由此可见嫡妻的地位。
正常情况来说,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位嫡妻,但也有一些意外。就比如说皇帝,皇后是皇帝的嫡妻,皇后所生的嫡长子一般就是太子。可万一皇后去世,皇帝又立一位皇后,那么后来的皇后在法理上也被称之为嫡妻,这是“由庶转嫡”。
而一般贵族也会有两位嫡妻的现象存在,这是由于古代的兼祧制度所决定的。比如说甲是一位嫡次子。因为其叔伯没有留下子嗣就过世的缘故,所以被他父亲安排继了叔伯的嗣,族谱和祠堂的流程走完之后不久,甲的亲哥哥,即甲父亲的嫡长子因病去世。这时候的甲就自动进位为大宗的嫡长子,但同时他还在兼祧其叔伯的嗣。
所以唯一能解决这种情况的就是甲娶两位妻子,都是嫡妻。第一位是作为自动进位为嫡长子的甲之妻。第二位是作为兼祧叔伯嗣的甲之妻。第一位嫡妻的子嗣用来继承甲父亲的基业,第二位嫡妻的子嗣用来继承甲叔伯的基业。两位嫡妻虽然都是同一个人的妻子,但是这两位妻子之间只能以堂妯娌的身份相处。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但也是有过的。
至于偏妻和下妻则是古人一种口头称呼上的妻子,大概应该是为了抬高妾的地位,或者是哄妾开心而发明出来的。实际上偏妻还算有点地位,因为假如嫡妻没有留下子嗣就去世的话,那么偏妻是最有可能被扶正成为嫡妻的,而下妻虽然名字里有妻,但实际上还是妾,妾所生为庶子,在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并没有任何继承权。
第二种的三妻就是明清及近代网络上流传的三妻制度,即一发妻和两平妻。发妻即结发之妻,地位最为尊贵,享有的社会地位和上面的嫡妻一样,但是嫡妻可能有两位,而发妻只能有一位。
而平妻的含义一般也是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发妻去世,男人续娶或者直接从妾当中升为正妻的人为平妻,如果发妻去世时没有留下子嗣,那么平妻所生就是嫡子,所生第一个儿子就为嫡长子。如果发妻去世时留有嫡长子,那么平妻所生的只能成为嫡子,哪怕平妻所生的嫡子当中有人比发妻嫡长子还要年长,那没办法,身份还是嫡子。而第二种的平妻之意和上面兼祧的嫡妻意义相同,指男子在有发妻之后,通过兼祧又娶了一位有合法继承权的妻子,那么第二位妻子就是平妻,平妻所生的儿子可以继承兼祧的财产。古代最多允许兼祧两房,即最多可以有两位平妻。
四妾
四妾就是明面上的意思,指的是虚数妾的数量。实际上古人对于妾的数量还是很有考究的。身份地位的不同就决定纳妾数量的不同。皇帝三宫六院,除皇后和皇贵妃之外皆为妾之身份,有些还不如妾。而一般的王爵公爵的纳妾数量可以在八人左右,侯爵伯爵以及一般的大臣纳妾数量是四位,再往下一般就是一两位。平民一般不允许纳妾,除非年过四十且正房无子的时候才可以纳妾。当然了这只是当时的规定,至于执行起来,那又是另一回事。
总的来说,三妻是只有世族门阀才能拥有的制度,而四妾则是中级官员以上才可以拥有的。至于没钱的平民,早点睡,梦里什么都有!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三妻四妾”中的“三妻”指什么?“四妾”呢?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