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著脚?念同山共静,知忧喜无由上眉。
译文:人心如果像竹子那样空虚而无杂念,请问是非能在何处落脚?思绪如同大山那样沉静安稳,可知忧虑与喜悦便不会在眉梢出现。
解读:北宋名相吕端为人旷达宽厚,对升迁贬谪之事处之泰然,别人背后议论他的长短或者说他的坏话,他从不计较,也从不因此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属“心与竹俱空,念同山共静”的君子典范。
吕端为人宽厚,喜爱说笑话,是个笑口常开的乐天派。进入朝廷为官以后,任成都府知府,为政清廉,生活简朴,虽然屡经升降,却从未因为这些得失而伤怀。宋太宗时,升为枢密直学士,不久拜参知政事。当时,赵普为中书,对吕端评价很高,说:“我看吕公奏事,受到嘉奖没有大喜过望,遇到挫折也没有丝毫畏惧,喜怒不形于色,真是台辅之器啊!”他从不与官位相当的人争名次,甘居他人之下。左谏议大夫寇准拜为参知政事,吕端奏请居于寇准之下,太宗却以吕端为右谏议大夫,位在寇准之上。后来,吕端代替吕蒙正为相,老成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因为他与寇准同列,却先居相位,唯恐寇准内心不平衡,就奏请皇上准许参知政事寇准与宰相分日值班,其谦让如此!太宗训喻:“自现在开始,中书事必须经过吕端详酌,然后再奏给朕。”从此后,吕端更加谦让。
一般人中多有笑口常开的乐天派,一旦掌权,便会变得整日忧心于外,谨慎小心,吕端身为宰相竟然能够保持“谦虚、喜怒不形于色”的本色,喜爱说笑,不计较一时得失,不虑风波之言,对升迁贬谪之事处之泰然,其修为着实令人佩服。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心与竹俱空,是非不著脚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