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历史 史海听雷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这天晚上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所属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经过长时间密谋和精心策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栽赃嫁祸于中国守军。以此为借口,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炮轰沈阳北大营和兵工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说是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长蒋介石下令张学良不抵抗,导致日军占领了沈阳,进而吞并了整个东北。其实在这件事上蒋介石真比窦娥还冤,这是蒋介石替张学良背了黑锅。

那么,作为东北军主帅的张学良,当晚究竟在哪里,在干什么?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据台湾学者李敖披露,早年任张学良副官的何世礼写了《为历史作见证:“九一八”之夜张学良在何处?》一文:“九一八”事变之夜,东北军政要举行义演为水灾筹募,张学良也出席,中途突然接到电报,张学良阅后,匆匆而去,未再露面。

民国高层盛成在其回忆录也证实事变当晚张学良在看戏,并把东北军情告急的急件送到张学良手里。《盛成回忆录》中专门有一节“‘九一八’当晚遇见张学良”有相同内容的记载。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1990年8月,张学良在台北接受日本NHK采访时曾说:我那时在北京,在医院养病。当时病刚好。那天我请英国大使去看梅兰芳唱戏。我听到这个报告。立刻回到家里下命令。”

至于命令内容,张学良在他的自传体著作《杂忆随感漫录》中讲得很具体:约在十点卅分许,来人报告沈阳有长途电话,荣参谋长请我说话,有紧急事项,我立刻辞蓝公使归返。荣对我说:有日本铁道守备队约一中队,向我北大营射击,日本附属地的日本驻军亦集结活动。我嘱切戒我军勿乱动,速与日本顾问妹尾、柴山向日方高级将领交涉制止……天晓之后,除报告政府请示外,我派员向日本北平使馆矢野代办交涉,彼答以不知其详。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可以确定,九一八当晚张学良正在慈善义演看戏,接到“事变”消息后立刻下达了“不抵抗”命令,力求避免冲突。

当时东北军共有陆军独立步兵18个旅,独立骑兵5旅,炮兵4团1营,工辎各一营,陆军总兵力189,505人以上(部份地方兵力不计),枪支96,897枝。空军4个大队,飞机262架。海军船舰约3万吨。而日军在东北的正规军仅1.5万余人,另外有在乡军人和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余人,总兵力约2.7万人。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当东北军撤至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张学良仍幻想和平解决。12月25日,国府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张不遵令,一意孤行将军队从锦州撤退。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

张学良后来在日记中承认自己“判断的错误,应付的错误,致成不抵抗”,并没有将责任推给别人。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1990年,张学良接受唐德刚访谈时曾郑重声明,“那个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绝对不是的。”

当唐德刚谈到“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至此,张学良连连表示:“不是,不是,不是的。”“这事不该政府的事,也不该蒋公的事。”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至于九一八(不抵抗)的真正原因:是我被苏俄打怕了,当时我们(东北军)是做好充分准备的,苏俄是毫无准备的,可是就这样,我们还是打败了。现在日本是充分准备的,我们又没有了准备。况且,日俄战争又是以日军战胜俄国告终,所以,对于日本,我真的觉得是毫无胜算的。这就是九一八的真正原因。”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所以,导致东北沦陷的正是张学良下达的“不抵抗”命令,而不抵抗将军的“桂冠”也终落张学良头上。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的命令究竟是谁下的?这个锅不该蒋介石背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