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曾经说:“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在无数中国人的眼中,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一生在挫折中前进,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人们并不知道的是,除了改革家和开拓者的身份,邓小平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者。邓小平有五个子女,他们在邓小平的教育下长大,在艰难岁月里仍积极向上,昭示着家族的良好家风。
邓小平的家风
古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邓小平是中国的领导者,却也是小家的大家长。邓小平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邓家也形成了尊老爱幼、相亲相爱的家风。
因为邓小平有着五个孩子,每逢节日的时候,整个邓家都热闹非凡。晚年的邓小平生活在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内,他本人也感觉到了满足和幸福。
在这个大家庭中,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是年龄最大的人。事实上夏伯根只比邓小平大5岁,曾经也是穷苦人家出身。1950年,重庆解放,邓小平将夏伯根和自己的两个妹妹从老家接到了重庆。1952年,邓小平又带着继母和家人们来到了北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夏伯根(左)
夏伯根虽然是邓小平的继母,却尽心尽力地照顾整个家庭。邓小平十分尊重夏伯根,也经常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趣事与她分享。夏伯根十分通情达理,在其他家庭因为婆媳大战而苦恼不已的时候,邓小平的妻子却与夏伯根相处得十分融洽。
夏伯根是典型的南方人,她十分喜欢四川的泡菜和腐乳,邓小平十分上心,每次都会在餐桌上备齐夏伯根喜欢吃的菜。
在邓小平最艰难的时光,是夏伯根一直在背后默默鼓励他,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也正因如此,邓小平一直将她当成自己最尊敬的人。邓小平夫妇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喊夏伯根老祖,即使在邓小平去世之后,家人们依旧悉心照料着她。
夏伯根(左)
邓小平还有一个舅舅在老家务农,邓小平同样十分挂念他,经常将自己的工资寄回老家。邓小平便是如此供养舅舅,直至他终老。
在纪录片《旋风九日》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画面:邓小平在美国肯尼迪中心观看表演之后,上台亲吻不同肤色的儿童。邓小平一直如此,不论走到哪里,他对小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始终不曾改变。
邓小平确实喜欢孩子,在出国访问的时候是这样,在家中也是这样。邓小平和妻子有5个孩子。在战争年代,因为无法兼顾,邓小平曾经把孩子寄养在百姓的家中。解放之后,5个孩子便一直跟随在邓小平的身边,邓小平也陪着他们长大。
人们都知晓邓小平对孩子的喜爱程度,因此亲属和战友们的儿女也经常被送到邓小平的家中代为照顾。
邓小平不仅是合格的父亲,也是合格的爷爷。每当他的儿女有了孩子之后,新出生的婴儿就会被送到邓小平夫妇的身边,在与孙子孙女相处的过程中,邓小平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看到孩子的笑容,邓小平就无法控制自己上扬的嘴角。与孩子们相处的邓小平是无比放松的,他的快乐更是发自内心的。
人们常说,邓小平又何尝不是一个孩子呢?《邓小平》画册中有一张他与孙子、孙女的合影,他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与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一模一样。在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铁骨铮铮的邓小平,竟然也是一个家庭生活中温柔如水的人。
不同人生
邓小平有五个孩子,其中邓朴方、邓质方是男孩,邓林、邓楠、邓榕是女孩。在邓小平的教育和培养下,他们有了各自的事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小平的长女名叫邓林,于1941年出生。邓林从小的时候就对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她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对艺术颇有心得。邓林十分擅长书法,喜欢临摹王羲之的碑刻,练笔却颇有王献之的风范。
专家评价邓林的作品并非没有一丝瑕疵,却足够真实。邓林的书法充满着个性,力透纸背,虽然不加雕琢,却保持着书法的淳朴之风。
邓林的绘画造诣极高,她的风格恬静、安宁,不专注于技巧,十分在意绘画的灵魂。邓林的绘画作品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内蕴深厚,意境丰富。众人皆评价邓林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家。
邓林对自己的父亲邓小平一直十分崇敬。在她的相册里,几千张邓小平的照片被整整齐齐地放着,其中大部分的拍摄时间都在1980年到1993年。此前邓小平一直忙于工作,邓林与他相处的机会也少之又少。每当邓小平回到家中的时候,总是十分珍惜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
邓林从不掩饰自己对父亲的崇拜,她曾经说:“我想让大家都知道,我的爸爸不是神,他也是人。”在邓林的记忆中,他的父亲是一个伟人,却也是普通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时不时地耍一些小脾气。邓林喜欢父亲这些自然流露,如此才是她鲜活的父亲。
邓林曾经说:“父亲的晚年生活十分简单。”她曾经想为父亲拍摄一组照片来纪念父亲度过的一天,遗憾的是,这一目标并没有达成,因为邓小平的一天太过普通、太过简单,甚至有些枯燥。
邓林(右一)
邓林说:“父亲去世之后,每到他的诞辰纪念日,全家依旧会保持着聚会的习惯。”邓小平曾经给中国带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百姓纪念他,邓林和弟弟妹妹们也时常怀念他。
如今的邓林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级美术师。因为能力出色,她也担任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的副理事长和常任理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邓林依旧用合适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小平的长子名叫邓朴方,于1944年出生。邓朴方出生在战争年代,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一直跟着邓小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邓朴方跟随父亲来到了北京,进入北京市第十三中学读书。
那时候邓朴方十分低调,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邓小平的儿子。同学记忆中的邓朴方安静朴素,他总是穿着一件旧的蓝大褂,骑自行车上下学。如果不是因为邓朴方的成绩优秀,众人或许根本不会注意到他。
1962年,邓朴方进入清华大学读书。那时候的他已经确立了自己想要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于是邓朴方发奋图强,投入学习和研究之中。正当他想要为祖国的原子能事业做出贡献的时候,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爆发了。
不久之后,邓小平成为了被批判和打倒的对象,邓家一时之间风雨飘摇。彼时邓朴方的姐姐妹妹都已经被控制,反动派想要从邓朴方下手,寻找所谓的邓小平罪行。邓朴方十分苦闷,醉酒后胡言乱语,让其他人抓到了把柄,众人也趁机取消了他的预备党员资格。
他们将邓朴方关押起来,用尽了各种卑劣的手段,长达4、5个月的监禁之后,邓朴方无法忍受,只能以死相逼。邓朴方从高楼上跳下,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后半生。
听闻邓朴方被残害的消息,邓小平心急如焚,他多次向组织争取,最终将邓朴方接来江西。邓小平一直照顾邓朴方,承担起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那时候人们认为瘫痪的邓朴方将一蹶不振,然而在家人们的鼓励之下,邓朴方还是艰难地站起来。
邓朴方曾经在工厂当修理工,众人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故意将家里的东西拆开供邓朴方实验。在闲暇之余,邓朴方开始读书,他在书中找到了很多答案,整个人也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提升。与此同时,邓朴方每天都坚持锻炼,表现出顽强的意志。
十几年后,邓朴方主持创建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帮助众多的残疾人走出困境,过上全新的生活。
教育智慧
邓小平的次女名叫邓楠,于1945年出生。1969年,邓楠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在1970年到1973年期间一直在乡下劳动。
返回北京之后,邓楠一直在科技系统工作,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干部,国家科委政策局副处长、副局长,国家科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等多个重要职务。
5年之前,天眼在贵州省建成,举国上下兴奋不已。天眼建成之后的第五天,邓楠以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率领中国科协高层前来考察。
邓楠说:“FAST的建成投用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大幅提升,标志着我国在天文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希望贵州把握机遇、借力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那时候的邓楠已经年过七旬,却依旧淡定从容。自10年之前卸任正部级岗位、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一职之后,邓楠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卸任之后的两个月,邓楠成为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2年之后,邓楠当选全国政协常委。邓楠一直尽心尽力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她公正、廉洁自律,为中国的科协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事实上在邓家的三个女儿中,邓楠从小受到父母的重视和厚爱,她并没有沉溺其中,永远积极向上。邓楠在生活中也十分低调,几乎没有人看出她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
邓小平的三女儿名叫邓榕,于1950年出生。在邓小平的女儿中,邓榕的知名度是最高的,她经常陪伴邓小平出访,成为父亲的史官。邓榕曾经为父亲写了《我的父亲邓小平》和《父亲邓小平在“文革”岁月》两部书。
在邓小平晚年外出的时候,邓榕总是陪伴在身边。她与父亲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因为邓榕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她懂医学,能够照顾邓小平的身体。更关键的是,邓榕能够听懂邓小平的方言式普通话。
邓榕曾经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三等秘书,在国际关系上发挥着作用。如今的邓榕是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她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
邓小平最小的儿子名叫邓质方,于1952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邓质方成为了科技方面的人才。20世纪80年代,邓质方赴美留学,在美国获得了量子物理学的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之后,邓质方进入了中信兴业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
邓小平的儿子和女人都拥有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他们有的成为了画家,有的成为了科学家,也有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邓小平儿女能够有如今的发展,其实根源于他们从小的教育。
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一个人而言至关重要。邓小平的子女们从小生活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之内,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在爱的包围之下成长,他们也学会肩负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一方面,生活无比艰难,只要人们从未放弃希望,总有迎来光明的时刻。身为邓小平的子女,他们没有获得诸多的好处,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即使是邓小平处于艰难的岁月,众多的子女被下放改造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邓小平的子女们永远积极向上,最终拥有了辉煌的人生。五个子女不同命运,却都各自成才,这或许就是邓小平独一无二的教育观念的智慧。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邓小平五个子女不同人生:艰难岁月仍积极向上,昭示家族良好家风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