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张飞,在《三国志》和历代通俗演义中,都被放在了一个层面。演义不谈,正史之中,陈寿评价张飞:羽之亚匹;《程昱传》、《武帝纪》、《郭嘉传》、《贾诩传》分别在不同场合、不同角度,都提到,羽、飞,万人之敌。后世之人,尤其在罗贯中之后,多以此为据,有意无意将二位放在一个级别,加之他们曾经都为玄德御侮,又曾席则同几,睡则同寝,所以少有人怀疑。但这事儿的根,其实还是出在《三国志》的可信度上。哪位说了,此书是钦定正史,更是二十四史中的佼佼者。通篇不足七百页,陈寿删来删去,最后留下的都是精华。然而实在不是如此,吕思勉曾在《秦汉史》里详细分析过这件事:
若论《三国志》是当时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若将《三国志》当作那个时代人们一般见识的反映,问题不大。然而,若将其看成当时人、当时事一五一十的记载,十分不妥。就如《武帝纪》中,记载曹操儿时一段,说他曾与叔父如何斗智斗勇云云,这种事情,充其量可以当成故事来看,但要真信,就颇为荒谬。此间无需花功夫论证,曹操少年的时,说过的话,谁曾听见,谁曾看见,史官显然是没有的,非但史官,即便曹操本人的记忆,几分真假也算不得数。又如《许褚传》里,说他如何力大无穷,曾经徒手牵着牛尾巴走出一百余步,这种种记载,顶多当成故事看,信不得真。
当然,吕思勉并没有完全否认《三国志》里的全部内容,只是否认了部分内容。像历史年代,以及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等等,即便陈寿记载出现问题,也很难欺世盗名。同时,许多不是当时当代的历史书籍,因为没有利益纠葛,往往比当时当代的更加可靠。比如,许多《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就比《三国志》可靠。例如《三国志·文帝纪》中说曹丕欲吞灭东吴,行到长江边,忽然改了主意撤军。对比《资治通鉴卷八十一》就能发现,这明显是利益相关,为曹丕辩护。《资治通鉴》中说,曹丕当时低估了长江的宽度和石头城的坚固,江面宽达四十多里,且江水湍急,根本不可能大规模渡江作战。
《孙子兵法》载,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在比较将领水平高低时,可以以此为标准。《三国志》中,关羽和张飞在这五个方面,基本属于一个级别。智者,关羽北伐时,知道利用曹魏周边动摇的势力,反对曹魏,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张飞在蒙头,知道利用地形优势,击破张郃,山道狭窄,张郃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信者,关羽一生以义为先,当然,他的义是分对象的,对于他看不起的人,根本无所谓信义。张飞如是,长阪坡以一己之力,据水断桥,没有对不起刘备。仁者,二位从来没有向刘备学习过。陈寿评价: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可以说都戴着有色眼镜。勇和严,是两人的核心竞争力了,不提。
不过,东晋史书《三国志辨误》对两人孰强孰弱之记载,却颠覆了历史和认知。《三国志辨误》最早收录于《四库全书》,乾隆评价这部书,说其于正史中可信可不信者均不采,确证无疑者才会采纳。比如在辨误《武帝纪》时,这本书明确表示,像曹操儿时或者年少时期那些事迹,与其去费尽心思考据,不如根本不记载,免得引发后人误会。可以说,这部书对《三国志》采取了彻底冷静的批判态度,几乎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经过辨误很容易发现,关羽和张飞在历史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除了同样早年追随刘备,除了刘备称王称帝后二位官职相去不远,其它方面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其实最明显的,就是刘备入益州后,把荆州交给了关羽和诸葛亮,而没有交给张飞。对比张飞,其一生中最出彩的战绩,也不过是击败张郃。而且蒙头一战,张郃并没有大败,《三国志辨误》载,郃携麾下数十骑还,很可能这只是张郃带领一支规模很小的部队在探路。实际上,后人多将关羽和张飞放在一个级别,还有一个原因,认为二人武力相当。然而这种认识有两个明显误区,其一,对比两人强弱不可能只以武力高低为准绳,这明显是受《三国演义》影响太深的缘故。其二,古代打仗很少有武将单挑的事情发生,个人勇武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著名学者吕思勉曾说,关羽和张飞两人,一个是诸侯王级别,一个是爪牙级别,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关羽和张飞到底谁强?古书记载颠覆历史,学者: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