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偷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然会来自首
包拯是宋朝卓越的政治家,他因断案铁面无私、清正廉明而名垂千古,无人不知他"包青天"的称号。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当了开封府的知府。他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洗尽冤屈。他身为知府,却从不摆架子。只要有人违犯了王法,就算是皇亲国戚,他也毫不留情。
作为仁宗时期的“劲正之臣”,包拯不畏权贵,清正廉洁,很多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影视剧,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妇孺皆知,历久不衰。
关于包拯断过的各种民刑案件,民间广为流传的不下百个,《百家公案》也记载说有一百多个,但是史书中有据可查的不超过20个,其余都是经过民间传说或者影视文学虚构添加而成,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包拯断案方面的特色。
宋代断案地方主要有提点刑狱等官员,然后是州县官对地方行政、军政及司法全权负责。包拯多次担任地方州县官,还做过开封府官,应当有很多断案经历,但是经得起考证的事迹不多。
从可信的资料看,包拯的断案特点主要是智慧和刚正。
牛舌案是包拯初入官场时断的案,也是他在天长县时断过的唯一一个刑事案件。
宋代《仁宗实录·包拯附传》中记载:有窃贼把别人的牛舌割掉了,牛主人找到包拯告状,包拯让他回去把牛杀了,不久有人来告状,说牛主人私杀耕牛,包拯厉声呵斥道:“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贼人叹服。
这是因为,宋朝牛是国家严格管制的物资,百姓如果私自杀牛是违法的,且刑法较重,割牛舌也是。
包拯权衡利弊后,认为罪犯只是割牛舌而非偷牛,说明不是为了财产,而是对主人的一种报复,所以将计就计,让主人直接触犯法律,给贼人乘机告状的机会,引诱贼人自投罗网。
《孝肃包公墓志铭》记载了包拯在开封府时,智慧断“匿金案”的事情。
两个人一块喝酒,一个能喝一个不能喝,不能喝的人袖子里藏有黄金,怕醉后丢失就交给了不能喝酒的人。醒来后找能喝酒的人要,却被拒绝,于是向包拯告状。
面对双方各执一词,且没有明显的证据面前,包拯令公差带着官府公文到被告家里,并说被告已经交代罪行,家人信以为真,自然把金子如数上交,而公差把这些金子带到大堂上时,被告自知败露,只能低头认罪。
这两件案子,极为充分地展示了包拯断案的智慧,他善于观察案犯的心理,因此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时候,使用心理战术。
此外,他还精于谲诈之术,设计好圈套引导犯人自动现行,使得无头案能够水落石出。
民间流传有《包待制智赚灰阑记》、《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包待制智赚生金阁》等案件,也说明了对于包拯“智”的认可,说明了包拯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恶人,解救民众。
开封是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聚集之地,不少人物互相勾结,横行不法,不仅难以查证,稍不留神就会丢官降职甚,至性命不保,但包拯任开封知府时大义凌然,对权贵严厉打击。
宋仁宗嘉佑元年,开封府内爆发水灾,泄洪不畅。包拯调查后得知,河塞不通、不时泛滥的原因,竟然是由于贵族官员们的人祸所致,原来他们在河边的禁地上建造了亭榭庐舍,挤占了河道,造成洪水泛滥。
包拯随即下令,将这些亭榭楼舍全部拆除,有的官员拖延时间、找关系,包拯就找出界石标识作为越界证据,并上书弹劾,最终所有违规建筑全部拆除,水患及时解除。
宋仁宗皇佑五年,包拯到泸州任职,他的外甥自以为有包拯庇佑,仗势欺人,引起公愤。包拯断然下令将其逮捕,并处以笞刑,其他亲戚看他如此铁面无私,也都收敛起来。
总之,包拯的法治观念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先进的,对于推动国家法治进步、维护国家安定具有重要意义,他本人在断案中也遵循这些法治观念,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刚正还百姓以公正,所以,“包青天”才成为古往今来民众理想官员的代表。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一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偷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自然会来自首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