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大家都熟悉,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武曌,这个“曌”字也是武则天自己生造出来的字,历史上只有她自己用过,寓意为明月升天普照大地。
武曌还叫武媚娘的时候,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后来唐太宗驾崩,武媚娘被赶到感业寺出家。本来大家都以为武媚娘这辈子只能青灯黄卷了此一生,没想到武媚娘可以抓住唐高宗李治去感业寺拜佛的空档,和李治又联络上了感情,成功又回到了李唐后宫,开始了自己的权力之路。
女皇帝的这些故事作为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很多人还能绘声绘色讲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杀害自己女儿的故事,所以即使不看书,各种电视剧也会轮番给中国人普及武则天的故事,不怕人不知道。
可是有一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中国历史上权力、能力、心计不亚于武则天的女人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吕后和慈禧,但是为什么只有武则天可以称帝呢?
中国的封建王朝有一个特殊的机制,就是如果皇帝继位的时候年纪幼小不懂事,太后可以代为执政,要是太后性格强硬,就很容易形成太后掌权的局面。因为这个机制的存在,能左右政局掌握朝政的太后在历史上不断出现,其中能力和谋略出色的更是不止武则天一个人,可惜历史上从掌权的太后迈向帝位的只有武则天一人,这其中的差别就很让人玩味了。
为了研究为什么只有武则天能够称帝,美国的汉学家N. Harry Rothschild,中文名叫罗汉,写了今天要介绍的这本《武曌》,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这也是为了和美国人强调武则天的历史地位——权力强大的太后有很多,但是称帝的女人就武则天一个。
《武曌》的作者罗汉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纯粹的美国人,一直研究唐宋历史,《武曌》是他写给美国人看的——关于武则天的历史科普读物。书的资料全部来源于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文献,没有神化或是贬低这个在中国唯一称帝的女人。罗汉在本书中试图用美国人的历史研究方法帮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武则天
罗汉认为草原文化渗透、庶族官员的崛起和佛教思想的传播,是帮助武则天超越吕后等一干实权太后,完成称帝这最后一步的跨越的主要原因。
草原文化的渗透
在西晋灭亡以后,草原民族开始入主中原,中国历史出现了一段叫五胡乱华的时期,正是在这段时期,草原文化开始随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中华大地流行开来。隋唐的皇室就是脱胎于汉族和鲜卑族的融合,所以隋唐皇室行事带有很浓重的草原风格。
在草原文化中,男尊女卑不像汉族那么明显,对于所谓的人伦也不是太看重,比如儿子继承父亲留下的女人,在草原人看来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汉代出塞的王昭君就是先嫁给匈奴单于,单于死后又嫁给了单于的儿子,这在汉人看起来及其丢脸的事,在草原上却司空见惯。
武则天能踏上称帝之路的最关键一步,是她从感业寺回宫,这让她又一次靠近了当时的唐朝权力中心。本来武则天的身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也就是说她是唐高宗李治的长辈,按照儒家礼法,他们之间不应该产生男女之情,但是唐高宗却轻易可以把她从感业寺召回,还封为自己的昭仪,这背后就是草原文化对李唐的渗透。
没有草原文化的渗透,李治这种纳自己长辈为妃的行为,是明显违反儒家人伦的,一定会让朝野震动,并引发大乱。
草原上的另一种观念也在背后默默帮助了武则天上位。在草原上,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女人一样要骑马放牧,参与劳动,这就导致草原上男女关系比较平等。所以深受草原文化影响的隋唐,男女关系比其他王朝更加平等、开放,人们对于女人在外抛头露面没有像其他王朝那样持有偏见。
唐高宗李治虽然非常贤明,把唐朝治理的不错,但是他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生病期间他只能把朝政交给武则天去处理。这样武则天就慢慢掌握了权力,直至最后和李治并称为“二圣”。当时的人们可以平静接受武则天和李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这背后还是反应了草原文化对李唐的的浸透,男女平等观念的流行让武则天在掌权的道路上少了很多障碍。
尤其是公元666年,武则天作为皇后可以去泰山进行封禅大典,由她以皇后的名义去进行祭地的仪式,如果没有草原男女平等观念的流行,这个事在古代社会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因为在古代,在泰山封禅是王朝的一件大事,一直都是由皇帝和公卿大臣们举行,女人不能参与。武则天可以举行祭地仪式,就代表她已经不是皇权的附庸,而可以算是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了。
因为男女平等观念的流行,唐代的男性觉得臣服于一个女人不是丢脸的事,所以武则天掌权没有遇到太多的反对。这背后起推动作用的都是草原文化对中原的渗透。
庶族官员的崛起
草原文化的渗透只能帮助武则天回宫,并让她可以参与朝政,她要想真正掌握权力还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当时正在崛起的庶族势力恰好满足她的需要,而庶族势力也需要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代言人,所以二者拍即和,成为李唐的一股独立政治势力。
在唐代前期,朝堂上掌权的是关陇贵族,代表人物是长孙无忌,唐太宗李世民在世的时候,还能凭借个人威望对关陇贵族尤其是长孙无忌进行压制,等李世民去世以后,失去压制的关陇集团,尤其是长孙无忌行事更加肆无忌惮。
长孙无忌本人权力欲望很重,而且行事极端,不断在朝堂上打击其他政治势力,安插关陇集团的人,虽然李唐皇室也是出身于关陇贵族,但是关陇贵族一家独大却让李唐皇室感到内心不安。基于这种状况,唐高宗就希望引入其他政治势力对关陇集团进行制衡,进而保证自己的皇位安稳。
这样双方的矛盾集中爆发于“废王立武”这件事情上。当时唐高宗李治想要废掉出身关陇集团的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皇后,这引发了关陇集团的不满,长孙无忌的反对尤其激烈。长孙无忌认为武则天就是一个木材商的女儿,出身太低,根本没资格母仪天下。
基于长孙无忌的权威,大多数官员都是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一些出身庶族寒门的官员却看到了机会,这些庶族官员因为出身,没有可能走上高位,但是他们觉得如果这次支持了李治和武则天,一旦成功,自己就有了晋升上层的机会。
当时有个大臣叫李义府,出身庶族,在朝中没什么根基,担任一个负责诏书起草的小官,因为得罪了长孙无忌,要被贬到外地。面对这种状况,李义府的朋友给他出主意,说皇帝正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现在长孙无忌反对,大臣们不敢支持皇帝,这让皇帝很为难,你要是敢跳出来第一个支持皇帝,皇帝将来一定会报答你。
听完朋友的建议,李义府马上动手写奏章上书,明确支持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他还到处宣扬——庄稼汉有钱都能换个老婆,凭啥皇帝不能这么做。有了李义府的示范,越来越多的庶族大臣开始上书支持唐高宗。后来武则天能上皇后,这些庶族官员的支持功不可没,而且这一切都被武则天记在心里,一有机会就提拔这些庶族官员,比如第一个声明支持的李义府后来就一步步当上了宰相。庶族官员和武则天相互支持,很快成为了能对抗关陇集团、左右李唐政局一股独立势力。
后来唐高宗李治去世,武则天独掌大权,为了打击反对她的旧势力,武则天开始重用庶族出身的酷吏,比如著名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人。正是由于庶族出身的酷吏卖力工作,用恐怖手段打击李唐王室和关陇集团,让他们的势力都被有效削弱,武则天才能最后登上女皇的宝座。
可以这么说,正是庶族官员的支持,武则天才能跨过立后和称帝两道门槛,所以庶族官员的兴起是武则天能当上女皇帝的重要助力。
佛教思想的传播
有了自己政治班底的武则天想要称帝,还需要最后一步的助力,就是她需要获得思想上的支持,让全国老百姓也认同她。一直以来,作为皇帝都是从儒家思想里获得助力,但是儒家思想重男轻女,根本不会认可一个女人称帝,所以武则天非但不能从儒家思想那里获得支持,儒家思想还是她称帝的最大阻力。
儒家思想不能帮助武则天,武则天就需要另辟蹊径找其他思想上的支持,而当时盛行的佛教恰好满足了她的需要。唐代的佛教非常流行,尤其是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之后,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大了。
佛教一直强调众生平等,这对身为女人的武则天非常有利,而且当时有一部叫《大云经》的佛教经典,上面记述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位菩萨会化身成为净光天女,然后佛祖预言这位净光天女会成为国王,普渡众生,谁要是反对这位净光天女,谁就会被佛祖惩罚。
武则天看到这个故事以后,如获至宝,开始向全国推广这部《大云经》,并不断找人向民间宣扬自己就是经中所说的净光天女转世,并且强调净光天女则是弥勒佛的化身,因为当时弥勒佛在民间认同度最高。就这样武则天慢慢被塑造成弥勒佛的化身,为她称帝扫除了最后的思想障碍。
草原文化的渗透让武则天可以再次回到权力中心,庶族官员的崛起让武则天有了可以对抗关陇贵族的班底,佛教的盛行帮武则天在民间获得了支持,所以武则天能跨越最后一步,超越其他当权太后,以女身成功称帝,成为古今第一人。
关于武则天的功过,后世评价不一,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新旧唐书对于以女身称帝的武则天评价都不高,五代的旧唐书就把武则天说成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恶毒女人,宋朝修新唐书的欧阳修也说,世间都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但是这条规律到武则天这里就失效了。到了近代以后,史学界却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之治,又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毕竟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唐朝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人口也有显著增长。
不过武则天本人倒是很洒脱,死后给自己立了块无字碑,自己不评价自己,让大家敞开了说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只有武则天成功称帝?美国史书这样说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