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蒋先生的个性极强,遇事往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析无益,我们也只有应付罢了。蒋先生总喜欢遇事蛮干,一味执拗,不顾现实。武昌第三次攻城之举,把他个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蒋先生这种个性可说是他个人成功的因素,也可说是国事糟乱的种子。”(李宗仁评价蒋介石)
01.
随着战争资源的一点一点枯竭,以及自己还陷入到了同美国和我国两个大国同时作战的困境之中,从历史的大趋势和大战略上来说,日本军队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可以说日本军队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这一点日本人自己有预感,美国人心里清楚,蒋介石的心里也更是清楚,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内心的局限性暴露无遗,本应该在这个时候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场战役,减少损失,扩大自己的有利局面,可是蒋介石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了。
▲蒋介石旧照
看到日本人将要败亡的结局已经注定,蒋介石可以说是战意全无,一心就等待着让日本人自己从中国走出去,自己坐享其成就可以了,蒋介石满心都是这样的想法,蒋介石已经不关心是不是可以打败日本军队,反倒是担心起了日本人要是走了的那一天,在一旁一直和他对抗和竞争的各地军阀势力、身边的桂系还有这个时候还在统一战线内的共产党会不会钻了空子,蒋介石脑袋里又开始琢磨起了内斗的事儿。
▲白崇禧旧照
蒋介石为什么会一直这样呢?每每到自己要取得成绩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差错,就一定会瞻前顾后,热衷于内部斗争,这其实是因为蒋介石一直以来的一块心病,蒋介石的发家之路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让蒋介石自己的内心一直都感到十分不安以及惶恐,因为蒋介石在北伐之后的力量来源无一不是规则之外的残忍手段,是自己的反复无常把自己擡到了这个位置上,但是也是因为自己的反复无常让把自己唯一的可靠基石全部都消耗殆尽了。
02.
所以说蒋介石一直有着一种极度不安以及惶恐,在蒋介石的心里他认为只有手中的强硬力量是可靠的,手中的强硬力量会给自己很大的安全感,但是这种极端的想法就让自己陷入到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那就是自己越看重手里的强硬力量,就越没有办法去真正的信任别人,去从根本上建立起一道利益同盟,培养真正支持自己的人,蒋介石陷入了猜忌的地狱当中。蒋介石、桂系、各地的军阀势力,这三者的关系非常复杂诡异,他们相互利用,相互合作,但是相互之间又极端的互不信任,这三者之间的相互猜忌和怀疑,以及在各种情况下的明争暗斗,互相拆台是造成了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地失败和受到重创的根源因素。
▲李宗仁旧照
而且最让人感到头疼的是,这三者的关系并不会因为抗日战争的结束,也就是日本人被赶出了中国而编号,而缓和,而是走到了相反的极端,那就是越距离战争结束的时间点越近,仿佛这个时间点对于这三者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手捧雷,这个时间点越近,他们三者之间的互相猜忌也就更为严重。
▲日本投降
但是虽然蒋介石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斗争,开始了自己的小算盘,可是我国军队的实力其实要比表现出来的墙上很多,无论如何,我国远征军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取得了相当的优势,在第二次缅甸战役中重创了日本军队,取得了大胜,这些都是摆在那里的成绩,而失败的日军已经是非常难再缓上一口气了,他们的末日就要降临了。
▲中国远征军旧照
日本军队不只是在缅甸地区遭到了我国远征军的重创,在和美国军队的较量之中,日本军队迎来了更加严重的溃败,日本军队的能力在根本上就没办法和美国军队抗衡,因为南云忠一的大失误,举棋不定,以及后勤保障和工业制造能力上的天壤地别,日本军队在孤注一掷的中途岛战役当中一败涂地,在中途岛海战中的一败,可以说日本军队就只能从战略进攻转入到战略防御阶段了,也就是说日本军队在中途岛海战这个大转折点过后失去了主动权,不能够继续向前进攻,失去了主动权,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宣告了日本军队的末日降临了,迎接自己最后的失败也就仅仅是时间问题了,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03.
美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的最大差距完全不是战斗意志或者是战略战术,指挥上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就是来自于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在工业制造能力上的硬实力差距,这是非常难以弥补,也是最实际的差距,日本军队的溃败从会不会变成了一个时间上的问题。美国军队的生产制造实力彻底压制了日本军队,兵工厂里好像是变魔术一样制造出海量的武器和弹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军队的武器神奇的越打越多,每天都会增加出一些,而日本军队则不一样,日本军队的消耗是不可弥补的,日本军队在不停地损失自己的战斗能力和战争资源,可以说日本的体量是越打越小,这也是最为残酷的问题。
▲中途岛海战旧照
在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军队其实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几分钟之内的迟疑,举棋不定,竟然会给自己招致灭顶之灾,甚至会影响日本整个战争,乃至今后百年国运的走向和发展,但是历史从来都不给人反驳申辩的机会,总是在这里发生了,然后历史的车轮会碾压过每一个作出决定的人,日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这一场没有希望的大战。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燃烧的太平洋》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日军节节败退,失败已成定局,这时候蒋介石为何却开始焦虑不安?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