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历史 最热实拍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言行记录,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位圣人的言行举止。不过,自从被作为科举考试的课本以后,这本书的内容就不断的被曲解。其中就有“以德报怨”这一条。

其实,孔子在《论语》中的原意是:让人直接对不公正的事情表示反对,然而经过腐儒们的断章取义,却变成了要求人们以德报怨,即使面对不公,也只是默默的忍受。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这种曲解的解释,因为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利益,因而得到了推广,直至清朝覆灭,由于教育水平的不足,以德报怨仍然在一些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并且被人不断的实践。在河南就有一位农民,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他收留照顾了一个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一、好心收留受伤日本兵

1945年,经过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历经十一年的抗日战争结束。

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日本人被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退出中国,而战败后的他们,也对人生前途失去了信心,甚至做出了抛弃伤兵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

被抛弃的伤病们无路可去,得不到照顾,有的病死,有的自尽。有些受伤并不严重的,只能靠乞讨谋生。

在1946年的秋天,河南省农民孙邦俊和自己的妻子,带着刚刚挖出来的新鲜的山货来到镇上,想要在这里卖出一个好价钱,用来准备过冬。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在去集市的路上,孙邦俊发现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与其他的乞丐很是不同,一般的乞丐都是看见人就往上窜,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家境还不错的人,乞丐们更是围着打转的对象。不过这个乞丐却表现出一种畏畏缩缩的样子,而且还自己的脸用头发和破衣烂衫掩盖了起来,似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孙邦俊觉得这个乞丐可能有什么困难,在那个年代,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但是腐败的世道并没有随之结束,人们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穷苦百姓被土豪劣绅欺负是常有的事情,出于农民的同情心,孙邦俊就想要去帮一把这个乞丐。

不过,让孙邦俊感到震惊的事情是,这个乞丐并不是什么穷苦百姓,经过询问:他得知这个乞丐竟然是一个日本伤兵,他在战争中负了伤,因而无法随大部队转移,就被日本人抛弃了。在得知他是日本人以后,孙邦俊简直恨得牙痒痒,日本人在中国犯下那么多的罪行,他痛恨这些侵略者。可是,看见对方可怜兮兮的模样,孙邦俊又觉得于心不忍,于是塞给了他两个窝窝头。

日本伤兵见到窝窝头立马狼吞虎咽了起来,在吃完以后,还紧紧的跟着孙邦俊夫妻俩。

冬天快到了,这个日本兵要是留在外面,恐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孙邦俊知道这个日本伤兵是想让自己帮助他。在跟妻子商量了以后,夫妻二人决定收留这个日本伤兵。毕竟战争已经结束,现在他们面对的,只是一个待死的乞丐。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二、受到人们的唾骂

当然,收留一个日本伤兵的事情没有瞒住太久,很快村民们就知道了孙邦俊家里有一个日本伤兵。大家对此非常的不理解,日本人在中国胡作非为,这样的人还收留干嘛?让他们自生自灭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有人骂孙邦俊是汉奸,甚至有人和孙邦俊一家断了往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孙邦俊也是百般无奈。大家对于日本人的仇恨,他都知道,甚至于他自己,对日本人也是充满了仇恨。可是丢下一个大活人不管,淳朴的孙邦俊也做不来这样的事情。他只好跟大家解释,说战争已经结束了,大家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在如此情况下,受伤的日本伤兵一句话都不敢说,只是默默的接受着大家的指责。渐渐的,大家对这个沉默不言的日本兵放松了下来,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留下的创伤还在,大家都在尽力让生活恢复到战争之前的模样,对这个日本兵也就渐渐失去了兴趣。

再久一些,这些淳朴的村民,也就渐渐的习惯了这个日本伤兵,甚至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时不时村民也会送些食物到孙邦俊家,帮他减轻负担。

后来,政府知道此事以后,本着人道主义原则,专门派人前来慰问小门野郎,还为他上了一个户口,让他拥有了中国身份。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小门野郎受的伤并不是不愈之症,经过孙邦俊的照顾和大夫的医治,他的伤得到了痊愈。并渐渐的恢复了普通人的生活,他在孙家得到了家人一样的照顾。

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大饥荒,当时孙邦俊所在的村庄,同样没有足够的粮食,但是孙邦俊带着家人到处挖可以吃的野菜,最终孙邦俊一家和小门野郎一起,在这场饥荒活了下来。

不过,小门野郎的日本兵身份还是为孙邦俊一家带来了麻烦,他的儿子孙保杰努力读书,终于有幸考上了县师范学校。可是因为小门野郎的身份,孙保杰没能顺利入学,只能在家里另谋出路。

三、孙邦俊留下遗言:善待小门野郎

1964年,孙邦俊由于劳动过度,同时营养不足,身体不行,最终病入膏肓。他临死前仍然放心不下小门野郎,叮嘱自己的儿子孙保杰:善待小门野郎,并帮助他找到亲人,早日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孙保杰早就因为没能入学而耿耿于怀,眼见父亲遗愿如此,他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1972年以后,中日关系开始逐渐恢复,为了早日完成父亲的遗愿,孙宝杰将小门野郎的事情向有关部门报告了上去,可是迟迟没有回应。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直到1991年日本访华团访问中国时,孙保杰这才有机会带着小门野郎去寻求日本访华团的帮助。经过DNA鉴定,访华团确定小门野郎就是日本士兵,他的真实名字叫石田东四郎,并将他带回了日本。

孙保杰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他如释重负,百感交集。

四、感念恩情,倾力回报

石田东四郎回到日本以后,渐渐熟悉了日本的生活。后来,他邀请孙保杰一家去到日本,石田对于孙保杰一家人的所作所为非常的感激,对于这种恩情,他自知无以为报。

不过,他知道孙保杰的情况,所以拿出近15万元人民币来帮助孙保杰,略表他心中的感恩之情。这件事情也在日本迅速传播了开来,轰动一时,人们都为孙邦俊的义举表示钦佩。

再后来,石田东四郎的家乡增田町以石田东四郎的名义,筹集了一笔善款,用于在中日两国之间创办友好学校以及友好植物园等,并向孙邦俊的老家河南南阳政府捐献了600万日元,作为感恩他们一家所做的事情。之后,孙保杰一家还常常和石田东四郎联系。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小结

“以德报怨”虽然是一种误解,但是当真正实行起来时,却能够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对于孙邦俊这样有情有义的人,他得到了应有的评价。而石田也没有忘记孙家的恩情,回日本以后尽力帮助他们,这也算是一种报恩吧!现代社会人们还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河南农民收留日本伤兵,照顾他47年,后来日本伤兵如何报答?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