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谶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秦始皇驾崩之后,天下打乱,因为秦朝的苛政太过严酷,所以百姓民不聊生,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各地义军也纷纷响应配合,当时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南公也留下谶语,楚国就算只剩下三个氏族一样能够团结起来报仇雪恨,消灭秦国。”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得到人民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
楚怀王是楚国的第37位君王,他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出名的,执政期间曾经大破魏国、夺地八城、五国联盟、合纵伐秦、灭掉越国、拓境江东,还任用了一大批贤臣,屈原就是其中一位,公元前299年,秦国连续攻占楚国8座城池,同时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会面,但是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劝解,执意前往,秦人耍了诡计,没有遵守承诺,直接将楚怀王扣押软禁起来,而做这件事情的就是秦昭襄王,可以说楚怀王是相当憋屈。
楚怀王对这次扣押很恼火,但是他也没办法,秦人以楚怀王为人质,要求楚国割地,楚人拒绝了,为了能保住国土,楚国只能立熊横为王,秦人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是他们依然不愿意放了楚怀王,楚怀王就这样在秦国度过了5年提心吊胆的日子,最后还客死异乡,秦国只能将其遗体运回楚国,两国就这样彻底闹掰,历史记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于是楚南公便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个楚南公是谁呢?他并不是什么公侯,南公是一个复姓,和欧阳,上官一样,这里的意思就是一个姓南公的楚国人,楚国的姓氏非常的多,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芈姓,之后分化出多个氏,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屈、景、昭、斗、成、班、孙,楚国国君也是芈姓,氏为熊,所以楚怀王就叫做熊槐。而这几个公族中屈、景、昭三家势力最大。秦昭襄王这招也是愚蠢到了极点,经过楚怀王这件事,楚国人对秦国可以说是咬牙切齿,他们都恨不得灭了秦国,楚南公这句话更是将楚国人的愤怒喊了出来,就算只剩下屈、景、昭三个大户也一定要灭了秦国,后来的义军也是利用楚国人对秦国的仇恨,以“楚”为号加强号召力。
我们今天从历史来看,确实是三个楚国人没了秦国,他们分别是陈胜、刘邦和项羽,陈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喊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带领农民揭竿而起,建立了张楚政权,他们起义的时候也是以楚作为旗号,他们知道六国中唯独楚国对秦国恨之入骨,这样才能将楚人全部聚在一起。但是对于陈胜的出生地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他起义的地方是以前楚国的境内,史书上说他是阳城人,阳城属于夏朝早期舜禹都城,春秋时期为郑国的国都,后又被韩国所灭,到了战国末期成为楚国的地盘。
刘邦本来是个小混混,当了个亭长,有一次看到秦始皇巡游天下的盛大场面,不禁喊出了一句:嗟呼,大丈夫当如是也!而他出生的沛县原本在宋国的境内,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魏楚齐三国瓜分,沛县成为齐国的领土,五国伐齐。魏国实力不行之后沛县被楚国占领,所以也能算是楚国人。而和刘邦争夺的项羽是很纯粹的楚国人,江东一直都是楚国的境地,项羽当初看到秦始皇巡游的风光后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
所以说,整个秦末来说,陈胜算是先锋,他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点燃了天下反秦的引线,也极大的削弱了秦国的实力,在赵高等人的进一步掏空之下,刘邦和项羽率领的势力从外攻入,我国第一个大统一国家就此灭亡!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是实现了的,大家觉得呢?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楚南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实现了吗?具体是哪三户?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