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历史 史海任我行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绝大部分土地得到解放,百姓们欢欣鼓舞,庆祝这开天辟地的喜事。而杨开智的女儿却至今下落不明,面对着万家团圆的景象,杨开智的心中愈发思念自己的女儿杨展。

他已经十年没有收到女儿的来信了,现在生死未卜。万般无奈之下,杨开智选择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但是在开头,杨开智没有直接问女儿的下落,而是婉转的询问,一位思念女儿的老父亲形象跃然于纸上。

许久未和亲友联系的毛主席,收到杨开智的信时,内心十分激动。他立马给杨开智写了回信,面对侄女杨展的下落,毛主席在信的最后一行写道:“展儿于8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为国光荣牺牲。她是百万牺牲者之一,请你们不必悲痛。”

收到毛主席回信的杨开智这时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儿早在多年前就牺牲了。他这些年来对女儿的期盼一瞬间化为了泡沫。这是他们杨家第二个为革命牺牲的女人。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开智

最疼爱的妹妹杨开慧为了革命牺牲了,最可爱的女儿也为了革命而离开了自己。此刻的杨开智内心的苦楚又有谁能明白。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到处都是一派新气象,而杨开智此刻的内心却冰冷刺骨。

1898年,杨开智出生在湖南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进士,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杨昌济。

4年后,杨开智的妹妹杨开慧出生了。然而此时的杨昌济在准备出国留学的事情。杨开智5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他们。

从此父亲这一角色渐渐淡出杨开智的脑海中,直到10年后,父亲杨昌济才从国外回来。此时的杨开智已经15岁了,他考入了长沙长郡中学,而父亲回到国内后,就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

由于杨昌济是海外留学归来,他一直带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当时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毛主席和蔡和森等人也经常来家中求教。杨开智,杨开慧兄妹二人借此机会认识到了毛主席等人。

毛主席1915年发动了驱逐校长张干的运动,学校想要开除毛主席的学籍,而力保毛主席的就是杨昌济。杨昌济不仅是毛主席革命路上的老师,更是他的亲人。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昌济

妹妹杨开慧在周南女校读书,和李一纯的关系很要好,也经常跟着杨开慧到杨家玩耍,就这样一群热心于革命的进步青年在杨家结识。

也是在这个时候,杨开智和杨开慧分别认识了自己未来的伴侣。杨开智和李一纯年龄相仿,转眼间二人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19岁的李一纯嫁给了20岁的杨开智。

不久后,杨昌济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前往北大任教。杨昌济便举家迁居北京,来到北京的杨开智就读于北京汇仁学校。毛主席等先进知识分子,时常会来拜访杨昌济。杨开智也跟着毛主席等人探讨共产主义学说。

1920年,父亲杨昌济在北京病逝。 杨开智带着妹妹杨开慧和毛泽东回到了湖南老家送葬。父亲的死给了杨开智莫大的打击,幸好女儿杨展出生了,这才让他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在杨昌济卧病在床时对毛主席说过:“你和开慧的事情,我都知道。开慧年幼,你要多照顾他…”给父亲办完葬礼后,杨开智按照父亲的遗愿将妹妹杨开慧许配给毛主席。

杨开智的22岁悲喜交加,丧父、得女、嫁妹。人生的极苦极乐在一年中都到来了。此后,杨开慧便加入共产党跟着毛主席搞革命。杨开智深知革命危险,但是他依旧尊重妹妹的选择。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毛主席和杨开慧

随后,杨开智考上北京农业学校(中国农业大学)。与此同时,妻子李一纯也加入了革命队伍。在北京的时候,李立三来北京考察工人运动,李立三和杨开智夫妻二人既是同乡也是老相识。

自然李立三就居住在杨开智家中,作为女主人的李一纯热情好客,同样身为革命人士李一纯和李立三越聊越投机,而此时的杨开智和李一纯的感情也逐渐走向破裂。

第二年,李立三要回湖南,恰好妻子李一纯也想回老家看看。杨开智没有时间陪伴妻子,只能让李立三和李一纯结伴而行。

然而,李一纯却是一去不回,她没有去湖南,而是去了江西,跟着李立三组织工人罢工。就这样,杨开智的第一任婚姻结束了。

李一纯深觉对不起杨开智,她写了一封信给杨开智,祈求得到杨开智的谅解。同时李一纯知道二妹李崇德对杨开智很是崇拜,于是就想将妹妹李崇德许给杨开智。

在那个战乱年代,荒谬与美好共存,杨开智也接受了前妻的好意和李崇德结婚。此后半辈子陪在杨开智身边的都是李崇德。

杨开智毕业后,杨开智辗转北京、湖南、南京等地工作。妹妹的革命事业也热火朝天。妹妹杨开慧夫妻二人几次到湖南开展活动。每次都会遭遇到危险,杨开智自然是义无反顾的为妹妹提供庇护。

眼看着革命如此危险,杨开智几次想劝妹妹放弃,他不想再失去亲人。但是每次话到嘴边,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他知道妹妹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

然而危机还是悄然来临。1930年11月,杨开慧被捕入狱。当时在南京的杨开智听后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救出自己的妹妹。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合影

为了救出妹妹,杨开智带着自己的老母亲在南京城里面四处奔走,希望寻求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救下杨开慧。但是仅凭这杨开智的名号是不行的。

杨开智无奈,只能打着父亲杨昌济的旗号,“不要让杨昌济先生的独女惨死狱中。”果然这招见效了,杨昌济的老友蔡元培、章士钊等人联名向国民党当局致函,希望国民党当局可以释放杨开慧。

耐不住巨大的压力,湖南当局提出只要杨开慧和毛主席脱离关系,脱离共产党就可以放过她。但是杨开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也不愿离开自己深爱的丈夫,她毅然决然的回答道:“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知道自己快要被处死了,但是她一点都不害怕。杨开慧嘱咐自己前来探监的亲人:“屋里有块青布料子,给我做一套衣服,上路时穿的,年少时,家父有训戒:我杨家死了人,不作俗人之举!”

湖南国民政府,见劝说不了杨开慧,外部又不断施压,这杨开慧到底该如何处置,一时间还不能妄下结论。最后不耐烦的何建说:“毛泽东的堂客不杀,别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杀了……”最终决定“枪决、暴尸三日”。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开慧就义前剧照

杨开智得知妹妹即将被处死,急急忙忙带着母亲从南京赶回湖南。但是他们来迟了。杨开慧牺牲后,毛主席家最有威望的六叔公找到杨家,希望可以把杨开慧的遗体带回韶山安葬。但娘家人婉拒了:“开慧生前有交代,死后葬回板仓。”

在江西的毛主席知道妻子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他给杨家的信中写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作为丈夫的毛泽东给杨家寄来了30银元作为安葬费用,杨开慧的墓碑上刻着“毛母杨开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龙刻,民国十九年冬立”。

杨开慧已经牺牲了,可是她和毛主席的三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还在监狱中。杨开智强忍悲痛安葬了妹妹杨开慧。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更要好好活着。为了救出三个孩子,杨开智又开始四处奔走,在杨开智和共产党的帮助下。湖南当局被迫放出三个孩子。

当时的湖南当局想放出这三个孩子当诱饵,趁机抓捕毛主席。但是他们等来的却是杨开智夫妇。

杨开智其实也知道,这三个孩子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但是这是妹妹留在世上的骨血,他没有理由不去救这三个可怜的孩子。

带着毛家的三个孩子太危险了,身为父亲的他不愿意让年幼的女儿无辜受累,他逼不得已只能将自己的女儿杨展寄养在岳父家中。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合影

杨开智夫妻二人从监狱将三个孩子接出来后,就被国民党给盯上了。为了保护孩子们,夫妻二人放弃了体面安稳的日子。带着孩子四处躲藏,一次杨开智带着三个孩子跑到了亲戚家中,想暂时躲避追捕,可亲戚却避而不见。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比保护好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事情了。杨开智理解亲戚的做法,也没有去怪罪亲戚。他选择安安静静的带着孩子们离开。

在杨开慧牺牲一年后,党中央秘密联系到了杨开智,希望杨开智可以把毛主席的三个孩子送去上海。

而此时的杨家正在国民党的监视下。为了能把三个侄子送去上海。杨开智的妻子李崇德和杨老太太假装去走亲戚。这才将孩子们带走。

杨开智看着家人离去,内心很是为家人担忧,幸好孩子们被成功带到上海,杨开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了。

杨开智本以为,以后家里再也不会有人有危险了。可是他没有想到自己年幼的女儿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自从杨开慧牺牲后,杨展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我去把姑妈揹回来,我要为姑妈报仇!”。杨展想要跟随自己的姑姑,接过姑姑肩上的重担为国家,为贫苦人民去奋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展受到共产主义思想薰陶,在学校积极展开救亡图存活动,一年后,杨展为了更好的参加革命想要放弃学业。

杨开展劝说女儿继续学习,还有一个学期就可以毕业,实在不行把毕业证拿了再去。女儿却反驳道:“我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证,而是为了革命。”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展

杨开智见女儿信念坚定,一瞬间感觉,女儿长大了。杨开智也不好阻止女儿。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身为父亲的他又怎能不为女儿担心。但是,他还是尊重自己女儿的意见。杨展在和父亲吃完最后一顿午饭后,就离开了家乡。

但是杨开智却不知道,女儿杨展会和她的母亲一样“一去不回”。

离开了家乡的杨展直奔延安,她迫不及待的想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延安时期,党中央号召青年学生“到敌人后方去”。

杨展积极报名,在出发前,毛泽东接见了杨展。看着杨展,毛泽东就想起了妻子杨开慧。毛泽东和杨展聊了很久,也给了杨展莫大的鼓励和帮助。

然而1941年,杨展却因意外离开了人世。杨展跟着联大来到了晋察冀根据地,1941年秋天,日军发动了野蛮的“大扫荡”。杨展为了掩护同志撤离不幸落下悬崖。

等到部队找到杨展时,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然而此刻的杨展还是不忘革命,她让队长离开:“队长,你不要管我,去带领大队同志吧!”

在杨展死的最后一刻,她也许是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她是杨开智的独女。一旦她牺牲了,父亲膝下就再也没有子女尽孝了,她告诉队长:“我死了,请你把情况告诉党和同志们。待抗战胜利了,请转告我的父母。”

杨展牺牲后,她的遗体被埋在她牺牲的山脚下。“青山何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展烈士纪念碑

杨展想等抗战胜利后,再让同志们告诉父母自己的死讯。或许她是不想让父母难过,也许她是想向父母证明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杨展牺牲那年才21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与世长辞。

十年前,杨开智的小妹杨开慧牺牲,十年后,杨开智的独女杨展牺牲了。为了革命杨家人付出了太多太多。

几年后,长沙和平解放。杨开智看着在外奔波的青年都回到了家中。他对女儿的思念越发强烈。上次一别,父女二人已经十二年未见。

他脑海中无数次幻想着和女儿见面的场景,他也在想女儿现在会不会已经结婚生子。自己会不会马上就能一家团结,尽享天伦之乐。

可他却没有等到女儿回家,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看着毛主席给他的回信,宛如一阵晴天霹雳。杨开智悲痛万分,自己心心念念的女儿居然早就牺牲了。

他甚至不知道女儿埋在何处。这些年,不知道逢年过节有没有人会去祭拜自己的女儿?女儿的灵魂会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开智

杨开智拿着毛主席的信,无助的走在街上。此刻他的内心是绝望和孤独的。回家的路也变得漫长起来。

每走一步,他的心就会传来一阵疼痛。此时的杨开智已经51岁了,人近暮年,可是他的孩子却先他一步走了。回到家中,家也显得格外冷清。

她看着杨展留在家中的东西,内心不免再次疼痛。从前能够生性活泼,喜欢唱歌的孩子最终还是离开了。

新中国成立后,杨开智想要离开长沙这个伤心地,他又开始思念一家人在北京的日子。母亲杨老太太也思念自己的外孙。所以杨开智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希望可以调到北京来工作。”

然而却遭到了毛主席果断拒绝。毛主席给他的回信中写道:“不要有任何奢望。”

毛主席不是不关心家人,只是国是国,家是家。这天下也不是毛泽东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一旦他答应的杨开智的请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他索要官职,这个口实在是不能开呀。

毛主席其实不是没有情的,杨开智是恩师的儿子,亡妻的兄长。于是他特意给湖南政府写了一封信,要求他们按照杨开智的能力给他安排工作。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毛主席写信照片

随后,毛泽东也给杨开智写了一封信:“湖南省委派你做什么工作,你就做,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开智也没再说些什么。反倒是表弟向三立看不过去了,战乱年代,杨开智一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毛主席的三个孩子。

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向三立给毛岸英写了一封信,希望毛岸英可以去劝说父亲。但是毛岸英也拒绝了。

对于舅舅一家的恩情,毛岸英自然是不会忘记的。可是毛主席决定的事情谁都改变不了,况且毛岸英深知父亲的良苦用心。这件事情实在是不能办呀。

杨开智在得知了这些事情后,再也没有想过去北京了,既然毛主席让他留在湖南,那他就留在这里。

根据湖南省委的安排,杨开智在这里发挥自己所学所长。带领农民种茶叶,摆脱贫穷。他先后担任了湖南省农林厅研究所主任,省茶叶公司副经理,省茶叶经营管理处副处长。

杨开智也从来没有因为毛主席拒绝他入京的请求而埋怨毛主席。他每天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生活也算得上充实。

在杨老太太八十大寿的时候,毛岸英兄弟二人特意从北京来到湖南。这次他们还带来了毛主席的书信。

给杨老太太的信里写道:“杨老太太尊鉴: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尚祈笑纳为幸。永祝康吉。”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老太太向振熙和子孙合影

杨老太太高兴极了,看着毛主席的信,她一下子就想起了杨开慧还在家的时候,那个时候杨开慧和毛主席还在热恋,毛主席动不动就跑到杨家来。

杨老太太拉着毛岸英的手给他讲当年杨开慧和毛主席的事情。最后,杨老太太遗憾的说道:“过去我常给他做好吃的,可惜现在不能做了……”

这次杨老太太的寿宴上,大家都其乐融融的。丝毫看不出半点嫌隙。自从这以后,毛主席经常让毛岸英兄弟二人回长沙看望杨开智和杨老太太。虽然女儿不在身边,但时常有侄子来看望自己,杨开智还是很高兴。

时间是抚平一切伤痛的解药。杨开智渐渐的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并找到了自己人生努力的方向。自己的亲人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他也要尽全力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湖南,杨开智一直从事这农业、林业方面的工作。湖南这个地方,多丘陵,特别适合种植茶叶,杨开智便带领着农民种植茶叶来摆脱贫穷。

不仅如此,杨开智还在茶叶的炒制和管理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的带领下,湖南的茶业得到了发展。后来还成立了一个湖南茶叶学会。

1958年,六十岁的杨开智到了退休的年龄了,虽然从工作岗位上下来了,但是杨开智还是闲不下来。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通通写到书中,用于教育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

但是杨老太太的身体却大不如前,毛主席接到杨老太太逝世的噩耗后,立马给杨开智写了一封信,在信的结尾,毛主席说道:“我们两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毛主席还给杨开智寄去了500块钱。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杨老太太向振熙和儿子杨开智及妻女合影

这是毛主席的一片孝心。已经六十多岁的杨开智对生死已经看得很开了。他也知道毛主席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只是身在高位,身不由己。杨开慧离开后,毛主席其实一直都记得杨家,这些年来,他从未间断过给杨老太太按月寄来生活费。

晚年,经常有人前来拜访杨开智。《学报》的记者来找杨开智征稿,杨开智其实不缺这一点钱,完全可以拒绝,但是他还是欣然接受了,他想将妹妹和父亲的故事写下,用来教育后代。

此时的杨开智已经82岁高龄,短短4个月,杨开智就写了五篇文章,他怕自己写的东西不够精彩特意在文章结尾写道:“因年事已高,记忆衰退,加之水平有限,文章中难免有错误、遗漏之处,敬请贵报斧正。”

1982年,杨开智在长沙离世,享年84岁。杨开智去世后,他的住宅一直被保留下来,时至今日他的房门口都挂着"板仓杨"的木牌子。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女儿为杨开慧报仇牺牲,杨开智要求赴京,毛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