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杜甫在《偶题》中写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可见,文章能够做到千古传承,因为他是文化的东西,但是很多物质的事物却不行,正如当年慈禧爱财一样,带了很多宝贝下墓,但是却被人偷光里。
1908年11月15日是慈禧太后驾崩的时间,她去世的时候73岁,而且还葬在“菩陀峪定东陵”中,这是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的墓。这座陵寝可以说是规格庞大、建筑精美,一点不亚于其他帝王的陵寝。
不过话说回来,慈禧当时本就是晚清的实际掌权者,他的权利和皇帝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说没有皇帝这个名称罢了,但是却有皇帝之实。因此她在生前的时候,即想过自己死后的墓一定要和皇帝一样。
慈禧在第一次入棺是1908年,也就是她去世的时候,众所周知,根据清朝祖制,咸丰有两位皇后,但必须在定陵附近选择,而且只可以建造唯一的一座皇后陵,要不然就是和咸丰皇帝陪葬。
很显然,慈禧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她已经是大清帝国“皇帝”的慈禧,所以他的陵墓必须独立、颇具规模,这样才不丢脸。因此,承修陵墓大臣献上奏章后,慈禧就非常生气:“没有一个陵里葬两个太后的,这就是欺负我们姐妹呀”
所有承修大臣迫于无奈,只能选择违背祖制,最终改修双陵墓,而且当时慈禧的权利又大,没有官员敢不听她的话。但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如何装修和设置规模呢?慈安太后是正宫皇后,而慈禧只是因为载淳是皇帝才成为太后的,这种母以子贵的关系的是不可能让她的地位提升的。
所以,关于陵墓建造的问题,到底是将慈安的修好一点,还是差不多呢?实际上,承修大臣将两人的陵墓修建得很相似,可是慈禧却不满足于此,于是自己改自己的陵墓,一改再改之后,她就决定要将慈安比下去。
根据记载,慈禧与慈安的陵墓加起来历时六年,并且耗银五百多万两。但这只是明面上的数据,实际的数据还要更高,因为慈安死后,慈禧直接上手,对自己的陵墓进行改造,其实就是重修了一遍,光是修筑费用就达到上千万两。加上他后来的布置和陪葬宝物,那这个价值即就更高了。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的时候,遗体就被装殓入棺,于次年葬入菩陀峪定东陵地宫。而慈禧的又一入棺和出棺发生于1928年!其实,1928年的时候有一起“东陵大盗”事件,当时孙殿英率领手下士兵公然盗掘清东陵,并且还将慈禧太后和乾隆的陵寝盗掘一空。
这些陵墓之中,孙殿英收获最丰富的就是乾隆的裕陵、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其实,裕陵几乎都是字画等无价之宝,可是像孙殿英这种强盗老粗,哪里会懂字画呢?他只认为只有金银珠宝才值钱,所以就对字画进行肆意破坏!
但在慈禧的地宫中,他却发现了金银珠宝众多,比如翡翠西瓜、宝石雕琢的桃、枣两百多枚。这些宝物在他眼中全是,珍贵无比的。而孙殿英等人根本没有手下留情,不仅把宝物全部掠走,甚至把慈禧的衣物都带走。临走时,他们还将遗体拖出来,简直是让人不忍直视。还是后来溥仪又派人重新安葬。
慈禧再次入棺与出棺是1983年。38年前,文物保管所对其墓葬进行打理,但是她的棺内不凌乱,而是非常整齐:黄缎大被,被上面盖着袍子和坎肩。很明显是因为1928年的重新装殓,之后的五十多年里就没有被人动过了。
很快,清理小组就依次取出东西,并且还发现包着慈禧东西的小黄包。工作人员拿走黄绸缎后,就看到了慈禧的遗骸:脸部、上身被包裹,下身穿着裤子,裤子是刺了一个“寿”字,其中一只脚穿着袜子。
结语
如今又是几十年过去,棺内没有什么变化了,依然是1928年入殓的原样,而中国也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现在的人评价她都是负面的,因为她当时的选择让国家陷入危机,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参考文献:《大清皇陵秘史》、《清东陵史话》《偶题》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38年前,专家在打理慈禧墓葬时,意外发现慈禧下半身穿着刺字裤子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