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的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个故事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讲述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对百姓的压迫,使得百姓百般受苦,最终在人民军队以及组织的帮助下,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白毛女》本为歌剧,由于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先后被改编为了电视、电影,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白毛女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它的原型人物是一个叫喜儿的姑娘。喜儿原本天真烂漫,是一位勤劳懂事的农家姑娘。但混乱的年代地主势大,对百姓诸多压迫,其父杨白劳因此丧命,年轻的喜儿也被拐跑。
但喜儿没有向命运屈服,她逃出了地主家来到了深山躲藏,因悲惨遭遇一夜之间白了头,因此有了"白毛女"的称呼。喜儿的青梅竹马大春加入了红军,并在2年后跟随部队回乡伸冤,打倒了为祸一方的黄世仁,解救了喜儿。
白毛女的故事之所以在革命年代受到了大家的追捧,是因为白毛女本身不拘封建恶势力,勇于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反抗了封建地主势力,同时也反抗了封建社会中对于感情自由的压迫。
但纵使喜儿的故事传唱深远,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甚至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来得及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使得现实中白毛女的悲剧依然存在。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姓杨,正是一位躲藏在深山,历经风霜的可怜女子。
杨女士是湖南人,年轻时生得雪肤花貌,身材窈窕,一点都不像农村女子,反而像是大户人家养在深闺的娇小姐;虽然容貌出众,但杨女士一点都没架子,平日里跟任何农家女儿没什么区别,是忙里忙外一把好手,加上性格又和善,因此稍微长大点就开始有了络绎不绝的媒人上门,想要替人求娶这么个好媳妇。
在当时那个年代,父母自然希望女儿能嫁到一户富裕家庭,不止女儿之后的日子会更加好过,也能帮衬一下家里,因此杨女士的父母都是给她相看主要都是看重男方家世,至于男方本身,反而没那么重要。
可偏偏这时,村子里来了一个擅长竹编的穷小子。这个小伙子可了不得,虽然穷的叮当响,但难得有一双巧手和一张巧嘴,一双手编织出来的竹编制品精巧好看,一张嘴说话讨喜,一下子就俘获到了杨女士的芳心。
但这门亲事却遭到了杨女士父母的反对。一方面杨女士父母认为穷小子太穷了,实在不是女婿的最佳人选,嫁给这样的人女儿要吃苦,也帮不到家里;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女儿的婚姻没有经过媒人便随便找了一个小伙子,说出去也很不好听,于名声有碍。
此时杨女士陷入了纠结,一方面她不想被家人安排,于是跟穷小子计划私奔;但另一方面她又舍不得父母,于是拖拖拉拉,只喊穷小子先走,自己再多陪父母两日方才离开,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么一犹豫,杨女士的人生从此陷入绝境。
穷小子走后杨女士开始郁郁寡欢,她想走,又实在割舍不掉父母情谊;留下吧,她又不想被安排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时间一拖就拖到了父母已经替她选好亲事,只待择日晚婚,这下子不走不行了。
在表哥的帮助下,杨女士逃进了深山,等待着穷小子找来。但深山中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缺少物资还不算什么,重点是一个女子独自在山洞中生活,难免碰上一些歹人,杨女士就倒霉的碰上了。纵使杨女士再三挣扎,但女子的力气哪里抵得过成年男子?更让杨女士难过的是,被欺辱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杨女士此时后悔了,她想回家,又不敢回家。当时社会对女子的约束依旧存在着,自己不过是有了心爱的人就会被父母认为是"丢了脸",更别说此时被人欺辱还怀了孕,更加可能被家人厌弃。因此杨女士只能选择继续呆在山洞中,一个人艰难求生。后来她生下了两个孩子,她想将孩子抚养长大,但可惜恶劣的生存环境却不允许,孩子夭折了。
从此后杨女士孤身一人在山洞中生活,风霜熬白了她的头发,苦难磨砺了她的面庞,多年之后杨女士由于在深山中生活已久,语言能力已经几乎丧失。他她天目光呆滞的坐在山洞口,紧靠着当年和小伙子恋爱时的那股劲儿坚持不下山。
30年多后的某天,杨女士的表哥上山砍柴,这才偶遇了在山上住了30多年的表妹。30多年的时间让杨女士的思想依然停留在那个年代。尽管村民们从没有用恶意去对待杨女士,但杨女士依然无法融入村子里的生活。
如今的杨女士偶尔下山来和村民交换生活物资,但平常的时候他还是愿意一个人呆在生活了30多年的山洞里。现实摧残了一个美好的女孩,但在那个年代这个女孩的勇气又何尝不是人人都有的,只能感叹一句生不逢时。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湖南“白毛女”:躲藏深山30年,被歹人欺辱生2娃,经历让人感慨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