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西安临潼区,整个陵园占地面积达到了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1.7个澳门,78个北京故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园之一。
据《史记·秦始皇》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意思是说,秦始皇陵的地宫挖得很深,用铜封锢,然后把棺材安放在里面,仿制的宫殿、百宫和各种珍奇宝物都徙置其中,藏得满满的。让工匠制造带机关的弩箭,有人掘墓接近墓室时就会自动射向目标。拿水银作成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使用机械互相灌注流通,墓中上面各种天象齐备,下面有地上景象万千,利用人鱼的脂肪作蜡烛,估计很长时期不会熄灭。
如此精妙的地宫构造,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更像是小说描写,那么,司马迁的记载是否属实呢?
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通过物探证明,秦始皇陵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中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由此可见,至少以水银作成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的记载是符合事实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司马迁的其它记载,即使不完全与事实相符,但也不会差太多。秦始皇陵就是如此气派。
然而,据《史记》记载,“葬礼结束,秦二世封藏了墓室的随葬品,又关闭了当中的墓道,放下了最外面一段墓道的大门,把工匠和奴隶全部关死在里面”,既然如此,司马迁是如何得知秦始皇陵的结构的?
看到有很多朋友认为,秦二世虽然下令封锁了墓道大门,将所有的工匠和奴隶全部关在了地宫里,但事实上,还是有不少工匠逃了出来。所以,司马迁根据这些工匠的口述,得到了秦始皇陵的情况。
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因为《秦始皇本纪》明确记载,秦二世封锁墓道后,“无复出者”,也就是没人逃出去。况且,秦始皇陵修筑时期,距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已有百年,当年即使有工匠侥幸逃过一劫,也早已去世,怎么可能向司马迁口述历史?
那么,司马迁究竟是如何得知秦始皇陵的情况的?
首先,秦始皇陵的修建时间非常漫长,当秦始皇13岁刚刚登上王位时的秦王政元年(前247年),陵园营建工程就随之开始了。这是秦始皇陵的第一期工程,共历时26年。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秦始皇陵的第二期工程从同一全国开始,历时九年,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最多72万囚徒来大规模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
秦始皇陵的第三期工程则是秦始皇去世后,在胡亥的主持下修建,历时三年,主要完成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
三期工程的参与者,不可能是同一批工匠和奴隶。被胡亥灭口的,主要是参与第三期工程的工匠和奴隶,以及部分从第二期干到第三期的工匠和奴隶。但参与第一期工程的工匠和奴隶们并没有被灭口,他们回到家乡后,很可能向亲人透露秦始皇陵的情况,因此,司马迁完全可以通过对其后人的采访,了解秦始皇陵的基本情况。
其次,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不仅有工匠和奴隶,还有大量平民参与,包括秦朝的官员(在一线主持修建工作,或者监工)。这些人也没有被灭口。据《史记》记载,陈胜吴广起义后,章邯曾向胡亥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胡亥从之。这些参与皇陵建设的平民,不可能全部战死战场,必然还有部分活到了汉朝,将秦始皇陵的秘密公之于众。
最后,西汉开国丞相萧何帮了司马迁一个大忙。刘邦进入关中后,诸将皆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大肆掠夺享受,唯独萧何跑到秦丞相御史府,收集了所有秦王朝的珍贵图书典籍。毫无疑问,这些典籍中肯定有关于秦始皇陵地宫设计构造的记载,司马迁正是通过阅读这些典籍,了解秦始皇陵地宫的情况。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已被杀,为何司马迁还能描述皇陵内的结构?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