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传》中说:“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闾里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进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包青天:不爱乌纱只爱民
相信大家对于包公包拯都不会陌生,他做过许多益于百姓平民的好事,更有“不爱乌纱只爱民”的赞誉,为世人所敬仰。
自宋代以来,便涌现了许多关于包拯的话本小说以及戏剧曲艺,当代的电影电视更是有不少演绎了他刚直不阿的故事。而包公“包青天”的高大形象也成了人们心目中官员的理想人物。
关于包拯有着许多的民间传说,在他的为官生涯中,他凭借自己善于断案的本事,更是帮助许多老百姓伸张正义。他一生从不冤枉好人,亦会将坏人狠狠治罚,因而才会被人们称作"包青天"。
当年在包拯考中进士之后,便被派到天长县做起了一个七品县令。而在天长县的任职期间,清正廉洁,为当地百姓破解了不少疑案,即便是权贵之家,也依旧秉公执法。
在包拯为官生涯中,他所处理过的这些案子当中,最著名的应当便是他所审理的盗割牛舌案。
惊现牛舌被断,反其道而行之
《宋史》中记载,“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者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宋史中记载的便是牛舌案的经过。此案发生于包拯任天长县县令的一年秋天,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忙于在田里收割庄稼。而这天,正当包拯在大堂办理繁忙的公务时,却忽然有人在大堂外击鼓喊冤。
包拯命人出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农夫在此击鼓鸣冤。升公堂后,农夫向包拯递上了一个牛舌,声称自己的耕牛被人割掉了舌头。要知道,被割掉舌头的牛将无法进食,只能是等死的结局。
包拯一看便心中有些眉目,于是便问农夫,是否与谁家结有冤仇,而农夫却答不上来。
接着农夫便说,因为牛无法进食就只能够等死了,若是迟迟找不到割牛舌头的人,那他就只能杀掉这头牛。但是按照宋朝的法律,杀掉耕牛就属于重罪,他怎敢下此手。
在农夫急得团团转之时,只听包拯说:回去把牛杀了。农夫听了心中更加害怕,但害怕归害怕,还是听从了包拯的话,回去的夜里就将牛给杀了,并将牛肉卖了换钱。
凶手现身,意料之中
等到第二天,就有一个和农民同村的人前来告状,说道:那个农民违犯宋朝的法令,私宰了耕牛。
当下包拯就大声质问他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头之后现在又来告状?
那告状的人听了,大惊失色,知道包拯已经知道他是割牛舌的凶手,赶紧磕头服罪。 于是包拯便依法处罚了割牛舌头的人。
看到这里,有人便会疑问了,这个人为什么只割掉了牛的舌头?而不是割掉鼻子、眼睛?又或者为什么不直接把牛杀死?
包拯在看到牛舌之时,便已经明白了,割牛舌的人意图不在牛,而是在于养牛的农夫。割掉牛舌头的牛无法存活农夫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眼睁睁看着这头牛饿死,要么就把牛杀掉。
若是把牛杀掉,就正中了割牛舌人的圈套。而要是农夫中了他的圈套,这个人肯定很快就会到官府报官,举报农夫杀死了耕牛,如此才是达到自己割牛舌的目的。
所以何人来官府报官,那人便是割掉牛舌头的凶手,真相也就大白了。
不过割牛舌者还挖了一个坑,若是养牛者不杀牛犯罪,而是直接到村里大张旗鼓调查此事,就必然会惊扰割牛舌者,那么这个案子有可能就永远破不了了。
所以包拯才会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让农夫杀掉了耕牛,让凶手误以为农夫已经如他所料犯下了重罪。而实际上,不过都是包拯引蛇出洞的做法罢了。
从此,包拯善于断案的名声,也就到处传开了。
小结
在中国的历史上,包拯始终是一个不朽的清官形象,他为百姓断案,给予了多少平民百姓公平,更是一生清廉。包青天的伟大形象早已越过时空,为今人所崇敬。
参考资料:《包拯传》、《宋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