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 -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每日实时更新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历史 北京日报客户端

【开栏的话】

2021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多年前,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兴起,思想启蒙席卷全国;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革命浪潮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在北京系统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这些为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和诞生,提供了思想和干部条件。中国成立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京华大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了一处处光昭日月的红色遗存。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本报特推出《踏寻北京红色印记》系列专刊,重温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更好地铭记北京的红色历史,让红色印记永不褪色,更加鲜艳夺目。

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1917年,创办于上海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迁至北京,此后,众多拥有先进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阵地,掀起席卷全国的新文化运动高潮。1919年,北京爆发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种迅疾燎原,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回望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如今的北京,正值隆冬季节。站在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这个《新青年》编辑部曾经战斗过的小院里,禁不住热血沸腾。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当年陈独秀居住过的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9号,即今天的箭杆胡同20号。这里也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刘岳摄

回望一百多年前的1917年1月,诞生不到两年的《新青年》杂志,刚刚跟随创办者陈独秀一起来到了北京。箭杆胡同9号的这个小院,既是刚刚上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陈独秀的家,也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新家。

在这里,思想启蒙的号角吹响振聋发聩的最强音,将爱国青年们的心燃得火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北大教授,以《新青年》为阵地向封建文化宣战。一期期秉烛夜谈、思想火花碰撞而生的《新青年》编辑完成,带着油墨香气甫一出版,便被如饥似渴的青年学生一抢而空。

锋芒毕露的《新青年》上,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等接连亮相,从思想到实践层面将文学革命引向深入。1918年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首次面世的《狂人日记》,开中国现代白话文小说之先河,抨击封建礼教“吃人”的声声呐喊,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震动。

就在北京城里这个普普通通的小院中,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以震古烁今的气势席卷全国。此刻的《新青年》,犹如苍茫大海上的一盏指路明灯,让无数怀有报国理想的中国青年看到了未来的一丝曙光,他们的苦苦求索不再彷徨迷茫。它打碎了束缚中国青年的封建专制文化思想枷锁,将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深植人心。

《新青年》成了我的楷模

就如今天的我们崇拜追求科技之星、抗疫之星一样,在那个时代,《新青年》也是风靡青年界的“明星”“金针”和“良师益友”,为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启蒙立下汗马功劳。

当时仿效《新青年》出版《新声》杂志的恽代英等进步青年曾致函《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和美国记者斯诺这样谈到《新青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北上后的《新青年》,更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沃土。很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都是从《新青年》上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革命先驱李大钊于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等文章,向中国人民介绍布尔什维克主义,盛赞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并大胆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何等豪迈的气概!这字里行间所迸发出的,尽是找到救国良方的欣喜。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一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其中他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这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第一次。发表于《新青年》之上的这篇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回望一个多世纪前,堪称青年导师的《新青年》影响了中国一代热血青年。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下,中国的进步社会力量聚集起来,为五四运动的发动做了准备,更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重要条件。直到今天,《新青年》所展现的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仍然激励和鼓舞着我们。

民族命运系于一发

在1919年爆发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壮举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的青年一代带着让国家和民族摆脱危亡境遇的深刻思考,用自己的革命行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应,这场震惊中外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取得了完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站在火烧赵家楼遗址前,重温那段精彩而鲜活的历史。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中冲向赵家楼的学生。

时钟拨回到一百多年前的1919年,那时的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取消1915年中日协约(以日本提出的殖民化中国“二十一条”为基础)的合理要求,却遭到列强的无耻拒绝。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惨败的消息,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期间被逮捕的北大学生。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供图

1919年5月3日晚,北大法科礼堂挤满了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各校的学生代表。著名记者邵飘萍在会上发表演说:“现在民族命运系于一发,如果我们再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挽救而只有沦亡了,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同学们听得悲愤交加、热血沸腾,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当场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4个大字,学生们的爱国情绪瞬间到达高潮。大家纷纷要求严惩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决定第二天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

烧尽腐恶,与民维新

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左右,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13所大中专学校的3000多名爱国青年齐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举行示威游行。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

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出发,在东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拦,情绪激昂的学生决定改道直奔赵家楼胡同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

“打倒卖国贼曹汝霖!”来到军警密布、大门紧闭的曹汝霖住宅前的学生们高呼口号,并将标语、旗子扔进院内。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匡互生冲过去赤手砸碎院墙上的玻璃小窗,不顾手上受伤流血爬进院内,打开大门让学生们进入。听到动静的曹汝霖躲进了暗室,而章宗祥被学生们认出痛打一顿。学生们又放火烧了卖国贼曹汝霖住宅。随后赶到的大批军警对学生进行镇压,当时逮捕了32名学生。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北京学界欢迎出狱学生。

“赵家楼火,万众一心;烧尽腐恶,与民维新。”当年参加火烧赵家楼的许德珩这样评价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们的壮举。从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当时青年一代愿为拯救国家危亡拼尽全力、要与腐朽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如今的中国青年,同样有着一颗坚定的爱国心,对抹黑中国的恶势力敢于更善于回击。无论何种邪恶力量都不能阻挡我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祖国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行动!

伟大开端

这场震动全国的“火烧赵家楼”事件,将北京学生点燃的革命火种,在中华大地迅疾燎原。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进行了声援北京学生的大规模罢工。随后,全国各地的工人、学生、商人纷纷以罢工、罢课、罢市支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了中国革命的政治舞台,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在巨大的压力下,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彪炳史册的五四运动,是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五四运动展现的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革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都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赤诚爱国努力奋斗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最核心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当年,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今天,重温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以赤诚的爱国情怀努力奋斗,勇立潮头、争做先锋。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时期,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在朝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肩负重大历史责任,更要传承和发扬好五四精神,不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证·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火烧赵家楼遗址 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事件的发生地,即现今的前赵家楼胡同1号。 刘岳摄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2004年4月24日《北京日报》7版报道,火烧赵家楼遗址作为历史事件的参观地,为东城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2013年6月29日《北京日报》1版报道,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发生地遗址正式挂牌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2001年4月28日《北京日报》8版报道,陈独秀旧居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2015年9月15日《北京日报》9版报道,《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修缮完成。

资料来源:《北京红色遗存》、《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联合出品:北京日报、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黄玉迎 美编 傅堃

编辑  胡德成

流程编辑 刘伟利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五四运动标志一个伟大开端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