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一直受到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侵扰,其中最令中原王朝头疼的就是匈奴。关于匈奴一族的起源,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而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则认为匈奴其实就是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等部族,到周朝时改称猃狁,春秋时称戎、狄,战国时称胡,后世则统称为匈奴。
从商朝时期开始,每当匈奴一族强大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南下侵扰中原地区。比如与匈奴接壤的赵国,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就修建了一条长达数千里的长城,这也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由此可见,赵武灵王虽然效法匈奴“胡服骑射”,但是仍然对匈奴充满戒心,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于公元前215年派遣大将蒙恬将匈奴赶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为了防止匈奴的反扑,秦始皇又命令蒙恬监督修建万里长城和秦直道。有了万里长城这条防线,再加上秦直道的存在,秦军大部队从咸阳赶到九原郡只需要三天时间。万里长城和秦直道在抵御匈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匈奴也无法越过长城侵扰中原地区。
后来秦朝灭亡之后,汉朝在一片废墟中诞生,逐渐强大起来的匈奴又趁机越过长城侵扰中原地区,对刚刚诞生的西汉王朝造成了很大威胁。公元前201年,匈奴勾结韩王信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却因为轻敌冒进中了敌军圈套,最后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山。虽然刘邦最后采用陈平的计策成功脱身,可“白登之围”仍被他视为一生最大的耻辱。
“白登之围”应该是匈奴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了,只差那么一点就干掉了中原王朝的皇帝。彼时的匈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还进一步控制了西域地区,可是随着千古一帝刘彻的继位,匈奴一族很快就遭到了汉朝的强势打击,被迫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公元前119年,“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经过霍去病、卫青的双重打击,从此之后,匈奴开始一蹶不振。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率众投降西汉,北匈奴郅支单于被灭。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公元前48年,南匈奴首领醢落尸逐鞮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还是跟以前一样叛服不定,先后被鲜卑、窦宪所击败,迫使北匈奴向西迁移,最终从中原地区的史书中消失无踪。
匈奴西迁之后去了哪里,又干了些什么,名噪一时的匈人究竟是不是匈奴?因为相关史料的缺失,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那么匈奴真的消失了吗?现在还是否有匈奴后裔存在?根据史书中的记载,专家们认为,只要是这5姓之一,或许就是匈奴后代。刘、金、韩、赵、王这5个姓氏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他们中的一些很可能是匈奴后裔,看看里面有没有你。
汉朝之后匈奴虽然没落了,但是在后来仍然建立了几个存在时间比较短暂的王朝,例如前赵。前赵是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25年时间。在前赵灭亡之后,刘渊的后人也都融入了中原地区。除此之外,还有建立了胡夏的赫连勃勃,他是匈奴左贤王刘卫辰与前秦公主苻氏之子,赫连勃勃的汉姓也是刘姓。
除了刘渊和赫连勃勃之外,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金日䃅也是匈奴后裔。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金日䃅原本是匈奴休屠部的太子,兵败归降霍去病,进入长安后得到汉武帝赏识,赐姓为金。后来汉武帝病重时将其与霍光、上官桀等人一道任命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刘弗陵。班固在《汉书》中对金日䃅及其后人评价很高,称其“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像金日䃅这样被皇帝赐姓的情况在古代很常见,除了金姓之外,韩、赵、王这三个姓氏中也有部分是被汉朝皇帝赐姓的。特别是王姓,在古代很多归附中原王朝的游牧民族首领,通常都会被授予王姓。总的来说,匈奴在融入中原地区的过程中,肯定不止产生刘、金、韩、赵、王这5种姓氏。不过,在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时光演变之后,无论姓氏起源究竟在哪里,彼此之间早已融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匈奴是否还有后裔?专家:只要是这5姓之一,或许就是匈奴后代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