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贪官和昏官是划等号的。只要是被判定为贪官的人,基本上就离“庸碌无能”不远了。但事实上,很多皇帝宁愿用一个贪官,有时也不愿用清官。为何?因为有的人虽然贪,但他有能力,会办事。而有的人尽管清廉如水,但却本事平庸,不堪大用。清朝最大的贪官和珅,恰恰就是这种有能力的贪官。
和珅的凄惨童年
和珅出身满洲正红旗,钮祜禄氏,本名善保,父亲常保官至福建副都统。按理说,出生在这种官宦之家,和珅应该吃喝不愁。但事实上,和珅有一个凄惨的童年。在和珅3岁时,母亲因为生弟弟和琳难产去世。9岁时,他的父亲常保也因病去世。父母双亡后,和珅与弟弟和琳差点被后妈赶出府,多亏了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他们兄弟俩才没有流落街头。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珅虽然算不上穷人的孩子,但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他也不得不早点成熟。和珅读书成绩很好,后来考上了咸阳宫,不仅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因此,他深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喜爱。乾隆三十三年,十八岁的和珅得到直隶总督冯英廉的青睐,娶了冯英廉的孙女冯氏为妻。
和珅步入仕途
次年,和珅参加科举,但却名落孙山。靠着父亲的关系,和珅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乾隆三十八年,和珅抓住机遇,在乾隆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从此,他成为了乾隆仪仗队的侍从。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和珅天天跟着乾隆。自然容易高升。不久之后,乾隆就任命他管理布库,担任管库大臣。
这份工作对和珅日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因为他在这里学会了如何理财。之后他积累起富可敌国的财富,与这份工作经历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因为管理布库出色,所以乾隆又先后任命他为户部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职。乾隆四十五年,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爆发,乾隆命和珅随同刑部侍郎喀宁阿、钱沣等人远赴云南查办李侍尧。
和珅的贪官之路
李侍尧被处斩后,和珅升任户部尚书和御前大臣,同时私吞了李侍尧的部分财产。也正是从此时起,和珅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珅的手越伸越长,在朝廷结党营私,组建起一股庞大的势力,生意遍布各个行业。而和珅也不愧是在皇帝眼前混的人,他知道皇帝的喜恶,明白什么东西能碰,什么东西不能碰。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三条红线,这三类钱坚决不贪。
第一种钱:科举钱。历朝历代都有科举舞弊案,而考官在此过程中也是获利颇丰。但和珅明白,科举关乎国家的未来,皇帝异常重视。如果自己在这个上面动手脚,那离抄家灭族就不远了。
第二种钱:赈灾银。天灾人祸发生后,朝廷通常都会拨下银两赈灾。一些官员认为这是捞钱的好机会,便雁过拔毛,疯狂敛财。等真正到灾民手里的,可能都不够买一个馒头。和珅虽然贪,却明白轻重缓急,知道如果拿了这个钱,搞不好会激起民变。所以非但不贪这个钱,还逼地方贪官捐钱赈灾。
第三种钱:没把握的钱不贪。通常情况下,人们给和珅送钱,都是求他办事。和珅会估计这个事情的难易程度,如果没有把握,他不会收这个钱。因为收钱不办事,这是对自己声誉的一种损害。尽管他当时已经处在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但官场如战场,得罪了人,他日后将会被墙倒众人推。所以,没把握的钱不贪。
和珅的工作能力
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和珅也很注重方式方法。比如有一年河北大旱,和珅施粥时发现灾民越来越多。灾情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变得严重起来。第二天,和珅当着众人的面将一把沙子扔进了粥里。出人意料的是,灾民们非但没有愤怒,反而拍手叫好。这是为何?原来灾民中有很多富人在浑水摸鱼,他们看国家在发救济粮便前来占便宜,导致很多真正的灾民都吃不饱。
而和珅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便做出了这个决定。真正的灾民是不会计较饭菜卫生的,有的吃就不错了。假灾民在看到这一场景,自然会扫兴而归。而鉴别出真正的灾民,就能有针对性的救灾,这样也不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尽管和珅是个贪官,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有能力的人。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和珅赈灾时往粥里扔沙子,为何老百姓赞不绝口?和珅:我贪而不昏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