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出现,让我们更加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仅说明在乱世里更容易出英雄,也印证了一个朝代到了末世又将重新洗牌的规律。他出身农民家庭,书也没读过几天,又不喜欢种田,还曾被家里人嫌弃没有他哥哥一半勤劳。整天像混混一样,还没结婚就跟情妇生了个孩子,叫刘肥,那是他第一个孩子;到了四十多岁年纪却还是个泗水亭亭长(只是一个管十里以内的小官),还每天我行我素,自视甚高。
如果放到今天来看,刘邦一样会被人看不起,根本一辈子娶不到老婆。但现实恰恰相反,他不仅娶到了老婆,而且更过分的是还娶到了当时白富美。那年他已三十五岁,放在今天也是大龄剩男,更别提古代寿命那么短了。他还带着个拖油瓶,但吕雉当时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这一切都是因为刘邦的脸皮厚,别人去拜见吕雉父亲,他也跟着去,当时规定拜见吕公必须得带一千贺钱。但他一分钱也没带,还大摇大摆地进去,当别人拦着他时,他却大言不惭的讲自己带了贺钱一万!
吕公恰好会相面,一见刘邦长得奇人异像,高高的额头,一看就知道将来会有一番作为,便将吕雉嫁给了他。可怜吕雉一进门就当了别人的后妈,还要伺候刘邦父亲,刘邦又不务正业,家里异常穷,跟从前贵小姐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别。
说起刘邦的家庭,其实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曾经有一个故事说,刘邦经常带着自己的好朋友们去大哥刘伯家蹭饭。那时候家里有几张嘴吃饭,连自己也吃不饱,刘邦还老是来蹭饭,这让他嫂子不满,经常显出不好的脸色。来得多她就更烦了,故意刮锅底,明着告诉他家里已经没有余粮了,但当刘邦走后,她又将肉粥端出来一家子吃。
刘邦发迹后,对从前别人看不起他一直耿耿于怀,他还向自己父亲开玩笑道:你看我和哥哥,谁创下的事业大一些?因为从前刘太公埋怨儿子不会种田,整天去外面厮混,不像他哥哥务实肯干。
当他要分封自己家人时,唯独不封他大哥刘伯的儿子刘信,刘太公肯定明白儿子为什么这么做。刘邦觉得,谁叫你们这些人有眼不识泰山,目光短浅,为了眼前的肉粥,却错过了日后的荣华富贵,活该,特别是大哥的老婆,这个女人最可恶,她生的儿子就别想要封位了。
刘太公也心疼自己孙子,于是便劝说刘邦,刘邦为了敷衍自己父亲,给他封了个“羹颉侯”。颉就是“减克”的意思,现在大家大概明白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了,刘邦还专门派人不断给嫂子送一种食物“肉粥”,粥里无味无肉,让她一日三餐都吃肉粥,嫂子连吃一个月终于忍不了了,祈求刘邦放过自己。刘邦为了讽刺当年的事,给侄子带侮辱性的封号,但他哥嫂却不能说不,谁叫弟弟已经贵为皇帝了呢?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刘邦去大哥家蹭饭,被大嫂一顿羞辱,称帝后给侄子取个奇葩封号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