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经济条件好了,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开上汽车,有钱的买贵的,没钱的几万十几万也能买到不错的小车。但是将时间倒退一百年,民国时期汽车可还是一个新奇玩意,除非是最顶尖的权贵豪门,否则没几个开得起。街头最常见的自然也不是汽车,而是黄包车。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还有东洋车,顾名思义,黄包车最早起源于日本。大约是在1870年创造出来的,在黄包车还没有传到中国之前,一般权贵们出门都乘坐轿子,有“二人轿子”也有“四人轿”,一般擡轿的人数越多,轿子空间就越大越气派。
但是我们知道,轿子行走太忙,而且很不方便。因此在同治12年(1873年),一名法国商人便看到了黄包车的便利,于是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然后从日本购进了一批黄包车,引进到了上海。
随着上海经济不断的发展,上海城市道路也在不断的扩张,因此黄包车的引进可谓是恰逢时机。以往的马车和轿子,在新型大都市上海已经格格不入,而黄包车则成为了一种新潮。
很多地方的城市化建设都为黄包车提供了便利,连《申报》也赞誉:“比中华车大小不同,不论天暗下雨,一样可推。车上另有帐篷,下雨不湿衣服,格外奇巧”
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黄包车就成为了民国时期京、津、沪等几个大都市的主要出行工具,从事拉黄包车的人多达数十万。
看过《骆驼祥子》的人,一定对民国时期黄包车伕这一职业并不陌生,甚至还会对他们深感同情,这群人都是从农村来到大城市打拼的。民国时期的北京城,聚集着无数像祥子这样的“北漂”他们没有资金也没有文化,只能受雇于人力公司拉黄包车。
在小说中祥子作为一个年轻的壮劳动力,省吃俭用整整3年的时间才买下属于自己的黄包车。而对于大多数需要养家的黄包车伕而言,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买不上属于自己的黄包车,只能像老牛一般风雨无阻的辛苦工作。
且不说他们工作的辛苦,黄包车伕生活的环境,放到现在几乎和流浪者无异,根据民国时期一封报告的记载:“其居处非狭小之阁楼,即矮之草棚。”意思是说他们一群人住在又小又矮的阁楼,这种楼阁可以住进二三十人,可以说是紧挨着睡的,谁让他们生活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呢?
另外对于他们的吃食也有描写:“既多陈腐,而烹调又欠卫生”,要知道大城市的物价是要高很多的,他们只能尽量的节约,尽管如此饮食依旧占了他们很大的一笔开销。
我们可以想象,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的黄包车伕,虽然挣得钱稍微可观一点,但也是有命挣没命花。在当时便有传闻,拉黄包车的肯定短命,因为太辛劳了。有人曾做过统计,很多黄包车伕基本上都活不过40岁。看来能够用头脑赚钱就不要用体力赚钱,这句话用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假。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在民国拉黄包车有多苦?像老黄牛一般辛苦干活,基本都活不过40岁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