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生命之路漫漫,每个人终将承担自己的角色,每个人也都拥有全新人生的权力。人们曾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是逆袭人生的典型代表,从农民到国家领导人,陈永贵的一生,终究有着自己的使命。
政治界风生水起的时候,陈永贵还是选择引咎辞职,并在辞职后过回了普通人的晚年生活。他一生廉洁奉公,为人们服务,平生最恨别人走后门。
陈永贵永远记得知恩图报,也特别见不得别人非议毛主席,一旦有人在背后议论,就全部都被陈永贵厉声制止。他的一生,从平淡起,以辉煌为中心,以平淡终结。
逆境反击
1915年,陈永贵出生于沾城镇小南山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陈永贵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因为家中生活拮据,恰逢大饥荒,陈永贵的父亲只能将自己的妻子、女儿还有小女儿卖掉,带着陈永贵走上逃亡之路。不久之后,陈永贵和父亲来到了大寨,在那里扎下根来。
童年的陈永贵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家庭团圆的幸福,那时候他的周围永远只有无穷无尽的痛苦。来到大寨之后不久,陈永贵的父亲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而上吊自尽,失去了母亲和兄弟姐妹的陈永贵再一次失去了父亲,如今的他,竟然真的成为了一名孤儿。
6岁的时候,偌大的世界只剩下了陈永贵孤身一人,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应该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小男孩,究竟承受着怎样的致命打击。
为了生存下来,陈永贵到地主家里做起了长工,他终日困在放牛、放羊的无聊生活中,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雇主无尽的指责与谩骂。
几年之后,陈永贵设法找到了母亲和兄弟姐妹,然而在那个自顾不暇的年代,没有人能够成为别人坚强的依靠。陈永贵即使找到了亲人,却还是自己孤身一人打拼着。
童年的惨痛经历让陈永贵形成了十分坚强的性格,这也成为了他日后从政道路的坚实基础。此后数年,陈永贵一直在贫困的生活中坚守着,那时候的他有着一个理想:摆脱压迫,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20世纪40年代,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陈永贵作为有志青年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与八路军取得了联系。此后,他一直利用自己农民的身份为八路军传递情报,帮助我军夺取了胜利,减少损失。
1944年,在给八路军送信的过程中,陈永贵被日本人抓进了警察局。被保释之后,陈永贵为了避风头来到了烧饼店当伙计。
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陈永贵和大寨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1946年,土地改革提上了日程,陈永贵得到了房屋和部分土地。
大寨村的村民们多的是老人,为了实现互帮互助,书记贾进才成立了互助组,陈永贵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大寨人民的心中,陈永贵始终是那个愿意帮助弱小,善良而坚强的大寨人。
1947年,陈永贵背起枪支,奔赴前线,因为表现突出,陈永贵还成为了上级表彰的对象。离开部队之后,陈永贵回到了大寨村,继续在这片土地之上做着基层工作,帮助农民们解决问题,在他的帮助与领导之下,大寨村的粮食产量年年升高。
1952年,已经37岁的陈永贵接过了原支部书记贾进才的职位,成为了新一任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大寨村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陈永贵从未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他坚持带领农民们发展农业,克服了众多困难。
大寨村的农民们甚至凭借着一己之力用扁担从山下挑土到山上造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村民门鲜少抱怨,陈永贵从来与其他人一样下基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与立场提出自己的异议呢?
作为大寨村的领导者,陈永贵是成功的,因为出身农村,他十分清楚农民们需要的是什么,也正因如此,他推行的所有政策都来自生活,最终也归于实践。
治山治水十年、首战白驼沟、三战狼掌窝,陈永贵带领村民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大寨村从一个自然条件恶劣而贫穷的小山村渐渐成为了一个走上正轨的农村新榜样。而陈永贵这个名字,也渐渐被众人知晓。
1959年,44岁的陈永贵参加了建国十周年的活动,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1960年,山西省发出号召: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学习。
1963年,大寨村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灾难,特大洪水、台风、冰雹、霜冻、干旱,大寨村的农业承受着巨大的损失,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大寨人民依旧斗志昂扬,陈永贵带着村民门重新播种,重建家园,所有的人都十分努力。
那年大寨村的粮食产量为56万斤,他们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向国家缴纳了24万斤的商品粮。不久之后,大寨村的人全部从土窑搬进了石窑,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与毛主席的不解之缘
人们常说,陈永贵的人生是十分幸运的,他曾与毛主席有过直接接触。1964年,陈永贵来到了河北邯郸,听取山西省省委书记的工作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书记重点向毛主席介绍了大寨村的状况,还向毛主席介绍了陈永贵。
听完书记的报告之后,毛主席对陈永贵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他颇为好奇地问:陈永贵是哪几个字?他识不识字?
书记解释说,陈永贵在42岁的时候已经参与扫盲当中,今年已经有50岁,现在他不仅能够读懂报纸,还十分具有逻辑性。事实的确如此,在陈永贵所作的报告中,上级领导曾经夸赞,他的观点完全符合毛泽东思想和辩证法。
"他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却处处都是毛泽东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是辩证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人才啊!陈永贵了不起!"作家赵树理如是评价。
听闻陈永贵的事迹之后,毛主席要来了他的资料细细研究,他对陈永贵的努力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陈永贵的资料被传到中央,就连在一线工作的小平同志看到之后都称赞不已。不久之后,陈永贵被邀请到北京作报告,他的报告几乎场场爆满,陈永贵这个名字,渐渐在中央有了一定的名气。
1964年,毛主席举办了生日会,邀请了当时社会的众多劳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上山下乡带头人邢燕子、铁人王进喜等劳动模范都在被邀请的行列,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也赫然在列。
那时候的毛主席宴请了众多的工人、农民、解放军,一个庆祝生日的宴会,硬生生地被毛主席搞成了一个勉励与表彰大会。
宴会上的毛主席穿着带着补丁的白衬衫与各个代表交谈,人们并未从毛主席的身上找到一点作为国家主席的优越感,毛主席十分亲切,竟然真的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宴席上,毛主席问陈永贵:"你是庄稼专家吧?多大岁数了?"
陈永贵回答说:"50岁。"
毛主席赞许地点点头,复又语重心长地说:"五十而知天命。你们不要翘尾巴,一辈子不能翘尾巴。有些人不好,尾巴翘得太高了,要夹着尾巴做人!"
与毛主席交谈一番,陈永贵瞬间醍醐灌顶,他带着毛主席的殷切期望,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带领村民们继续奋战,为人民造福。
人生新篇章
197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大,陈永贵成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作为一名农民,陈永贵获得的荣誉至高无上。
回到山西之后,陈永贵在做总结的时候说到:"古今中外还没有把一个农民提到国家的领导岗位上的,马克思没有解决,列宁没有解决,毛主席解决了。这就是毛主席对工农分子的依靠和重用。"
在陈永贵的心中,毛主席的形象一直是十分高大的,那是他一直以来学习的榜样,也是自己的奋斗目标。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农民身份的陈永贵是一种全新的血液,他加入了上层决策,接触着与从前完全不同的工作。
1974年,中国的政治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内、国内的批判之风日盛,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陈永贵始终保持着中立,他从不曾随意评论,只是在别人质疑毛主席的时候挺身而出,坚决维护。
1974年,陈永贵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然而对于一个出生农村的人来说,这似乎有些强人所难,正如陈永贵所说的那样:"我一个农民,连字还认不得呢,还得批文件!"
陈永贵始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他利用自己熟悉基层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学大寨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即使是成为了副总理,陈永贵依旧在北京和地方之间来回奔波,他经常亲自下田地与农民们一起劳作,创造了一套与中央的行政管理职责完全不同的工作体系。尽管成为国务院副总理给了陈永贵不一样的体验,然而他心中知晓,他原本并不属于这个地方。
1980年,65岁的陈永贵向中央递交了一封辞职信,他希望中央可以免去他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人大会议同意了陈永贵的辞职请求,他离开中央,回归了自己应有的生活。
离开了政治界的陈永贵已经没有任何权力,然而人们却从这个老人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陈永贵与街坊邻里相处地十分好,朴实、诚恳、热情是人们对他的印象。
因为中央将陈永贵分配到了北京,他不得不与家人们分离。相隔甚远,家人们不能市场来看他,陈永贵对每一次的相聚都十分期待,他总是像一个小孩子期待玩具一样到门口等着,盼望着。
纵使离开了政治界,陈永贵依旧严于律己,公正而清廉。作为曾经的功臣,国家曾经为陈永贵分配了一辆小轿车。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陈永贵外出从不坐国家的小轿车。他总是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短距离便会选择步行,毫无国家前干部的高傲姿态。
陈永贵在职期间便杜绝一切走后门的行为,如今辞职的他依旧坚守着这一信念。因为看重陈永贵的身份,总有人拿着礼品、金钱上门寻求陈永贵的帮助,然而他一向公私分明,十分痛恨收礼、走后门的行为,对于那些想要通过他走后门的人,他从来都只是义正言辞地拒绝。
在陈永贵的心中,毛主席是他一生中最为崇敬的人,纵使他已经远去,陈永贵依旧时刻将他放在心中,见不得别人对他有异议。
随着时代的改变,从前的某些政策或许已经不合时宜,每当人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总是不免调侃几句。
然而每当陈永贵听到有人非议毛主席的时候,他总会怒气冲冲找人理论,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毛主席,列举出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非得逼得人哑口无言,承认自己胡乱说话才肯罢休。
陈永贵的一生太多传奇,也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与启发。
一方面,生活是一场充满意外的旅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如此才能防止迷失方向。
陈永贵是人民的好干部,好公仆,他曾经与农民们共患难,以身作则,深入基层,带领人们走向致富之路。那时候的人们并没有想到,当初这个出身于农村的人后来会成为国务院的副总理,跻身于中国的领导阶层。
纵使身居高位,陈永贵却始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他没有沉浸在金钱、财富的欲望之中,永远保持着清醒,永远心系大众。
另一方面,正义、清廉、知恩图报始终是人们为官之路的立身之本。在陈永贵的从政生涯中,他从没有触碰过道德与法律的红线,纵然权力在手,陈永贵还依旧是那个大寨村最朴实的人民干部。
他一生最痛恨走后门的行为,从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永远坚守内心的道德规范,陈永贵的初心也始终未曾改变。
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陈永贵一直对毛主席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尊重,那是他生命中鲜少承认的伟人,自己必须拼命守护。执着、炙热、淳朴,陈永贵的一生平淡无奇,却又充满着传奇色彩。
时光匆匆而逝,大浪淘沙,曾经印象深刻的事情也终究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如同陈永贵一般,历史永远铭记的,是那些在走上人生巅峰时,依旧严于律己的人。他们终究会成为被眷顾的人,而那样的生活,原本就应该属于不懈奋斗的他们。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陈永贵辞职后的晚年生活:外出从不坐轿车,见不得别人非议毛主席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