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的修缮,北京历代帝王庙将于近日再次向社会公众开放。
历代帝王庙是明清时期祭祀历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的188位帝王,东西两个配殿从祀79位功臣名将。
历代帝王庙独有的统一多民族的帝王祭祀体系,彰显了中华民族政权更迭、主权延续的特点。
▍北京历代帝王庙 景德门 资料图 TAKEFOTO 供图
建历代帝王庙始自隋唐
北京历代帝王庙创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清朝入主北京后,对北京历代帝王庙进行了改建和重修,并继续沿用。修建庙宇,并将中华先祖和历代先贤进行群体祭祀,始自于隋唐,而定制于明。不过,它也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据学者陈平先生研究,在新石器时期晚期,我们的先民就有了将本部族已故的杰出领袖作为部族宗神来祭祀的习俗。炎帝、黄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等,都是这样的宗神。到了夏、商、周时期,对宗神的祭祀就已发展出“郊”、“祖”、“禘”、“宗”等祭祀礼仪。正如《礼记·祭法》中所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它说的就是不同的宗神采取不同的祭祀礼仪。
《礼记·曲礼》还记有,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都要祭祀。但是,此时的祭祀还只是局限于在本部族内部进行,各族有各自特定的祭祀对象,绝不相混。这就是史书中说的“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到春秋战国,虽然“礼崩乐坏”,但中华大一统的局面却日益明朗。原先各部族的宗神也上升为华夏子孙共同奉祀的“上帝神王”,并且产生了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等为天下所共祀的“三皇五帝”。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吸纳六国礼仪,并择其中较好者而用之。汉代建立后,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但也大都因循秦制。《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一(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记载,“自秦而下,废而不讲者有千年。隋始制为常祀,各庙所都。”也就是说,隋代才开始把祭祀“先帝”作为常态,但直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乃以君臣议置三皇五帝庙各一于京师”,从而成为历史上建筑“历代帝王庙”的先声。
▍北京历代帝王庙 碑亭 资料图 TAKEFOTO 供图
明太祖创建南京历代帝王庙
明王朝的建立,又一次结束了宋元时代辽(契丹族)、金(女真族)、元(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贵族集团统治北中国或全中国长达400多年的历史,重新恢复了以汉民族为核心的局面。当时“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正是朱元璋向广大的汉民族民众提出的号召。他在北上中原、进军元蒙统治者的政治中心——元大都城时,在《奉天讨元檄文》中的第一句话,便明确了他的这一观念:“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制天下者也”。
在取得攻打元大都的胜利之后,为巩固北方的安定,朱元璋还曾多次遣军深入漠北,追击蒙古贵族的残余势力。然而,朱元璋也目睹了不少蒙古人居留内地与汉人长期杂处融合的状况。为了维护民族之间的安定、融合,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民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华夏之人抚养无异。”不仅如此,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还特地派人寻访历代帝王的陵寝,并亲自撰文,遣官前往祭祀。洪武六年(1373年),即谕旨在当时的国都金陵(南京)修筑历代帝王庙。“高皇帝定鼎金陵,缘先王之意采隋唐之制,立庙鸡鸣山阳,以三皇(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五帝、三王(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汉唐宋及胜国创业诸王祀焉。”
在南京的历代帝王庙,共供奉祭祀了包括三皇五帝三王以及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秀、隋高祖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甚至还包括元世祖忽必烈在内的17位历代帝王,另外还有32位历代名臣。这些帝王塑像和神位的排列次序是:以伏羲、炎帝、黄帝的三皇神像居中,五帝和夏商周汉隋唐宋元等开国皇帝的神像分别在其左右。这个排列顺序,既突出了华夏汉民族自“三皇五帝”到宋朝历代帝王数千年间统治的正统地位,又供奉祭祀了被他直接推翻的蒙元王朝开国帝王忽必烈。
历代帝王庙内还同时供奉了元代的5位名臣从祀,比如穆呼哩(即大蒙古国猛将木华黎)等人。不仅如此,朱元璋在金陵修建历代帝王庙的同一年,还专门在北平府即元朝的旧都——元大都城内修了一座元世祖庙,专供人们祭祀。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在其统治的中心金陵修建历代帝王庙,不仅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跨宗族、跨民族的全新历代帝王祀体系——庙宇祭祀,而且增加了有重大贡献的文臣武将作为从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做法被严格地遵守和延续了170多年。
北京历代帝王庙清代规模扩大
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祭祀历代帝王庙的礼仪不仅没有中断,还得以加强。有时遣官去南京、凤阳祭祀;有时在北京举行郊坛大祭时附祭历代帝王。但是这样做的结果降低了对历代帝王祭祀的规格,也有违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兴建历代帝王庙的初衷。为此,明世宗朱厚熜在嘉靖九年(1530年)下诏,在北京择地修建历代帝王庙。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历代帝王庙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原南京历代帝王庙中设有帝王像:正殿中祭祀三皇;东一室祭祀五帝;西一室祭祀夏禹、商汤、周文王;又东一室祭祀周武王、汉光武帝等;又西一室祭祀汉高祖、唐高祖、元世祖等;东西两庑从祀由朱元璋审定的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等诸多名臣。但在北京历代帝王庙,虽因袭如是,却只立牌位不立像,这是二者的最大不同之处。
清朝统治者在定鼎北京之后,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这不仅是因为明清易代之际,北京宫殿并没有遭到兵燹(xiǎn)毁坏,更主要的是清朝统治者本来就崇尚中原文化,待他们进入北京城,但见金碧辉煌、布局严整、气度非凡的宫殿建筑,称羡不已。所以,《清一统志》上说:“定都京师,官邑维旧”,全盘地承袭了明朝的北京城。
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不仅没有排斥历代帝王庙,而且还继承并发展了历代帝王庙祭祀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大一统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历代帝王庙祭祀体系。他们曾多次颁布谕旨,撰写碑文,改建庙宇,并亲自书写牌位、匾额、楹联,亲临致祭。根据记载,“顺治二年(1645年)定每岁春秋中月,诹(zōu)日遣官祭帝王庙。增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明太祖五帝,增辽代功臣呼噜,金代功臣宗翰、宗望,明代功臣徐达、刘基等从祀。”
▍北京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 资料图 TAKEFOTO供图
也就是说,顺治帝在1645年,不仅恢复了每年春二月、秋八月的历代帝王庙祭祀大典,还增加了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世宗完颜雍、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供奉祭祀,并将明太祖朱元璋以及辽、金、明时期5位功臣加以供奉祭祀。由此,北京历代帝王庙内祭祀的历代帝王增至21位,历代名臣有32位。
根据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发布上谕:“历代帝王每朝祭祀不过一二位,或庙享其子而不及其父,或配食其臣而不及其君。应将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尽宜入庙宗祀。”十一月又谕:“明愍帝(即崇祯)无甚过失,国亡乃伊祖(他的祖宗)所致,愍帝不可与亡国者例论。而万历、泰昌、天启三君不应入祀。其历代配功臣,有治安之世辅佐有功者,应量加增补”。
雍正即位后,不仅遵从康熙帝所定的原则,还特别强调了对“英君哲后”或“继而后生”或“闻世而出”的多数守业帝王、名臣的祭祀。因之,历代帝王庙中祭祀的帝王数增至164位。祭祀名臣也增至79位,雍正还亲自为他们书写了牌位。其上香仪式也由原来的“皇帝亲祭一上香,若遣官致祭三皇位前三上香。雍正二年(1724年),改从三上香仪。”
乾隆帝对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尤为重视。他曾于乾隆九年(1744年)对历代帝王庙进行了重大的改建,即将“景德崇圣”主体大殿和四座御碑亭全部改绿琉璃瓦为黄琉璃瓦顶,从而将历代帝王庙提高为皇家最高等级的庙宇。他还新增晋、南北朝、唐、五代、金、明等朝的26位帝王入祀,使历代帝王庙祭祀的帝王从164位最终增至188位,龛位也从5个增加到7个,从而最后确定了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祭祀规模。
作为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建立的清朝,不仅认同并继承了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制度,光大了三皇五帝崇高的祖先地位和华夏汉民族为主的历代帝王体系,在此过程中还超越了民族的局限,由此可见,北京历代帝王庙及其祀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历史特点。历代帝王庙也向世人表明,中国一体多元的统治秩序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明清为何修建历代帝王庙?只为建立跨宗族跨民族的全新祭祀体系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