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后,金日成和彭德怀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从拿下汉城那天起,双方也出现过巨大分歧。
彭德怀曾这样评价他:“穷兵黩武,搞个人崇拜,生活腐化,军事指挥异常幼稚,一切无长远打算。”
这样性格的两个人碰到一起,随着战争的继续,二人在统一军事指挥权方面,分歧自然是越来越明显。
为了了解金日成这位历史人物,笔者曾经询问过多位战场老兵,那些志愿军老战士,对金日成的评价其实并不高,更有甚者言语过激。显然,从战场亲历者的角度来看,对金日成的为人和政策,却相当不满,反观对彭德怀的看法,则是多智而近妖。
对照历史便可发现,金日成这位营长出身的指挥官,总结起来便是“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按理说朝鲜半岛也算得上人才济济,尤其是许多军事武官,乃是优秀的一线指战员;有很多师长、团长、都曾跟随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南征北战,被称之为延安派。可是苏联挑来挑去,最后选中金日成,一位苏军当中的营长。单单从军衔来看,师长团长没选上,却选了一位营长,苏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斯大林希望苏共掌控朝鲜半岛,可见斯大林的私心。
金日成主政朝鲜之后,便大搞个人崇拜,在内部大搞政治斗争,在斯大林的帮助下,排除异己打压那些有能力的军政人才。
金日成确立了党内的权威之后,在不通知中国的前提下,便展开了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而毛泽东是在报纸上看到的这一消息。
对于这一行为,周恩来曾经给予批评:完全不顾邻国的安危,完全没有想过美军是否会参战;完全不顾毛主席曾说过,一旦美国卷入,中国就会被迫参战的事实。
果不其然,战争爆发之后,正如同毛泽东预料的那样,美国卷入其中,中国被迫应战。
此时的金日成,已经习惯了唯我独尊、刚愎自用的性格,在朝鲜半岛宣扬自己的绝对正确;所以在志愿军入朝之后,便跟彭德怀在军事和政治上分道扬镳。
金日成对局势发展有严重误判,对敌人的分析更是全盘错乱,然而为了维持自己的光辉形象,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针对李奇微的判断,金日成和他的苏联军事顾问,居然敢低估西方联军,认为能将李奇微的部队消灭在朝鲜。
就拿李奇微来说,乃是世界公认的优秀将领,在这位四星上将走马上任的时候,先是去往东京拜会麦克阿瑟。
当时老麦无能狂怒,大骂白宫的政客,大骂南韩军队不中用,他喋喋不休一番话,只为洗刷自己的无能。
麦克阿瑟发怒到筋疲力尽之后,对着李奇微说:“千万不要小看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渗透,习惯于夜间行动和作战,他们是最危险的敌人。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
麦克阿瑟
李奇微曾驰骋在欧洲战场,是一位二战名将,此时不用老麦提醒,单单看这位五星上将声嘶力竭的样子,也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志愿军,是一个多么难缠的对手。
1950年12月,在李奇微的飞机,降落在南韩大丘机场之后,彭德怀生平最强悍的敌人,也是志愿军最头痛的敌人,正式登陆半岛。
李奇微想让美国第八集团军,恢复军人荣誉感,不要对战局丧失信心;李奇微经常亲自拿着手枪,逼迫南韩士兵返回作战一线;虽然明知道南韩军队,在上了战场之后,会以更快的速度回来,但他依旧在后方督战。
不得不说李奇微第一眼看到美军的时候,内心感到沮丧,士兵对军官失去信任,而军官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打胜仗,他所接手的第八集团军,士气一片惨淡。
李奇微在朝鲜半岛,每当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便对着当地所有的军官训话,内容无非是对面的黄皮肤中国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夜间作战,军粮连饲料都不如;反观自己这边的各国军队,一旦离开了公路便不会打仗,从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也不去熟悉地形和利用地形,因为不愿离开汽车,结果连汽车带人一块儿完蛋!
李奇微
李奇微的到来,真正发挥出了美军战斗力,例如在对美陆战1师训话的时候,说道:“把赤色中国血洗成白色!寻找敌人,再把他们盯在一个地方。找到他们!咬住他们!打击他们!消灭他们!”
可是李奇微在短时间内,很难重塑美国军队,其实在心里也暗暗怪罪麦克阿瑟,这本该是世界最强联军的多国部队,却成了一败涂地犹如羊群。
1950年12月29日黄昏,志愿军第一次在朝鲜战场使用炮兵,炮火被李奇微迎头赶上,31日黎明是那一年的最后一天,志愿军炮兵部队藏在地下掩体当中,没有任何目标暴露。
到了下午五点多,志愿军100多门大炮的炮弹,打碎了半岛宁静的黄昏,弹药犹如狂风暴雨,扑向了李奇微的阵地。这时便开启了美军口中的新年攻势,也就是我方称之为的第三次战役。
我方指挥员彭德怀司令,非常重视这次战役,一直等待前线消息;因为这是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第一次联合作战。
也是联合国军,在经过李奇微的整备之后,第一次迎接志愿军的进攻。其中志愿军的39军116师,不仅突破了临津江防线,而且一直打到了三七线附近的水原地区,是志愿军在半岛往南边进攻的时候,打得最远的一支部队。
与此同时,38军同样是势如破竹,其中有一个尖刀营,居然插入敌后40多公里。40军、50军、42军、66军同样进展顺利……200公里宽的战线上,20万志愿军将士,所面对的敌人,装备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
志愿军冲锋
“联合国军”一直对外宣称的临津江防线,乃是是铜墙铁壁,然而却被中国志愿军一举攻破,中国陆军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奇微都不得不沮丧地承认:“真没想到中国军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起了元旦攻势。”
这一战打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全线遭遇大溃败,李奇微虽然极力阻止败军溃逃,依旧无法挽回当时的形势。
李奇微在回忆录里,评价这一次战役时写道:“设法拦住一支败军,就等于拦一次雪崩一样……士兵像是皮球泄了气。”
最终李奇微迫于无奈想要放弃汉城,他入朝不到一周,便领教到志愿军的厉害。
从一个小细节便可得知志愿军先辈作战之英勇,英国人对此有如下记载:
“那些中国人从来没有见过坦克,但是却敢扛着爆破筒和炸药包,冲向五十吨的英国坦克,因为爆炸的时候距离太近,他们自己也被震得吐血。”
彭德怀指挥部队攻入汉城,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内心已经意识到,中国志愿军显露疲态,不能再继续南下作战。加上歼灭敌人数量并不算多,李奇微明显已经了解志愿军的战术,面对志愿军强势攻击,故意撤退。
彭德怀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进入美国在汉城的司令部,李奇微甚至留下来一行字,那是他亲手将睡衣钉在墙上,写下:“第8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着实有些故意夸彭德怀的意思。
虽然此战震惊世界,各国对志愿军刮目相看,可彭德怀是何人?说他多智近妖也不为过,他很快发现志愿军脆弱的补给线,又被拉长了两百公里,即使面对南韩特务的骚扰,都有要断裂的风险,各种物资都很难到达前线,尤其是粮食和棉衣,这种保护士兵基本生存的补给。
不仅后勤难以为继,志愿军经过两次战役之后伤亡很大,而第三次战役之后,又增加大批被冻伤的战士,手脚发黑。彭德怀在这时候立刻做出决定,不能再盲目追击了。
第三次战役以志愿军的完胜而结束,虽然国内媒体对此大肆宣传报道,可是彭德怀却深知,美军只是气势被挫败,并没有没有整军整师的编制被歼灭,战斗力依旧很强悍,再加上海军和空军的巨大优势。
彭德怀猜到,李奇微放弃汉城仅仅是一时所迫,他故意撤退,到时候经过休整和补充,很快就会以更加疯狂的姿态反扑。
尤其是在战斗当中,彭德怀已然深刻认识到,李奇微远比麦克阿瑟更难对付,这位四星上将仅仅进入南韩一星期,“联合国军”的作战风格,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
李奇微
反观志愿军方面,在进入半岛两个月以来,连续打了三场战役,显露出了疲态,再加上没有海军和空军的掩护,虽然节节胜利,但已经进入了敌强我弱、敌强我疲的对峙状态;战士们将生命交给了自己,而自己更要珍惜战士宝贵的生命。
根据前线发回的报告,由于粮食和棉衣供应不上,士兵忍饥挨饿受冻,因为长期吃不到蔬菜和肉,仅仅靠着雪和炒面,所以患病无数,单单是出现夜盲症的战士,就有上万人。
彭德怀判断出:过了三八线,志愿军战线太长,越过三七线之后,地形对于我军极为不利;然而对于李奇微来说,却能展开美军擅长的机械化作战;如果志愿军继续往南追击,必定出现大规模伤亡。
也正是在这时,便有了文章开头那段,金日成和彭德怀意见不一,双方一个认为应该撤返休整,放弃南朝鲜的汉城;另一个认为应该一鼓作气,将美军打回日本岛的军事基地。
到此时便可看出,营长出身的金日成,是一位目光短浅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之前他发动朝鲜统一战争的时候,便是因为战线过长,所以被美军仁川登陆,导致朝鲜人民军被拦腰砍断。
同样的道理放在志愿军身上依旧如此,人困马乏后勤难以为继,所遭受的困难,远远超过之前的人民军。
金日成的所作所为,说好听点便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说难听点便是为了实现他统一朝鲜的梦想,完全是不顾实际困难贪功冒进。
彭德怀
后来战局的发展,和彭德怀判断的一摸一样,李奇微重整多国部队,陆海空军联合作战,爆发出强大战斗力,强行扭转了“联合国军”的败局,将朝鲜战争硬生生打成了消耗战。
彭德怀虽然有长远的战略战术眼光,可是苏联驻朝大使兼人民军总顾问拉佐瓦耶夫,却没有彭德怀那样的远见,历史解密可以看出,正是他一直在背后指挥朝鲜人民军,而不是金日成。
当时,拉佐瓦耶夫火冒三丈的来到志愿军指挥部,态度很恶劣的找彭德怀争论,当面说:“你思想右倾,为何停止追击?世上哪里有打了胜仗不追击的总司令?美军已被打得难以招架,如果你下令追击,再打几天,美军必然会撤退,失败得更惨!”
刚开始的时候,彭德怀的态度很礼貌,虽然他握手的时候,被对方直接拒绝,但对方毕竟是代表苏联老大哥。
彭德怀的看法则是,想把美军打出朝鲜半岛,那是不切实际的。
后来金日成进入指挥部,认为现在是统一半岛的最佳时机,形势一片大好,不能给美韩喘息的时间,现在是统一半岛的最好机会。
彭德怀与金日成
刚开始的时候,彭老总很礼貌很热情,连同指挥部的其他志愿军高层,耐心解释当前局势。
可是金日成依旧咄咄逼人,所以彭老总拿出了毛泽东的电报,上面写着:“如朝方同志认为不必休整补充就可前进,则亦同意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志愿军则担任仁川、汉城及三八线以北之守备。”
彭德怀装作很无奈的样子,说:“那只好你们人民军自己去追了,向釜山方向打。你们看行不行?”
对此金日成连声拒绝,连续说了两个不行。
彭德怀说:“怎么不行呢?我一再告诉你们不能追击,理由说得那么充分,你们就是不听,你们以为我们不想早早结束这场战争吗?不想回到祖国而在这里挨冻受饿吗?可是,想归想,做归做,不是心想就能事成的。”
此事闹到最后,便是佐瓦耶夫,一封电报发往莫斯科,向斯大林告状,讲明彭德怀的种种不是。
彭德怀自然也向毛主席报告,北京方面赞成彭德怀的战场安排,并且将电报转给了莫斯科方面。
斯大林不愧是一位眼光超前的战略家,他对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中,指挥了那么多漂亮仗,我斯大林都不敢与他争高低。彭德怀按照毛泽东的方针,在朝鲜打得十分出色,这是个天才的军事家。我们亲爱的拉佐瓦耶夫,却在彭德怀面前指手划脚,大发雷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是个没有教养的蠢才,立刻将他调回国,严肃地处分他,才能让毛泽东和彭德怀消除对我们的误会。”
没过多久,金日成就收到了莫斯科的电报,斯大林要撤职拉佐瓦耶夫,并且明确指出:
“强行南下的观点是错误的,彭德怀是久经考验的指挥员,天才的军事家,他指挥志愿军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
然而在苏联撤走军事总顾问之后,朝鲜人民军的指挥权,便落在了金日成的手中,这位朝鲜领导人,和彭德怀的分歧进一步扩大。
金日成与士兵
不仅是铁路公路运输线的管理权归属,还有谈判协定的签署时间。
金日成和李承晚不愧是同一个民族,在谈判桌上都表现出内心阴暗的一面,南边李承晚想要扩大战争,而金日成同样也是想战斗到底;中美双方在朝鲜艰苦谈判两年之久,跟这二人有很大关系。
在谈判初期,金日成明明没有能力抵挡美军的攻势,却对和平协定表现出抗拒情绪,甚至声称“我宁愿在没有中国人的帮助下继续进行战争”。
就好比李承晚说过那句“韩国军队能独立战斗……。”
这不仅是他们的个人性格,也是他们的民族性格,过于高估自己,看低了中美双方的军事实力。
在政治方面,金日成在对他们党内“统一思想”的时候,认为彭德怀是自己的最大障碍,所以对彭怨念很深,尤其是他内部打击延安派,树立个人崇拜。
这时候笔者要指出,朝鲜党内除了延安派之外,很少有才能出众的人,所以延安派成了金日成的打击对象,
之前说过,朝鲜人民军当中有三个师,原本都是跟随中国共产党南征北战,在军事方面远超金日成。
在彭德怀和金日成的诸多矛盾当中,分歧最大的便是中朝军队统一指挥权问题。
志愿军几十万的部队,金日成自然知道自己不可能指挥志愿军,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指挥,于是他想保持人民军的独立性。
可是在彭德怀看来,朝鲜人民军问题及其严重,穷兵黩武大肆征兵,将十六岁到四十五岁年龄之间的男人,全部都徵调入伍。全民皆兵之后,却不管士兵家属,导致很多群众食不饱腹、衣不遮体。
甭说是战争年代,即使放在今天,如果家里没了壮劳力,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在彭德怀看来,金日成所指挥的人民军,不仅在征兵方面过于激进,而且一切无长期打算,走的是冒险主义,对于战争完全是孤注一掷。
彭德怀向中央发电报,直接就说金日成的军事行动异常幼稚,19日下令死守平壤,结果3万人未退出多少……。
再例如第一次战役当中,中国军队和朝鲜人民军协调困难,朝鲜的军队和难民在逃散的时候,堵住了志愿军进攻的道路,严重影响我志愿军的作战计划。
而且出现人民军误击志愿军的恶性事件,所以彭德怀开始考虑,中朝两国的军队统一指挥。
金日成在这方面,完全比不上李承晚,拒绝了彭德怀的要求,只派遣参谋担任两国军队的通信协调。一直都不让朝鲜人民军的总部,靠近志愿军总部。
在战场上,彭德怀想要留下人民军第6师,和志愿军协同作战,然而金日成,却把第6师调走,不允许靠近志愿军。
在战场上彭德怀对金日成并不看好,而在战场之外,同样对金日成的生活作风提出批评。
在1952年4月15日,乃是金日成的四十岁生日,所以他们要举行祝寿庆典。
彭德怀接到三次邀请,请他参加金日成的祝寿庆典,可是他每次都明确拒绝,因为现在朝鲜正处于国家危难,前线将士正在浴血奋战中,后方群众生活困苦,国土满目疮痍被敌人炸成了废墟,反观金日成在40岁生日这天,居然要搞祝寿庆典。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李奇微故意撤退,金日成非要追击,彭德怀:你们人民军自己去追吧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