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荆绍福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百姓家的称作家谱,也称族谱、宗谱,而皇家家族的家谱则称作玉牒。皇室的家谱之所以称为玉牒,是取其“金玉之贵”的意思,区别于一般百姓的族谱、家谱。清代玉牒为清代皇室家谱,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家谱,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室家谱。目前我国保存清代玉牒的只有两个地方,一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另一处是辽宁省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玉牒的库房 清代玉牒的纂修
纂修玉牒是历代封建王朝维护皇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清朝于顺治九年(1652)设立宗人府,每逢纂修玉牒年份,则成立玉牒馆,皇帝钦派大员组织人力编修玉牒。清代玉牒首修于顺治十八年(1661),定制嗣后每十年编修一次。至1921年最后一次编修止,共编修28次。每次按22个名目编修,满汉两个文本,共形成44册。每次编修均从头起,生者朱字,殁者墨书,谱册渐积累厚。
清代玉牒以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为本支,称为宗室,列入黄册;以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为旁支,称为觉罗,列入红册。玉牒以帝系、列祖子孙、列祖女孙三个系统记载皇族繁衍的情况。帝系:起自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孟特穆,迄至德宗景皇帝载湉,于每个皇帝名下并列子名宇、行次、封爵,以嗣位皇子居中正对其父皇名下,从中可以看出皇位的缵承及诸子。列祖子孙和列祖女孙:是将皇帝诸子诸女分别记载,包括其名字、宗支、房次、封赠、生卒年月日及其母、妻或夫、姓氏等。
宗室玉牒、觉罗玉牒
宗室玉牒保管库房
觉罗玉牒保管装具
从努尔哈赤的父辈算起,凡皇帝家族生儿育女,每三个月上报掌管皇族事务的宗人府一次,要求写明出生的年月日及时辰,生母是谁,姓氏为何。每隔十年,根据出生和死亡记录的底稿,正式填写一次玉牒。
在宗室玉牒中,以帝系为统,按照辈分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皇帝之名,必须避讳,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必用小块黄绫盖住,以表敬重。多数情况只写皇帝年号或庙号,而不直书皇帝名字。
玉牒的编修方法有直格和横格两大类。
宗室玉牒
直格玉牒每页画16行竖格,一般1至2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觉罗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玉牒。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
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其详细,通常要占去两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1837)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下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封建传统观念。
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13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分编修的直格玉牒。
玉牒按册籍大小分为大开本和小开本,大开本长90厘米,宽45厘米,小开本长54厘米,宽31厘米。越是后来的朝代,玉牒的页数越多,分量越重。有一册光绪朝纂修的玉牒厚85厘米,重约90公斤。民国十年(1921),溥仪小朝廷最后一次修订宗室玉蝶时共7000页,其中记录了清代宗室男性10余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份族谱。
记载翔实、装帧华丽的清代玉牒(约85厘米厚)
清代玉牒用纸非常讲究,全部采用顶级宣纸。早期完全采用纸捻装订,后期的玉牒才见有使用麻线的,装订绝妙。封面以中国传统的绫子装裱,不管多厚都独立成册。当然,玉牒书写也非同小可。当时,皇帝选派心腹大臣,精心挑选书法高人手工抄写完成,满汉两种文字,书法俊秀,成为谱牒中的极品。每册玉牒外用大块同色夹层绫子严密包裹。
清代玉牒的保存
玉牒修成之后,要选一个良辰吉日呈送给皇帝宣布告成。《清实录》中记载了乾隆九年(1744)时的一次玉牒修成仪式。在选定的日子,太和殿前摆开皇帝出行时专用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车驾仪仗队,朝廷里的王公、满汉文武大臣穿好朝服会齐等候。这时候宗人府的官员从玉牒馆里捧出玉牒,将它安放在玉牒彩亭里面。负责编修玉牒的总裁大臣和各位纂修官身着朝服面向玉牒彩亭行礼。随后,由皇帝专用的黄伞盖引导,编修官员随行,玉牒彩亭由专人擡着经由大清门进入天安门,朝中的王公、文武大臣官员在沿途道路两侧跪着迎接。
玉牒彩亭被擡到太和殿前,由纂修官双手捧着玉牒送入中和殿,放在早已经准备好的黄色桌案上,总裁大臣和纂修官再次大礼参拜。之后,身着礼服的乾隆皇帝出场,他恭恭敬敬看了看玉牒,进入太和殿坐上宝座。这时,钟乐齐鸣,宣告玉牒正式告成。在一系列君臣礼节中,礼部官员把彩亭擡到了干清门前,等到玉牒由中和殿里捧出来后,再安放回彩亭里,然后经由太和门、协和门、东华门出,送至皇史宬尊藏。
从顺治十八年(1661)开始修撰玉牒,先是抄成三份,分别存放在宗人府、皇史宬和礼部。乾隆二十五年(1760),玉牒改为缮写两部,分藏于北京皇史宬和盛京敬典阁,成为定例,一直施行至清王朝灭亡。
皇史宬是我国明清两代皇室保存其皇家史册的档案馆,位于北京天安门东边的南池子大街南口。皇史宬建成于明嘉靖15年(1536)7月。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全为整石雕砌,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南北墙厚分别为6米,东西墙后分别为3米。建筑内地面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0余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存放着皇家的圣训、实录与玉牒。整个建筑与装具设计完美,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华贵耐用,即能防火、防潮、防虫、防霉,且冬暖夏凉,温度相对稳定。1982年,皇史宬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皇史宬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直接管辖,所存明清皇家档案,已移存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放,皇史宬已成为对外开放展览、展示中华古老档案建筑和文化的重要景点。
皇史宬
为彰显陪都盛京的尊崇地位,乾隆八年(1743),乾隆决定建造敬典阁,将原存于礼部的那一份玉牒送往盛京。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至1748年)间建造了用来存储玉牒的敬典阁。敬典阁位于沈阳故宫中路东所最后一进院落,坐北朝南,歇山黄琉璃瓦顶二层楼阁,进深面阔均为三间,是故宫中唯一一个独门独院的单体建筑,专门用来存储奉旨送往盛京的玉蝶。1750年,玉牒正式入阁,此后历次修撰均按制续送,直至清末。敬典阁共存有26次所修清代玉牒,康熙五十四年(1715)及民国最后一次所修玉牒未送盛京尊藏。
沈阳故宫敬典阁
在沈阳故宫,还有一件当年置放玉牒的彩亭,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油漆斑驳,栏杆破损,如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唯有那翘角飞檐的造型显示它曾经有过的不同寻常身份。
清代玉牒亭。乾隆以后每年纂修玉牒即爱新觉罗皇族宗谱,均将一份放置在特制的彩亭内,由钦派王公大臣率官兵护送至盛京皇宫尊藏。
用骡车、火车运送玉牒至盛京
清代玉牒从北京运至盛京,路途遥远。每次运送都是选择在雨水较少的秋冬季节。
运送玉蝶至盛京的礼仪隆重而繁缛。起程前,工部于东华门及朝阳门外分设彩棚,监修总裁等将玉牒置于黄案上,行三跪九叩大礼后,装入行箱派官兵坐更守护。启程日,将行箱置放在行驾彩亭中,并用彩绸将行箱拴住,众官员行礼。装有玉牒的彩亭由黄盖、龙旗、御仗做前导,奏导迎乐,至东华门。彩亭置于彩棚内,亲王以下、副都统以上官员皆朝服列于棚外,恭请皇帝出宫,至彩棚内备案前拈香引礼,送玉牒回盛京。
玉牒送往盛京尊藏,靠的是驿站骡车拉运。每座行驾彩亭由两头骡子驾行,再另备一头骡子随行,以便更换。骡车昼行夜宿,从北京到盛京耗时20多天。乾隆十五年(1750)第一次“恭送”玉牒时,将10次所修玉牒440本,分装58只行箱;同行的还有《实录》《圣训》468函,分装39只行箱,共用行箱97只、行驾彩亭49座,加上运至盛京尊藏时所用的龙纹包袱、随行人员行李及随行王公大臣所乘车马,运送玉蝶的车队极为庞大,浩浩荡荡。玉牒车队前行过程中,经过的地方州县入境之地,都要搭建席棚、木枋,标明地界,地方文武官员跪迎跪送于道路左侧。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最后一次运送玉蝶至盛京时,第一次使用了近代新兴交通工具——火车,运送到终点站奉天城站(今皇姑屯站)历时四天。此次改用火车运送的玉蝶,是第二十七次所纂修,仍为44本。因子嗣繁衍,纂修玉牒一次厚于一次,这次最厚一本85厘米,重90公斤。奉天城站搭建一座彩棚用于安奉行驾彩亭,彩棚25间,面宽1丈1尺,进深2丈6尺。
1908年在京奉铁路终点站奉天城站(今皇姑屯站)搭建彩棚恭迎玉牒
清朝灭亡后,原存在沈阳故宫敬典阁的清代玉牒,几经转徙迁移,现由辽宁省档案馆保存。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清代玉牒有满、汉两种文本,共计1070册。
清代玉牒,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研究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等,具有重要价值。用满汉两种文字缮写、装帧华美、书法隽秀的清代玉牒,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珍贵文物。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清代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玉牒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