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帝虽没能评上千古一帝,但是他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也算得上是能排得上号的明君。不过这位英明神武的帝皇在晚年的时候却对自己的儿子们都不怎么满意,皇太子一位立了又废,导致儿子们都对皇权起了心思,从而引发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1722年,康熙皇四子雍正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成功登上了皇位。那些曾经和他争夺过皇位,或是对他有所威胁的人,都被雍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决或发配了。除了曾经帮助过他的皇十三子胤祥得到了他的器重之外,还有一个小皇子被他当成了儿子养。
这个小皇子便是康熙的二十四子胤秘,他是康熙帝最小的儿子。1716年,已经62岁的康熙才得到这个老幺,自是疼爱不已。毕竟自古以来,家中的老幺一般都会受尽宠爱,更何况是老来得子。
不过,此时的康熙年纪也大了,“九子夺嫡”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状态。6年之后,康熙去世,胤秘年幼丧父,一旦皇宫中没有人照应他,他将很难生存下去。不过雍正对于敌人虽然心狠,但是对于自己这个不谙世事的弟弟却是宠的很。
胤秘的生母陈氏本来没有名分,被雍正追封为贵人。1727年,11岁的胤秘失去了自己的母亲,雍正让他按规矩守孝三年后,立即将他封为亲王。而后不久,雍正在册封自己最宠爱的弘历和弘昼两个皇子时,同时封胤秘为和硕𫍯亲王。
胤秘在14岁的年纪,就成为亲王,这在清朝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而那时的乾隆帝弘历也比胤秘大5岁,可见雍正对待自己的这个弟弟,简直比自己的亲儿子还亲。
要说乾隆在这点上不嫉妒是不可能的,不过他对自己的这位小叔叔还是蛮客气。毕竟,小叔叔也威胁不到自己的皇权。1735年,24岁的乾隆掌权后,便立即专门给自己宠信的弟弟弘昼以及自己年仅19岁的小叔叔胤秘同时册封。
乾隆还将胤秘的生母穆贵人再次追封为穆嫔,这也是乾隆对小叔叔表示亲近和拉拢的意思。乾隆给自己这位还没满20岁的小叔叔请了老师,并严格要求胤秘认真学习。1741年,24岁的胤秘被任命为镶白旗蒙古都统。
十几年过去,胤秘又被升任为正白旗满洲都统,而后又分别管理御书处和宗人府等事务。胤秘虽为乾隆的小叔子,但却一直恪尽职守,性格也忠厚谦卑,向来不与人发生争执,也从来没有争权夺位之心。
大概也正因如此,乾隆帝才对这位小叔子很是放心,虽然不会给予他极其重要的位置,但这也是帝皇家的常情。不过性格和善的胤秘也从未奢求过功名利禄,毕竟自己已经是最高爵位的亲王,一生衣食无忧,还需担心什么呢。
1774年,胤秘寿终正寝,享年58岁,谥号为恪。他一生中共有七子七女,生活美满,比起他的那些皇兄来说,他算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圆满结局。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康熙63岁生的儿子,因年龄差太远被乾隆当弟弟养,三朝皇帝都宠他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