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此旅行、学习、经商和定居,甚至有的时代蔚然成风。其中以汉、唐、宋等大一统的王朝最为明显。
一、全世界最向往的移民地
唐代时有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王子金乔觉远道而来,最终选择安徽九华山为他修行的道场,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言,发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最终在此圆寂,但肉身千年不腐,佛教信众认定他是地藏王菩萨的转世。
而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到达今天的东南亚地区,很多国家被大明的繁荣和强盛所吸引,因此纷纷派出使者随着郑和船队来到中国,希望建立友谊并向我国学习。
而苏禄国(在今菲律宾群岛)国王更加崇拜大明,他亲自携家带口坐船来到中国,结果因为年老体衰,而他生活的热带雨林气候遭遇当时大明所处的小冰期,直接死在大明国土上。
之后因为国王一家长期在外国,国王对苏禄国的统治变得薄弱,苏禄国权臣篡位,政权发生了更迭。于是国王的王后和王子更不愿回国争夺王位,而是留在大明成了平民。于是苏禄国王的后代就在中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变成了实打实的中国人。
二、大汉立国远人来归
虽然我国每逢鼎盛时期,就有万国来朝的现象,但最早大一统后,怀人归远还要说到汉朝时期。自秦始皇大一统后,中原地区统一度量衡,逐渐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之后经过汉代的休养生息和发扬光大,张骞凿通西域,汉族文化逐渐通过河西走廊向中亚地区传播。
有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如羌、戎、狄、夷、氐和之后的匈奴、鲜卑、柔然、党项等民族,都逐步被汉族同化,逐渐和同为一家。他们改汉姓、说汉语、服汉服、通汉婚,有的已经找不出原有民族的影子,但有的还在如今的汉族姓氏中留下一点点的踪迹。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这是《百家姓》,和《三字经》一起同属我国旧时私塾为幼童开蒙准备的教材。其中收录的很多小种姓氏,虽然他们表面来看都是汉族,但却很有可能是从古代少数民族中同化而来的。
比如鲜卑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导致鲜卑族整体改姓,今天的长孙、元、车、丘、扶等姓氏就是他们的后代。其中还有一小支安迟部落的人,改姓为安。但安姓来源不止于此,还有一支不但是少数民族,还是伊朗王室的后裔,他们不远万里迁居来此,延绵两千余年。
三、王储慕汉而来,开枝散叶
在和匈奴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拉锯战后,终于彻底打败了匈奴人。匈奴部落分裂,漠南匈奴逐渐南下,和汉族人杂交群居后,被汉人所同化;而漠北匈奴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发,扫荡中亚地区后,越过高加索山脉,最后到达欧洲,与他们同化,也一起消失在历史浪花中。
由于匈奴人的迁徙,之前被他们控制的西域的交通要道和商路落入大汉的势力范围,因此,西域的各种特色物种和作物都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而各种汉族的特色产品开始行销西域。
在这一过程中,丝绸之路所波及的范围内,各国通过这些精美的丝织品和瓷器等物见识了大汉的国力,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向往之情。当时小亚细亚和伊朗高原的伊朗处于安息帝国的势力范围,虽然他们也拥有古老的文化,但是和大汉帝国相比,处于绝对被碾压的状态。于是安息国的太子也加入了东西方文化和产品交流的大潮中,决定亲身前往去汉国一探究竟。
所谓知易行难,安息国和大汉远隔万里,即使今天在交通如此发达的条件下,想要从安息到达中国也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王储首先被国家责任所束缚了,身为这个国家的未来继承人,想要在祖国和周边国家地区游历自然可以,但是在两千年前,想要到中国来,就要跨越上万公里的遥远路途,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根本回不来。
然而王储并没有放弃,他做了个艰难的决定,拒绝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王位,将国家禅让给他的叔叔洛加西斯四世。这个决定在安息引发了轩然大波,然而他一旦决定就不再后悔,开始策划这次不归之旅。
当时的中亚地区流行佛教,他出家为僧后,动身前往中国传教。许许多多的安息国国民和依然效忠于他的官员选择一起同行。
他们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高加索山脉,途径帕米尔高原从新疆河西走廊来到甘肃地区。这里水草丰美人人安居乐业,他们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另一个故乡,从此取安息国的安字为姓,在这里世代繁衍生长。
四、入乡随俗,世为汉臣
汉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是包容友好的。这群外来的伊朗人在和本地人交往过程中入乡随俗,很快学会了汉语,与汉人通婚,逐渐和汉人融合在了一起。
安息太子为了纪念自己原来的祖国,使用汉字,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安清,还依照汉族人的风俗给自己取了个字叫世高,寓意自己和族人们未来世代高升。
他们就这样在中国的土地上深耕,根据全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的安姓已经达到170万余人,实现了安息太子对子孙后代和族人们的遗愿。
可能因为有中亚高加索人种的基因,安姓的族人的外貌往往和中原人有所不同,与汉人相比,他们不仅拥有更加白皙的皮肤,卷曲的黑色头发,面部骨骼轮廓也更为清晰明显,具有显著的白种人的特征。
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安姓也出了很多著名人物,如宋代的安德裕,他是宋代巳科状元,至今有文集流传于世。明代时万历年间进士安希范,曾经历任礼部主事等职。清代时有安昶,史载其为书画大家,临摹各类古碑帖,尤其擅长草书。
当然,除了这些大家外,也有一些小人物乱入史册,如晚清时期的著名太监安德海,他是咸丰皇帝身边的太监,之后和慈禧一起被写进《清史稿》中。
而到了现代,安氏人才辈出,除了安哲、安志敏、安东等人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一生外,还出了安悦溪、安又琪等娱乐名人。从古至今,安姓一族发扬壮大,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着。
结语
从安息国的继承人到汉族的普通百姓,安姓族人受到中华文化感召,万里而来,迁居到此落地生根,让我们看到自己这个民族的伟大和包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这不仅仅体现在单纯的时间长短和对祖先荣光的缅怀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和希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和目标,他们为此奋斗,并吸引了很多怀着同样想法的人一起加入他们。
中华文化是鲜活的,中华民族也是不断发展的,梁启超曾说过,所谓中华民族本非一族,就是由多民族混合杂糅而成,这其中也包括从万里之外的安息王朝来此繁衍的一族。
然而,只要长期生活在这片热土之上,从内心认同中华文化,热爱祖国热爱本族,与我中华同呼吸共命运,那他就是中华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伊朗王子放弃继承权移居甘肃,在中国开枝散叶,现有170万后裔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