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农民出身的皇帝,正是因为出身贫困,所以哪怕朱元璋当了一国之君、成为万人之上,却还是有很多习惯不是那些养尊处优长大的妃嫔所能适应和习惯的。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是穷苦了大半辈子的朱元璋最喜欢忆苦思甜。
朱元璋的出身是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在家族中兄弟排名第八,所以又名朱重八。在1343年时,朱元璋所在家乡濠州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次年紧接着是更为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在一连串的自然灾害中朱元璋一家仅剩下他和二哥两人。没有钱财安葬家人,没有坟地,只得在邻居赠送的一块地上将家人用破衣服包裹了草草安葬,然后与家人分离,各自逃生。
朱元璋小时候是为地主家放牛的,也没有什么生存的本领,所以投奔了皇觉寺剃度做了行僧,终日辛苦劳作还挨着老和尚的骂。但是不久当地也出现了饥荒,不得已他只能离开寺院化缘流浪,过着乞丐一般的生活。
元末时期,大范围的天灾爆发,以及积怨已久的阶级矛盾,不堪重负的农民被逼揭竿起义,士兵们因为头裹红巾,所以号称“红巾军”。
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打仗总有胜负之分,有一次,朱元璋打了败仗。在逃亡的过程中,逃到了一户农家家里,正是冬季,本就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没有什么存粮,朱元璋饥渴交加,几天都没有吃东西的他几乎要不行了。农妇见他实在可怜,就把自家仅有的一点白菜梆子、菠菜叶子、一块馊了的冻豆腐和剩下的一点米饭放在一口锅里炖了,熬成了一小锅汤。
朱元璋实在饿极了,狼吞虎咽的将一锅乱炖吃下肚,瞬间温暖了五脏六腑,也救了他的性命。朱元璋问这汤叫什么名字,农妇不好意思说汤怎么做成的,于是就说叫“珍珠白玉汤”。
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山珍海味,鲍鱼珍馐吃得太腻,没有吃饭的胃口。想起了那时喝过的救命的汤,命令御厨去做,可是无论御厨用怎样珍贵食材都做不出来朱元璋要的那个味道,于是找到了当时的那个农妇再做了一次“珍珠白玉汤”,可是却没有当年那个好吃的感觉,甚至难以下咽。
但是,也正是这道汤让他想起了以前艰苦的生活,为了勉励自己,朱元璋下令大臣和后宫嫔妃们都要经常喝这一道“珍珠白玉汤”。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吃过苦的,金贵的嫔妃们,面对着这样一碗没有寡淡的,无味的,甚至难喝的一碗汤,实在是难以下咽,甚至有的嫔妃因为拒绝喝“珍珠白玉汤”而被打入冷宫。
“珍珠白玉汤”虽然难喝,但是至少不会威胁到性命,但是朱元璋在生前就要求自己死后,所有未有子嗣的妃嫔、宫人殉葬。
活人殉葬这一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的性命卑贱如微草,任人斩杀如同蝼蚁。他们认为,人死后并不会消失,会在另一个地方继续活着,所以为了不孤单,也为了在死后有人伺候,所以按照不同的等级划分殉葬不同的人数。
进入封建王朝之后,殉葬制度时有时无,但是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朝代,有着等级划分和殉葬的制度,朱元璋受到朝代的影响,怕自己死后孤身一人,所以下令嫔妃殉葬。朱元璋并不是宅心仁厚的皇帝,虽然他出身贫苦,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野心成为一朝之主,开国帝王。在乱世中、战争中,他手里染着无双的鲜血,所以朱元璋死后,其孙子朱允炆继位,最后列出符合条件的殉葬妃嫔四十六人,宫女十几人。
那些被选为殉葬的妃嫔无可奈何,无论她们怎么挣扎都难逃一死,怎样的哭泣哀求,在皇家眼中都是冰冷的。历史记载,殉葬的那天,皇宫之中哭声打破九霄之外,一片哀嚎声中,太监将所有人集中在一起,送上最后一餐。然后在早就准备好的白绫上,哪怕对这世间有着无数的眷恋,被逼悬梁自尽。那些不愿自尽的嫔妃们,也难逃命运,将其打晕,直接挂在白绫上,直到她们死亡。
甚至为了保证妃嫔的容颜能够不变,更好的服侍君王,残忍的将其打晕,灌入水银直到她们死去也不自知。
这种残忍的殉葬方式,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才下令禁止。后宫嫔妃看似生活精致,但是世上所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与其嫁给一个权贵之人,不如嫁给幸福,一生平安喜乐。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朱元璋对后妃的生活要求很严苛,死后还要求为其殉葬,这是真的吗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