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方跟太古、榆次接壤,最低海拔987米,属黄土丘陵沟壑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榆社县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商有箕子(帝辛叔父)开辟邑境,战国时期的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更千古留名……抗日战争期间,榆社是太行山老根据地,红色思想遍布榆社。
为了纪念这些英雄,榆社在化石博物馆建立了一个红色展厅,里面悬挂的照片,都是抗日先辈,在其中一面墙上,挂着独立团营长郝三成和警卫员的合照,若不是这张照片,恐怕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这位老兵的故事。
2018年,一位90岁的老人,神色匆匆的来到榆社化石博物馆,看到这张合照,指着其中的一个人痛哭说:这就是我啊!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928年,榆社县一个小山村诞生了一个男孩,父母读过一点点书,算是文化人,就给给孩子取名郝志全,希望孩子未来胸怀大志,郝志全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3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和平的生活被瞬间打破。
榆社县深居山西腹地,有大山作为屏障,但是听说日本鬼子的暴行,哪怕是年幼的郝志全也是咬牙切齿,1935年,红军为抗日,在太行山一带建立了抗日根据地,红色思想也传到了榆社县。
听说红军来了,百姓都非常开心,当地村民还逐渐拉起一支红军队伍,也就是后来的独立营,郝志全年龄小,就跟着红军后面跑,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吃的,红军们就将窝窝头、小米粥分给郝志全。
自那时起,郝志全就向往着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就跟战斗英雄王小二一样,先是当起了送信人,1937年日军进入山西,中国军队也是进入了山区,不断的消耗日本有生力量,在数次的战争当中,榆社的独立营立了不少的功劳。
榆社县的人都以红军和独立团为荣,1944年,16岁的郝志全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了抗日队伍,他本就是榆社县的人,所以就被编入了榆社独立营,营长郝三成看他年龄小就让作了自己的警卫员。
郝志全跟着营长参加过不少的抗日战争,也参加了后期的“太原战役”,战争胜利之后,郝志全回到了家乡务农,娶妻生子,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足,但也安定,不过这几十年来,郝志全搬了好几次家,一些身份证件都丢失了。
儿女们长大之后,也都去了外地工作,两口子依旧在榆社县生活着,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生活各方面开销也多了起来,花销最多的是医药费,两口子又不想去麻烦儿女,后来当地相关部门给老兵发放生活补贴。
由于郝志全的身份证件都丢失了,所以一直都没有办理,2018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来到了化石博物馆的红色展厅,看着当年的自己十分激动,就指着照片说:这就是我啊!
最终,在调查取证下,身份得以证实,相关部门也给他补办了证件,这位老兵的故事又为榆社县增添了一份彩墨。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九旬老人证件丢失,无法证明身份,指着博物馆墙上痛哭:这就是我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