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国民党第107军在淮海战场上被我军合围,军长孙良诚暗中向我军传达了即将起义的意向。
但是,我军却断然拒绝了孙良诚起义的请求,并明确告知:“不接受其起义,只接受其投降!”
要知道,我军素来是以包容仁义所著称,那为何偏偏对孙良诚如此不留情面呢?这自然是与他那斑斑劣迹分不开的。
孙良诚是天津静海人,毕业于陆军大学,后来投身于冯玉祥麾下,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在西北军中迅速崛起,不光他本人成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他的部队也被称为“铁军”。
然而,“出道即巅峰”的孙良诚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军事生涯很快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一方面,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兵败下野,曾经如日中天的西北军就此一蹶不振,孙良诚的仕途自然也没了着落;另一方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良诚虽然被任命为第39集团军副司令,但中央军和地方派系的隔阂却始终难以消除,备受排挤的他,只能是夹起尾巴做人。
从当年的西北军王牌部队,到如今备受排挤,这个落差让孙良诚很受打击,再加上日军士气正盛而国军节节败退,孙良诚索性投奔了汪精卫,摇身一变当了汉奸,并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出任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
孙良诚是个聪明人,他深知,在战争年代要想立足,必须要手里有兵,因此,他四处拉拢流氓匪寇,硬生生拉出了一支5万多人的部队,游走于蒋介石、汪精卫、日本人之间,倒也让他混得风生水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孙良诚作为大汉奸,本来是要被处决的,但是蒋介石看他手里还有几万人的队伍,就不计前嫌将其收编,任命其为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107军军长,继续吃香的喝辣的。
很快,解放战争打响,孙良诚再次发挥他左右逢源的“本领”,与我军驻南京办事处主任谢庆云暗中联络,痛陈国民党内部的种种弊端,俨然一副要起义的样子。
还别说,孙良诚的惺惺作态,真就让华中分局信以为真,特意派出潜伏在军统局中的周镐与之密谈。
但是,尽管周镐费尽口舌多次策反,孙良诚却始终摆出一副模棱两可的态度。殊不知,这只不过是他在给自己留后路而已。
在淮海战役中被包围之初,突围无望的孙良诚又想到了周镐这根救命稻草,喊着要起义。但是就在双方商定起义之后,蒋介石一封抚慰信发给了孙良诚,这个家伙居然又临阵反戈,向徐州方向逃窜。
不过,这次他却打错了如意算盘,还没等跑到徐州,就被华野2纵给包围了,这才有了开头介绍的那一幕,孙良诚再度企图起义,结果被我军严词拒绝。
对于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绝不能仁慈!于是,机关算尽的孙良诚只能乖乖投降。
投降后,孙良诚又主动请缨,回去劝降刘汝明,以争取立功表现,结果,周镐再一次低估了孙良诚的狡诈!
原来,孙良诚回去劝降是假,意图逃出解放区和诱捕周镐等人才是真!
因此,当孙良诚带着周镐一行进入刘汝明的防区后,立马换了一副嘴脸,将周镐等人押解前往南京。与此同时,曾与孙良诚暗中联络的谢庆云等人,也未能逃过迫害,相继遇难。
不过,连蒋介石也对这样的小人心生厌烦,不仅罢免了他所有职务,还下令把他关押起来。虽说后来孙良诚得以保释,但他在军队中是再也混不下去了。
走投无路的孙良诚,只能跑到上海的情人那里住下来,然而,解放军南下的速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还没等他跑路,上海就宣告解放,孙良诚也被认了出来,遭到逮捕。
1951年3月,臭名昭著的孙良诚病死于战犯管理所,结束了受人唾弃的一生。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孙良诚宣布起义后又反悔,华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