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有一首诗叫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古以来,自由就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不过同时也是一个难以企及的追求,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追求,也就有着太多的制约。尤其是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是制约许多人的自由的根本。所以面对楚王的招揽,庄子说出了他的灵魂之问: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所以像庄子这样的人,他是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泥沼当中游动,也不会因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而放弃自己逍遥江湖的。不过历史上像庄子这样的人终究是“非主流”,更多的人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顾礼义廉耻,乃至于把身家性命都陷了进去的,如吴三桂之流不就是这样的吗?不过,与他们一样作为明朝叛徒的张廷玉则命运好了许多。
张廷玉祖上是陕西临巩道参政张淳,后来世世代代都是明朝官员,可谓是世受皇恩了。不过,张廷玉一族显然不是岳飞这样的“愚忠”之辈,在后金入侵明朝的时候,张廷玉爷爷一辈就选择了投靠清朝“融合”的大怀抱。张廷玉后来官至首席军机大臣,却没有和吴三桂一样的结果,全靠他晚年向乾隆索要封赏,被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张廷玉真高明。
1644年,后金入关,无数逼着崇祯皇帝自尽的文官选择做了皇太极、顺治的“从龙之臣”,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张廷玉的家族了。不过,作为投降过来的大臣,一开始不宜做的官太大,容易被人骂,所以张廷玉的爷爷也没有做上什么大官。等到张廷玉父亲张英的时候,开始在朝堂当中显贵,做到了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不过不是权力核心。
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因为爷爷和父亲在朝堂当中的人脉,加上三代为清廷官员的家学渊源,张廷玉这一代在清朝实现了“大爆发”。我们都知道,清朝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军机处,而军机处的老大就是首席军机大臣(其实就是个皇帝的书记加参谋),而张廷玉以汉人之身做到了这一层,可谓是难能可贵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由于他是雍正手下最能干的大臣,雍正对他对自己的帮助十分感激,所以还给张廷玉一个清朝汉臣独一份的特殊待遇:配享太庙。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光宗耀祖”了。不过,追求这样的权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在清朝这样一个封建专制到达了巅峰的时代。
由于他是三朝元老,又位高权重,而且还是一个汉臣,到了乾隆时期,他当然受到了乾隆的各种打压。因为乾隆非常不放心把权力交给这样一个老到而又善于夹着尾巴做人的人手中,尤其是到这时候“反清复明”的活动还完全没有停止下来,万一这老头儿与反清复明的人联合起来,给自己背后来一下,那岂不是亏大发了?
但是一辈子老辣的张廷玉似乎没有看出来自己的这种处境,反而在乾隆朝变得更加的大大咧咧。1749年开始,张廷玉就越来越嚣张,乃至于他在致士前还逼着乾隆给自己写个“证明”,证明自己死后可以配享太庙。他这是把乾隆当成“宠臣狂魔”了吗?要知道人家只“宠妻”可不宠大臣。
但是乾隆碍着他三朝元老的面子还是给他写了一份“证明”,心里已经老大的火气了。但是张廷玉似乎心里还没有一点儿“自觉”,反而对乾隆皇帝变本加厉的“索取”,今天向他要钱,明天为他要宝贝。乾隆的怒气终于控制不住了: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于是下令剥夺他的一切荣誉,并且罢免了他的官职。
这下大臣们纷纷嘲笑张廷玉英明一世,糊涂一时,退休的时候跟老板乾隆怼一顿,结果把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都弄没了。就这样,他郁郁寡欢的回到家里。直到45年之后,乾隆突然觉得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于是将剥夺的张廷玉的各种荣誉称号重新给了他,并且让他配享太庙,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张廷玉的高明。
原来,张廷玉当时自知已经位高权重,如果继续正常的做下去,很可能遭到乾隆痛下杀手,所以只能装作变傻了,把自己的权位、财富全部被动抛弃,这样乾隆也就不会忌惮他了。可怜经营了几代的明朝大臣,到了清朝做了军机大臣,还要用这种办法来保住一条性命,虽然高明,却也不高明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张廷玉晚年向乾隆讨要封赏,被乾隆削爵位,45年后才发现他多高明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