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是秦朝将要灭亡的时候 ,驻扎在南海郡的郡尉赵佗接手前任领导任嚣的班子,然后起兵吞并了桂林郡,象郡。在前203年的时候,建立了南越国。之后向西汉称臣,中间关系时好时坏。赵佗在前183年,周围的闽越,夜郎等国纷纷归附,赵佗称帝,史称南越武帝。
南越国共存在93年,历经五代君主。其中大部分时间由赵佗执掌,因为他很能活,一直活了一百零四岁。其儿子早早死去,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赵胡(昧)。赵胡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其子赵婴齐,赵婴齐死后将皇位传给了赵兴,赵兴被杀,大臣立其兄赵建德为王。之后赵建德被自己人擒获。至此南越国灭亡。
南越一共经历了五主。(只有赵佗,赵昧称帝,其余都称王)
南越第一任皇帝的墓历经两千多年,被历朝历代的人寻找,却始终找不到。
据说他在世的最后几十年里,一直在周密安排死后之事,为防死后坟墓遭盗,派重臣于都城番禺城外广阔的山岭之中开凿疑冢几十座。赵佗之孙赵胡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为他举办了一场充满隐秘而声势浩大的国葬。
首先派人驻守番禺四围山岭,然后由完全相同的4支送葬队伍高举幡旗,护送着一模一样的四方灵柩从番禺城四门出发,到达不同的安葬地点。这种空前绝后的送葬方式果然迷惑了众人之眼,再加上赵佗生前的几十处疑冢,没有人知道伟大的国君到底葬在何处,更不知道那些丰厚的陪葬珍宝藏在何方,从此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墓葬之谜。
在随后2000多年的时间里,南越王墓一直是民间盗墓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甚至还经历了在某些朝代被举国寻觅的不堪往事。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为了谋求传说中的巨额殉葬财宝,曾命令大将军吕瑜率军5000人,在岭南地区遍地搜寻,目标直指南越王墓。但是历经半年却毫无结果,吕瑜带领精兵在山野之中挖地三尺,仅仅找到了南越王赵佗的曾孙赵婴齐的墓葬。虽然随葬品并不足以让世人震惊,但以此呈给孙权,掘墓闹剧才得以草草收场。随后岭南各地盗墓者蜂拥而起,搜尽各种线索,最终皆无功而返。
到现在还有不少考古学家在为此苦苦追寻,想揭开这一千古之谜。
五位君主,赵佗墓到现在不知道在哪,赵胡墓在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上被发现,而赵婴齐德墓被孙权所盗。最后两位君主赵兴死于政变没有陵墓,而赵建德被俘没有墓葬。
根据番禺当地县志记载,赵佗死之前曾经建造墓地多处,死后他的送丧葬车从番禺城四门出发,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墓地所在。在葛蒲涧附近,曾经有人说“山掩何年墓,川流几代人。远同金骠裹,近似石麒麟”,由此可见,赵佗之墓可能就在附近。如今葛蒲涧南侧有荒坟几千座,有人推测这些可能就是赵佗的疑冢。而葛蒲涧位于广州市白云山,这样一来赵佗之墓的位置便增加了一处可能。后来考古队曾经针对这一说法在白云山地区展开调查,但是除了发现几处明清墓葬外,并未找到西汉时期的遗迹。
除此之外,传说最多的地点当属越秀山了。此山是广州白云山余脉,东西长约1500米,是市区主要山峰。根据越秀山志记载,越秀山下临万井,中锋正脉对应越王宫殿。因为这座山的主峰高度仅有75米左右,周围又分布着蟠龙岗、鲤鱼岗等更加矮小的山坡,地理环境优越,前临珠江,可将番禺城一览无余,风景秀丽,一直是广州的名胜。根据史料记载,当年汉文帝的使者陆贾前来说服赵佗,赵佗便携其前往此处游览,并在山上大摆宴席,山上还留下了越王台。另外在象岗发现的南越王墓所在之地,便是越秀山的分支。
由于南越国墓葬一直具有合族而葬的特点,因此从象岗墓葬独占一岗的情况来看,赵佗之墓很可能也是独占一处,而且非常可能就在越秀山主峰之下。还有人参考了汉代陵墓特点,汉惠帝的安陵位于汉高祖长陵右侧,参照的范本是《礼记》,而南越国在各种制度上均沿袭汉制,因此可以判定,象岗墓葬应该在赵佗墓葬的右侧,那么赵佗之墓应该在越秀山主峰越井岗之下。然而此地现在是中山纪念碑所在地,其下是否存在墓冢,谁也无从知晓了。
这也就成了千年之谜,也许赵佗不希望人们打扰到他,现在已经与大地融为一体,这样也挺好的。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都知道南越王赵佗墓在广州,可是具体在哪谁也不知道,两千年来盗墓贼找不到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