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刻影响了一代人。
资料显示,仅从1962年到1979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总人数达1700多万人,一部分知青去了兵团或干校的农场,大部分以“插队”的形式进入乡村,约有1280多万人,占到总人数的70%以上。
这么多知青到了乡下,与农民成婚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当时女知青的婚姻不外乎三种,与男知青结婚,嫁给城镇居民,或者与当地农民结婚。前两种形式基本符合人们所说的“门当户对”的概念,嫁给农民则被视为“异数”。
知青下乡老照片
然而,《中国知青史》显示,知青与农民组建家庭是插队知青婚姻的主体,其中女知青嫁农民的比例更高,超过65%。
女知青油画
在那个年代,人们重视家庭成分,谈婚论嫁并不在乎对方的文化水平及经济条件。换言之,真正的爱情遍地都有。很多嫁给农民的女知青生活幸福美满,不过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别的原因与农民成婚。
当年的女知青白启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插队河北
1968年,白启娴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和几个同学一起到河北沧州阎庄公社相国庄大队“插队”,那时候,“插队”被视为接受农民的再教育。
女知青油画
在激情燃烧的年代,知青大都能适应乡下的环境,和农民一样下地干活,劳累并快乐着。 白启娴和大家一样,生活很充实。当时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对立足乡下时间不长的知青来说也是如此,奋斗若干年后,有一定的积累,再结婚不迟。
白启娴性格比较泼辣,有点男孩子的气派,爱唱歌,会吹口琴,经常给生产队排演节目,很受乡亲们的欢迎。后来,有人当众和白启娴开玩笑说:你给俺们读报,教大伙儿唱歌,喝山药粥,吃菜饼子都不在乎,思想很进步呀!
白启娴说:“这是响应国家号召,和贫下中农结合在一起嘛!”这时候有人趁势起哄了:“光嘴上说不行,你要嫁个农民才是结合。”“行呀。”白启娴随口应道。对方接着说:“你看毕振远怎么样?”
右二为白启娴
毕振远比白启娴小4岁,是生产队的记工员,人老实巴交,沉默寡言,身材瘦小,婚事还没着落。在村民眼里,毕振远不够精明能干。白启娴当然了解情况,她仍是回答:“行啊。”
村民们来劲了,一起怂恿白启娴和毕振远去公社登记。
嫁给贫农
虽说女知青与农民的婚姻很常见,但嫁给没什么文化的贫农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这种行为里往往存在一种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白启娴在众人的鼓动下,当真与毕振远去公社登记了,从提亲到结婚,还不到10天功夫。
女知青老照片
1970年,大学生白启娴和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毕振远结婚了。很多人认为白启娴是被人怂恿之下,带着负气的因素与毕振远结婚的。不过,这只是一部分原因,相关回忆录提到了另一个原因,白启娴正是带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嫁给了毕振远,是一种“勇敢”的选择。
她在新婚之夜流了泪,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傻的人。毕振远则无言以对,显得手足无措。但是,白启娴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认为两人可以过得很幸福。没几天,她风风火火地带着丈夫去市集上买了两棵桃树苗,种在院子里,命名为“扎根树”,表示自己甘愿一生扎根农村。
白启娴一家
理想破灭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难以直视。婚后不久,两人就因为缺少共同语言而产生矛盾,互不相让。毕振远还动手打了白启娴。挨了打的白启娴气不过,拉着毕振远去办离婚。架不住毕振远的苦苦乞求,她又忍了下来。
但白启娴逐渐变得愁容满面,不再是往日大大咧咧、爱说爱笑的样子。她被人误解和讥笑,有的风言风语说她是“缺心眼”,甚至她的父亲一怒之下,和她断绝了往来。后来白启娴当起了乡村教师,在学校也被老师和学生们取笑。
1974年,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敢于同旧传统彻底决裂》,赞扬白启娴勇于嫁给贫农的举动,她被塑造为“反潮流的英雄”。这让她成了名人,很多地方邀请她去作报告、参加座谈会。周围的人不敢再取笑她,她与丈夫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
女知青油画
可是好久不长,由于奔波劳累,白启娴患上了慢性肾炎,不得不在家养病。夫妻之间潜藏的矛盾再度爆发了。
1981年,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任教的白启娴又一次向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也是她最后一次提出离婚,法院支持了她的要求。可她考虑再三,因为孩子还小等原因,又放弃了离婚。
1982年,白启娴因煤气中毒意外去世,时年39岁。
结语:当年,无数知青在农村留下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为农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有太多的悲欢离合。白启娴和毕振远的婚姻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如果白启娴没有遭遇意外,或许会迎来更好的生活。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1970年,一女知青因赌气嫁给农民,上了报纸,结局如何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