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上的大多数人,几乎都是为了钱而四处奔波的,尽管年轻时有过雄心壮志,但是到了最后,都逃不过一个“钱”字。遗憾的是,人力有时尽,对普通人来说,就算穷极一生,也难以和真正的有钱人比肩。比如世界首富贝索斯,他随随便便离个婚,前妻凭借分走的财产都能跻身于世界富豪榜前列,这便是金钱的力量。
不过,在非洲的一个国家,金钱却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坐一次公交3万亿,一颗鸡蛋几十亿,这个闻所未闻的价格,便是“灾难”的根源。
津巴布韦,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曾几何时,这里矿产丰富,土地肥沃,是英国最珍贵的殖民地之一。1980年,津巴布韦宣告独立,非洲大半饥民都要仰仗津巴布韦的粮食过活,如遇大旱,津巴布韦还会“开仓放粮”,凭借一己之力,供养15个国家的生存所需。当时,津巴布韦的农业极为发达,其经济水平位于非洲第二,仅次于南非,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可惜好景不长,从2000年起,津巴布韦便因一系列原因,导致国内经济一路下行,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曾经辉煌一去不复返,灾民心中的“乐土”再次沦为贫民窟。上世纪80年代刚独立时,津巴布韦GDP的增长趋势还十分良好,为5%。此后20年,津巴布韦的GDP虽然没有大幅度增长,但也还保持了一个稳定的态势。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津巴布韦的GDP却像坐了滑梯一样,从曾经的5%一路跌到负数,始终没有复苏的迹象。
实际上,这一切灾难的根源,都与“土地”二字有关。40年前,津巴布韦刚独立时,全国75%的良田沃土都掌握在4500名白人农场主手里,而700万黑人只能沦为劳动力,除了要均分25%的土地外,还要给白人打工。当然了,这是当初英国承认津巴布韦独立的条件之一,且20年内不许更改,除非津巴布韦人拿钱从白人农场主中赎买土地,才能一步步获得75%土地的所有权。
几年之后,津巴布韦在英国的帮助下慢慢发展了起来,当时1津巴布韦元,便能兑换1.47美元,这个兑换比例足以看出津巴布韦的经济情况。然而,津巴布韦的崛起之路却在1999年被阻断了,因为土地的关系,黑人与白人矛盾的不断激化,津巴布韦实行的“改革”政策触犯到了西方国家的利益。于是,英国断绝了对津巴布韦的经济援助,并对其进行“制裁”。
经济崩盘后,津巴布韦的货币很快便沦为“废纸”,2001年,100津元还可以兑换1美元,可是到了2009年,“1后面再加32个零”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正因如此,尽管每个津巴布韦人都是“百万亿资产”的拥有者,但他们依然在温饱线下挣扎,平时坐一次公交车要3万亿,买一颗鸡蛋也要几十亿,而津巴布韦纸币的面值,由最初的5、10、20、50元,升级为5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500亿元。
所以说,钱是与购买力挂钩的,在津巴布韦这样的国家,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只不过是数字和废纸罢了。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坐一次公交“3万亿”,一颗鸡蛋“几十亿”,这个国家是穷是富?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