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二掌柜 编辑 | 德小强
马云后悔了吗?站在外滩舞台的那一刻,马云剑气杀四方。现在,四方监管出击,马云和他的帝国干将们慌乱无比,看着几百亿到手的钱要退回去,马云后悔吗?很显然,马云不后悔。如果再给马云一次机会,马云还会站在舞台上口吐莲花,批评监管的处长们,嘲笑巴塞尔协议吗?
答案可能是会的,蚂蚁集团不只是一门生意,而是在颠覆一个强大而又利益复杂的生态链:金融。人找钱?还是钱找人,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传统金融是人找钱,蚂蚁集团是钱找人。很显然,通过技术、数据、消费行为茧房化,钱找人一定能颠覆人找钱。
人就那么多,当技术争夺到了流量,那么钱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无论蚂蚁集团的技术多么的领先,无论阿里集团的数据多么的庞大,就算马云的影响力已经渗透进联合国,金融的本质就是信用、杠杆和风险。当蚂蚁集团的技术、数据铸造了强大的信用护城河,蚂蚁集团小贷、小微贷的资本金只有160亿,可是他们的信贷余额超过2.15万亿。那么蚂蚁集团的杠杆怎么放呢?摆在马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抵押、ABS。
马云不喜欢抵押,当铺思维成就了传统金融的百年荣光,在马云的眼里也成为新时代金融大发展的障碍,因为当铺思维的抵押是需要进行打折融资的。就算蚂蚁集团的资本金是300亿,按照7折的抵押率进行杠杆融资,蚂蚁集团的融资也就600多亿,千亿都没有,哪里还有万亿规模呢?
但是ABS就不一样了,可以不断地将300亿进行资产证券化,只需要将ABS进行分层就有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源源不断地给蚂蚁集团掏钱。蚂蚁集团就没有风险吗?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资本充足率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关键阀门。
现在,蚂蚁集团支付宝118万亿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中国GDP将近20万亿,160亿资本金可以将信贷余额做到2.15万亿,134倍的杠杆,蚂蚁集团的风险没有阀门,完全处于“裸奔”状态,真可谓弹指间灰飞烟灭。所以,马云从登台之前就是胸有成竹,无论是批评监管,还是嘲笑巴塞尔协议,都是有备而来的。
现在,蚂蚁集团站到了风口浪尖,这一天只是早晚的事,在蚂蚁集团迅速通过上市审核之前,蚂蚁集团跟监管的战争就早已开始了。蚂蚁集团通过大数据,不断地通过钱找人的模式,向传统金融机构触角的末梢市场进行攻城略地,他们将年轻一代,甚至是下一代垄断进了他们消费行为的茧房之中,大量的透支了年轻一代人的消费能力,让这一代人变成了他们大数据的附庸。以至于蚂蚁集团打着为下一代人服务的旗号藐视一切。
翻开蚂蚁集团的招股说明书,习惯“裸奔”的蚂蚁集团以令人目瞪口呆的形象裸奔上市。募集资金用途:助力数字经济升级、加强全球合作并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补充流动资金。每一个项目都是什么?用多少钱?招股说明书最起码的要求,蚂蚁集团不屑昭告天下。
当一个人习惯裸奔之后,就会将裸奔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是时代潮流。现在摆在各方面前的一个难题,蚂蚁集团的交易额已经超过整个中国的GDP,甚至超过任何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大而不倒,甚至大而不死。这才是马云能够在台上大杀四方的底气。
当蚂蚁集团创纪录地退回招募的资金,下一步将面临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估值。按照科技股的标准?还是按照金融股的标准?蚂蚁集团已经承诺要拥抱监管,注意,拥抱的是金融监管,那么无论是资本金,还是各种金融牌照,都是蚂蚁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一旦拥抱了金融监管,进入巴塞尔老年人俱乐部,蚂蚁集团还能按照科技股进行估值吗?如果按照金融估值,那么蚂蚁集团还有什么理由留在科创板呢?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规则是市场的未来。蚂蚁集团在不断突破金融规则之后,又轻松突破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一路走来如过无人之境。马云并不满足于对规则的突破,他是希望能通过数据“以挟天下”,通过规模以定规则。真正的大生意是制定规则,而不是蚂蚁集团的市值。
现在,就算蚂蚁集团按照金融股的估值上市,甚至不上市,马云都会觉得自己虽败犹荣。马云不后悔,因为他已经给出一道世人都一目了然的难题。其实,蚂蚁集团的财富对马云来说就是一个数字,因为他一直对钱都没有概念,马云追求的也不是蚂蚁集团在科创板和港股上市的成败,他真正追求的是对边界、规则突破的自由。面对蚂蚁集团的上市变奏,也许,老百姓会说:程咬金卖筢子,你以为是赶热哄摊子?
转载请超链接注明:头条资讯 » 马云不后悔
免责声明 :非本网注明原创的信息,皆为程序自动获取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此页面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给站长发送邮件,并提供相关证明(版权证明、身份证正反面、侵权链接),站长将在收到邮件24小时内删除。